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并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经治疗后90d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可减轻患儿的抽动强度、频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平肝熄风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6-0040-02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秽语——抽动综合征,主要表现四肢、面部、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且无意识发声、言语障碍为临床症状[1]。常规西药治疗不仅副作用大,且临床疗效具有争议,故临床中引进中药对其进行治疗,并获得良好疗效,为探讨本院省名中医卞国本教授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药物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在(3~14)岁,平均年龄为(8.48±2.13)岁,病程范围在(1~9)月,平均病程为(5.45±1.32)月。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范围在(3-13)岁,平均年龄为(8.51±2.22)岁,病程范围在(1~10)个月,平均病程为(5.67±1.41)月。
1.2诊断标准依据《实用儿科学》对其多发性抽动症进行判定。(1)在患病期间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抽动,于发病期间产生不同程度喉音,例如喊叫、干咳等,偶见秽语。(2)1d内多次手动,眨眼,嘴角抽动或间歇性发作时间>1年;(3)抽动频度、部位、复杂及严重程度与时间存在关系;(4)发病于2~15岁间;(5)排除精神活性物质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方法:给予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厂商: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155),1天2次,每次1/2片。观察组方法:给予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自拟平肝息风汤治疗,主要成分:生地黄、玄参、丹皮、天麻、生白芍、陈皮、杭菊花、僵蚕、蝉衣各10 g,石决明、钩藤各30 g,全蝎3 g,蜈蚣1条,炙甘草6 g,每天1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早晚各1次服用。依据患儿的体重可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在服药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以上2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
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2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1.4.2疗效判定标准依据美国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显效:积分减少在95.00%以上,90d内未见复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66.00%<积分减少<94.00%,抽动显著减少;无效:未达上述指标,甚至更为严重。具体见表1。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2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经治疗后90 d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讨论
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临床西医多采用氟哌啶醇、硫必利等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治疗,虽可对疾病有所缓解,但由于治疗的时间较长,患儿的个体差异大,且副作用大[2],故停药后易产生反跳,导致病情反复,导致多数患儿及家属难以接受。
中医学理论认为,多发性抽动症属“肝风”、“慢惊风”范畴。局部肌肉不自主,无意识抽动为主症,对应《内经·素问》病机19条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卞国本教授认为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机理与肝有关。其次,它的发病还与患儿情绪、心理具有密切联系,多为学习紧张、思想压力、外感所诱发,故可认为多发性抽动症不仅为“内风”所致,其外风亦可影响其发作。无论任何因素的抽动状态,于中医理论统称为“风”[3]。卞国本教授认为,肝脏为抽动症的主要发病脏腑,其风木之脏,主筋,声为呼,变动为握。小儿因脏腑处于发育阶段,故肝火易于偏盛,肝阴易于受损,阴虚阳亢,风邪侵袭、痰火上逆,导致咽道受阻,致使异声。肝风内动,袭于头面,故见嘴角抽动、搐鼻、摇头。目属肝经,肝风动,风牵于目而频繁眨眼。
基于多发性抽动症为“肝风”所致,卞国本教授临床中予以平肝、熄风治疗。本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平肝熄风,生地黄、玄参、丹皮、白芍滋柔肝肾之阴,僵蚕、蝉衣、全蝎、蜈蚣为虫类熄风药。入肝经,为治本病之主药,此乃我省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擅用之品。陈皮理气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可联合使用,滋肾水而柔肝阴,平肝阳而熄肝风,故多发性抽动症诸多症状可消矣。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自拟平肝熄风汤可显著减少患儿的抽动强度、频率,降低抽动对其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另外,对部分患儿在治疗结束前曾作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检查,结果正常,说明该方药中的虫类药无毒副作用,用药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给予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儿的抽动强度、频度,且无副作用,医疗成本低,疗效确切且持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徐佩莉.自拟平肝清肺息风汤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3):59-61.
[2]曹淑兰.中医针灸与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291-292.
[3]常克.儿童多动症中医认识与病因病机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2016,8(5):468-469.
关键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平肝熄风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6-0040-02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秽语——抽动综合征,主要表现四肢、面部、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且无意识发声、言语障碍为临床症状[1]。常规西药治疗不仅副作用大,且临床疗效具有争议,故临床中引进中药对其进行治疗,并获得良好疗效,为探讨本院省名中医卞国本教授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药物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在(3~14)岁,平均年龄为(8.48±2.13)岁,病程范围在(1~9)月,平均病程为(5.45±1.32)月。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范围在(3-13)岁,平均年龄为(8.51±2.22)岁,病程范围在(1~10)个月,平均病程为(5.67±1.41)月。
1.2诊断标准依据《实用儿科学》对其多发性抽动症进行判定。(1)在患病期间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抽动,于发病期间产生不同程度喉音,例如喊叫、干咳等,偶见秽语。(2)1d内多次手动,眨眼,嘴角抽动或间歇性发作时间>1年;(3)抽动频度、部位、复杂及严重程度与时间存在关系;(4)发病于2~15岁间;(5)排除精神活性物质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方法:给予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厂商: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155),1天2次,每次1/2片。观察组方法:给予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自拟平肝息风汤治疗,主要成分:生地黄、玄参、丹皮、天麻、生白芍、陈皮、杭菊花、僵蚕、蝉衣各10 g,石决明、钩藤各30 g,全蝎3 g,蜈蚣1条,炙甘草6 g,每天1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早晚各1次服用。依据患儿的体重可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在服药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以上2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
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2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1.4.2疗效判定标准依据美国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显效:积分减少在95.00%以上,90d内未见复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66.00%<积分减少<94.00%,抽动显著减少;无效:未达上述指标,甚至更为严重。具体见表1。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2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经治疗后90 d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讨论
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临床西医多采用氟哌啶醇、硫必利等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治疗,虽可对疾病有所缓解,但由于治疗的时间较长,患儿的个体差异大,且副作用大[2],故停药后易产生反跳,导致病情反复,导致多数患儿及家属难以接受。
中医学理论认为,多发性抽动症属“肝风”、“慢惊风”范畴。局部肌肉不自主,无意识抽动为主症,对应《内经·素问》病机19条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卞国本教授认为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机理与肝有关。其次,它的发病还与患儿情绪、心理具有密切联系,多为学习紧张、思想压力、外感所诱发,故可认为多发性抽动症不仅为“内风”所致,其外风亦可影响其发作。无论任何因素的抽动状态,于中医理论统称为“风”[3]。卞国本教授认为,肝脏为抽动症的主要发病脏腑,其风木之脏,主筋,声为呼,变动为握。小儿因脏腑处于发育阶段,故肝火易于偏盛,肝阴易于受损,阴虚阳亢,风邪侵袭、痰火上逆,导致咽道受阻,致使异声。肝风内动,袭于头面,故见嘴角抽动、搐鼻、摇头。目属肝经,肝风动,风牵于目而频繁眨眼。
基于多发性抽动症为“肝风”所致,卞国本教授临床中予以平肝、熄风治疗。本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平肝熄风,生地黄、玄参、丹皮、白芍滋柔肝肾之阴,僵蚕、蝉衣、全蝎、蜈蚣为虫类熄风药。入肝经,为治本病之主药,此乃我省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擅用之品。陈皮理气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可联合使用,滋肾水而柔肝阴,平肝阳而熄肝风,故多发性抽动症诸多症状可消矣。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自拟平肝熄风汤可显著减少患儿的抽动强度、频率,降低抽动对其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另外,对部分患儿在治疗结束前曾作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检查,结果正常,说明该方药中的虫类药无毒副作用,用药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给予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儿的抽动强度、频度,且无副作用,医疗成本低,疗效确切且持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徐佩莉.自拟平肝清肺息风汤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3):59-61.
[2]曹淑兰.中医针灸与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291-292.
[3]常克.儿童多动症中医认识与病因病机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2016,8(5):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