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jal间质细胞(ICC )是在1893年由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在胃肠道发现的特殊类型的间质细胞,是胃肠电活动的起搏细胞[1]。绝大多数ICC都表达由原癌基因c-kit编码的一种跨膜型酪氨酸激酶(P T K )受体,这种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是ICC的发育和维持ICC表现型所必需的,由于平滑肌细胞和肠神经元不表达kit ,所以通过kit可鉴别ICC[2]。ICC分为四类:黏膜下ICC(submucosal ICC ,IC-SM),位于黏膜下,环状肌层表面;肌间ICC(myenteric ICC ,IC-MY),存在于环状和纵行肌之间;肌内ICC(intramuscular ICC ,IC-IM ),存在于环状肌和纵行肌束内;深层肌丛 ICC (deep muscular plexus ICC ,IC-DM P)处于环状肌层内[2]。ICC数量只有不到消化道肌膜细胞的10%,却是胃肠基本电活动(慢波电位)的发生器,在推进电活动传播、介导神经信号传递以及控制胃肠自主节律性运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3]。有研究表明,从食管到肛门内括约肌都能发现ICC且呈网状分布,ICC与平滑肌细胞、ICC之间形成缝隙连接,使得ICC和平滑肌、ICC之间形成信号耦合[4],所以ICC在胃肠神经-ICC-SMC为基础的胃肠网络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