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統应用在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82例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则按照监测系统使用说明常规开展血糖监测,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无感知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无感知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无感知低血糖发生。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随着如今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推广的一项新型医疗技术,该技术能够持续七十二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从而判定患者血糖变化的趋势,为血糖的控制提供了有力依据[1]。本文旨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在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特收集我院的82例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82例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本组患者均按照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确诊[2],且排除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病等引起血管硬化的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6岁-84岁,平均年龄(56.23±14.47)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7岁-85岁,平均年龄(57.43±14.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使用的仪器为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圣美迪诺公司生产),监测受试者连续七十二小时的血糖。对照组患者则按照监测系统使用说明常规开展血糖监测,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监测前准备,首先是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病史情况、用药史、过敏史、饮食结构等等,并进一步评估患者对完成该检查的顺应性;其次是进行心理疏导,详细全面的为患者讲解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作用、优势、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消除其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最后是做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传感器的准备,应按照规范将仪器放于8℃以内的冰箱保存,并在检查前将其拿出,检查仪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善;同时对患者佩戴肢臂围及局部情况进行评估,以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2)病情护理,尤其是对于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糖尿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及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神智变化等等,一旦出现异常则要及时检查其血糖水平,给予血糖水平过低的患者及时补充糖水或含糖食物;(3)加强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监测,应在每日三餐前后、睡前、凌晨时刻、两点、四点进行血糖监测,以更加准确的掌握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4)仪器操作的护理,应仔细认真的连接仪器,尽可能的减少打折、扭曲、受压、拉伸等情况,打开开关后通过听声音等方式确保仪器工作正常;(5)穿刺部位护理,及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压痛、红肿等异常现象,同时要注意观察探头有无脱出情况,叮嘱患者禁止搔抓皮肤,避免引起皮肤破损诱发感染等并发症;(6)血糖记录,每日十次检测患者的血糖之后需准确的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随身携带记录卡,要求每一次记录的时间误差应在三分钟以内,以此确保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校对值;最后是注意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过程中禁止开展磁共振检查、CT检查、X线检查,以免引起电磁波干扰。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3 讨论
以往时候临床上检测血糖主要通过静脉血、指间血,而这种方式只能够将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反映出来,即使进行多次检测也无法反映血糖的变化全貌[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上逐步引入了雷兰皮下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该项技术主要通过结合微电子技术和酶生物传感器,能够连续七十二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可产生1440个葡萄糖浓度数据及相关数据结果,并通过自身系统产生血糖变化的曲线,从而准确的将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反映出来,并能够更加直接的对饮食、胰岛素、锻炼、药物等事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进行观察,从而为临床人员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同时,由于患者缺乏对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容易在监测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或者采取不正确的自我护理干预行为,因此,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无感知低血糖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宇红,黄叶莉,何继东.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和护理[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01:48-49.
[2]陈朝婷,孙赟,蔡文玮,盛净.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05:473-475.
[3]薛文俊,闫德志,张志远,杜迎春,胡洁滨. 血糖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1:9-11.
[4]邵红,谢立凯,吕丹.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4518-4520.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随着如今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推广的一项新型医疗技术,该技术能够持续七十二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从而判定患者血糖变化的趋势,为血糖的控制提供了有力依据[1]。本文旨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在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特收集我院的82例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82例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本组患者均按照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确诊[2],且排除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病等引起血管硬化的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6岁-84岁,平均年龄(56.23±14.47)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7岁-85岁,平均年龄(57.43±14.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使用的仪器为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圣美迪诺公司生产),监测受试者连续七十二小时的血糖。对照组患者则按照监测系统使用说明常规开展血糖监测,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监测前准备,首先是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病史情况、用药史、过敏史、饮食结构等等,并进一步评估患者对完成该检查的顺应性;其次是进行心理疏导,详细全面的为患者讲解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作用、优势、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消除其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最后是做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传感器的准备,应按照规范将仪器放于8℃以内的冰箱保存,并在检查前将其拿出,检查仪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善;同时对患者佩戴肢臂围及局部情况进行评估,以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2)病情护理,尤其是对于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糖尿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及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神智变化等等,一旦出现异常则要及时检查其血糖水平,给予血糖水平过低的患者及时补充糖水或含糖食物;(3)加强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监测,应在每日三餐前后、睡前、凌晨时刻、两点、四点进行血糖监测,以更加准确的掌握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4)仪器操作的护理,应仔细认真的连接仪器,尽可能的减少打折、扭曲、受压、拉伸等情况,打开开关后通过听声音等方式确保仪器工作正常;(5)穿刺部位护理,及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压痛、红肿等异常现象,同时要注意观察探头有无脱出情况,叮嘱患者禁止搔抓皮肤,避免引起皮肤破损诱发感染等并发症;(6)血糖记录,每日十次检测患者的血糖之后需准确的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随身携带记录卡,要求每一次记录的时间误差应在三分钟以内,以此确保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校对值;最后是注意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过程中禁止开展磁共振检查、CT检查、X线检查,以免引起电磁波干扰。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3 讨论
以往时候临床上检测血糖主要通过静脉血、指间血,而这种方式只能够将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反映出来,即使进行多次检测也无法反映血糖的变化全貌[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上逐步引入了雷兰皮下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该项技术主要通过结合微电子技术和酶生物传感器,能够连续七十二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可产生1440个葡萄糖浓度数据及相关数据结果,并通过自身系统产生血糖变化的曲线,从而准确的将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反映出来,并能够更加直接的对饮食、胰岛素、锻炼、药物等事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进行观察,从而为临床人员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同时,由于患者缺乏对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容易在监测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或者采取不正确的自我护理干预行为,因此,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无感知低血糖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宇红,黄叶莉,何继东.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和护理[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01:48-49.
[2]陈朝婷,孙赟,蔡文玮,盛净.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05:473-475.
[3]薛文俊,闫德志,张志远,杜迎春,胡洁滨. 血糖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1:9-11.
[4]邵红,谢立凯,吕丹.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4518-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