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翻转课堂课例,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这一概念由美国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师生的角色互换。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相关课程,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完成相应练习,巩固所学。然后通过课后拓展来巩固所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
  一、把握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是当前教育界较为先进、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教材上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课件就可以大致了解本课的知识点,而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的核心任务应当是将知识进行升华,提升知识的高度,使学生在思想的层面产生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课上时间用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在知识升华和思想提升方面下的功夫较少。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品德课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前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答疑解惑,不需要将宝贵的课堂时间花费在讲解教材上,而是可以直接进一步深化本课知识,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明确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目标
  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道德课堂中还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合理和开放。翻转课堂模式尊重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对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学习和解读。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努力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的活泼、开放。教师可以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言,使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討论和交流中学生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学习“角色与责任”这一课时,学生先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什么是角色,不同的角色有哪些責任。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模拟、角色互换等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教师、医生、警察、学生、父亲等不同角色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从而形成责任意识,使良好的美德内化于心。
  三、优化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方面,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要抓好每个步骤,才能更好地实践翻转课堂,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如教师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诚信?”“讲诚信有什么重要性?”“诚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课前自学来回答这几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来辅助学生自学。如教师可以将《曾子杀猪》这个小故事做成视频,供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思考曾子为什么要杀猪?然后联系教材内容对“诚信”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问题回答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成果。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当前的自学状况才能明白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理解的还不够,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进而在课堂上对这些重点知识、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在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本课内容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以诚信为主题的小型辩论会,让每个同学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诚信的看法。在激烈的讨论与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诚信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自觉的将诚信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最后,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诚信考试”为主题进行一个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本校学生诚信考试的情况,并最终形成一个调查报告。学生还可以通过画“诚信考试”展板、举办“诚信考试”讲座、讲诚信小故事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来告诉同学们诚信的重要性,鼓励同学“诚信考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会以身作则,践行诚实考试的原则。学生的能力在这些课后拓展活动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利于形成校园良好的风气。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