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1年,预计我国大学毕业生将突破650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分析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存在就业岗位数量与毕业生数量的矛盾,另一方面存在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要求与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存在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待遇等期望较高等。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能够实现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的完全统一,除了大部分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到化工、制药类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分析检验等工作,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考研。因此,只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根本无法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更不能满足就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如何加强对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根据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几年来的就业情况,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着眼点,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 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
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减少了学时总数,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比例,增加实验课学时。增加了限选课模块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建立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六大课程模块及课程实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四大实习、实训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新版培养方案强化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 实施“一体两翼”计划,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所谓“一体两翼”计划,是指以本科生学历教育为主体,同时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双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把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纳入公选课教学计划。现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设置了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和行业准入制度。但是,现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和“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培训与考试是完全脱节的。学生修完学校的课程以后,还要再参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培训,结果是费时、费力、通过率不高。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和学生的培养方向上逐步实现以“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为指导,把国家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直接引入到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如将《化工分析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学检验工》两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讲授职业资格考试理论,在校内进行实验实训,使学生毕业时可以直接取得“两证”。另外,不少企业招聘时都希望能招到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鼓励学习成绩好、精力充沛的学生修读药学、制药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双学位,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和就业领域。
三 开展“专业课前3分钟”活动,培养信息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每门化学类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开课一周后,任课教师要指定1~2名同学在下一节课的上课之前,利用3分钟的时间在讲台上讲述一个与本门课程或学科相关的最新前沿知识或科研、教研成果,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收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在公众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本门课程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 实施“三阶段、三结合”培养模式,培养教学工作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基本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同时保持三个阶段的紧密结合。
第一阶段:模拟训练阶段。在大学一至二年级,由于新的培养方案缩减了理论课的学时数,学时较为紧张,为此,我们在专业基础实验课教学中,重点实施换位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授课、演示操作、组织教学,然后由学生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指导。每次课指定2~3人讲解,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讲课的机会,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熟悉教材,认真准备,反复演练,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自我总结,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提高计划。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的基本过程,锻炼了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站在讲台上能够坦然地面对学生。
第二阶段:教学基本功强化与提高阶段。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化学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教学并实施教学基本功专项训练。本阶段,以化学教学论为指导,重点对学生的专业教学理论和专业实践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化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说课等理论及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教案撰写、课堂的教学组织、教学法的运用能力、“三笔字”、普通话、化学软件的使用、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再通过微格教学进行强化提高训练与检验,不断修正学生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实战锻炼阶段。在大四学年,重点通过教育实习进行实战锻炼,检验教学技能的培养效果,同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备课、说课、板书设计、提问技巧、作业批改、辅导、化学软件应用、化学课件制作等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执教能力和水平。
五 加强“两个主体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两个主体”: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三个阶段”:即实验课前、课上和课后阶段。针对教师主体,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指导,课后严格考核;针对学生主体,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操作,课后认真总结。具体做法是:课前加强对教师备课的管理,要求教学大纲、教案、讲稿、授课计划、教材与参考书做到“六个一致”,学生要认真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课上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且逐一认真指导;学生要认真操作,不许“照方抓药”;课后学生要认真总结,教师要严格对学生进行考核,采取笔试和操作两个部分进行,笔试占40%,操作占60%,如果操作不过关,实验课只能重修,不能重考。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考试很难过关,因此,学生对每个实验都很重视,使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 严抓毕业论文指导管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 严把立题、选题关
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工作。实施指导教师立题,系部、教研室审题,学生选题程序,要求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指导教师填写申请表,申报指导学生的专业、数量,同时附相应课题名称,由教研室主任及系部主任对题目进行审核,确定合格选题,学生根据申报表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指导教师,最后由教科办和学工办协调各系部主任初步确定师生“双选”结果,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批。
2 严把教师指导关
指导教师要按时下达任务书,学生接到任务书后,要认真查阅资料,进行归纳总结,要在15日内撰写开题报告,由教师统一组织课题组进行开题。学生实习期间,实施“四个一”制度严格过程管理。即“每日一考勤、每日一记录及指导教师每周一评阅,学院中期一检查制度”。学院结合化学专业的特点,对学校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了修订。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认真撰写,仔细修改。
3 严把论文答辩关
学生论文实施“指导教师、评阅人及答辩组”三级审核评分制度,评阅人对审核的论文有权一票否决,不合格的论文需整改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否则不准答辩。学生论文答辩采取预答辩、正式答辩及二次答辩三步答辩程序,先由答辩小组组织预答辩,对在小组预答辩不通过者进行整改,合格后方可参加正式答辩,正式答辩不合格的整改后可向学院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二次答辩。
撰写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分析测试能力及科研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通过“严把三关”,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其最终目的也是就业。因此,在教学上,我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9(1):75—77.
[2]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7(4):59—61.
[3]李正龙,钱小倩,高愫妍.浅析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77—78.
[4]肖海雁,韦义平.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探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23—25.
[5]莫金河.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43—48.
一 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
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减少了学时总数,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比例,增加实验课学时。增加了限选课模块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建立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六大课程模块及课程实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四大实习、实训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新版培养方案强化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 实施“一体两翼”计划,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所谓“一体两翼”计划,是指以本科生学历教育为主体,同时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双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把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纳入公选课教学计划。现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设置了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和行业准入制度。但是,现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和“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培训与考试是完全脱节的。学生修完学校的课程以后,还要再参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培训,结果是费时、费力、通过率不高。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和学生的培养方向上逐步实现以“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为指导,把国家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直接引入到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如将《化工分析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学检验工》两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讲授职业资格考试理论,在校内进行实验实训,使学生毕业时可以直接取得“两证”。另外,不少企业招聘时都希望能招到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鼓励学习成绩好、精力充沛的学生修读药学、制药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双学位,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和就业领域。
三 开展“专业课前3分钟”活动,培养信息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每门化学类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开课一周后,任课教师要指定1~2名同学在下一节课的上课之前,利用3分钟的时间在讲台上讲述一个与本门课程或学科相关的最新前沿知识或科研、教研成果,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收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在公众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本门课程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 实施“三阶段、三结合”培养模式,培养教学工作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基本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同时保持三个阶段的紧密结合。
第一阶段:模拟训练阶段。在大学一至二年级,由于新的培养方案缩减了理论课的学时数,学时较为紧张,为此,我们在专业基础实验课教学中,重点实施换位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授课、演示操作、组织教学,然后由学生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指导。每次课指定2~3人讲解,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讲课的机会,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熟悉教材,认真准备,反复演练,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自我总结,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提高计划。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的基本过程,锻炼了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站在讲台上能够坦然地面对学生。
第二阶段:教学基本功强化与提高阶段。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化学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教学并实施教学基本功专项训练。本阶段,以化学教学论为指导,重点对学生的专业教学理论和专业实践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化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说课等理论及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教案撰写、课堂的教学组织、教学法的运用能力、“三笔字”、普通话、化学软件的使用、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再通过微格教学进行强化提高训练与检验,不断修正学生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实战锻炼阶段。在大四学年,重点通过教育实习进行实战锻炼,检验教学技能的培养效果,同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备课、说课、板书设计、提问技巧、作业批改、辅导、化学软件应用、化学课件制作等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执教能力和水平。
五 加强“两个主体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两个主体”: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三个阶段”:即实验课前、课上和课后阶段。针对教师主体,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指导,课后严格考核;针对学生主体,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操作,课后认真总结。具体做法是:课前加强对教师备课的管理,要求教学大纲、教案、讲稿、授课计划、教材与参考书做到“六个一致”,学生要认真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课上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且逐一认真指导;学生要认真操作,不许“照方抓药”;课后学生要认真总结,教师要严格对学生进行考核,采取笔试和操作两个部分进行,笔试占40%,操作占60%,如果操作不过关,实验课只能重修,不能重考。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考试很难过关,因此,学生对每个实验都很重视,使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 严抓毕业论文指导管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 严把立题、选题关
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工作。实施指导教师立题,系部、教研室审题,学生选题程序,要求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指导教师填写申请表,申报指导学生的专业、数量,同时附相应课题名称,由教研室主任及系部主任对题目进行审核,确定合格选题,学生根据申报表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指导教师,最后由教科办和学工办协调各系部主任初步确定师生“双选”结果,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批。
2 严把教师指导关
指导教师要按时下达任务书,学生接到任务书后,要认真查阅资料,进行归纳总结,要在15日内撰写开题报告,由教师统一组织课题组进行开题。学生实习期间,实施“四个一”制度严格过程管理。即“每日一考勤、每日一记录及指导教师每周一评阅,学院中期一检查制度”。学院结合化学专业的特点,对学校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了修订。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认真撰写,仔细修改。
3 严把论文答辩关
学生论文实施“指导教师、评阅人及答辩组”三级审核评分制度,评阅人对审核的论文有权一票否决,不合格的论文需整改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否则不准答辩。学生论文答辩采取预答辩、正式答辩及二次答辩三步答辩程序,先由答辩小组组织预答辩,对在小组预答辩不通过者进行整改,合格后方可参加正式答辩,正式答辩不合格的整改后可向学院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二次答辩。
撰写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分析测试能力及科研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通过“严把三关”,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其最终目的也是就业。因此,在教学上,我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9(1):75—77.
[2]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7(4):59—61.
[3]李正龙,钱小倩,高愫妍.浅析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77—78.
[4]肖海雁,韦义平.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探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23—25.
[5]莫金河.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