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儿麻后遗症爬行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ui19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自1982年以来,收治儿麻后遗症爬行患者30例,经系统的治疗,护理,使患者功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现将我们对儿麻后遗症爬行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临床资料男病人19例,女病人17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20岁;平均年龄12.1岁。其发病时间大多在8个月至4岁。爬行姿式双手着地呈四足爬行16例,双手扶踝行走8例、蹲行走3例、扶凳行走3例。术后功能:徒步行
其他文献
作者1986年始应用“运筹学”的基本思想指导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矫形康复医疗,实践证明能减少医疗上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特别对最佳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最优手术方法的
作者在总结了23例平行穿针两点式延长架治疗肢体短缩畸形的经验中,改造创新了双环扣锁式延长器(详见本刊7卷4期),治疗20例儿麻所致之肢体短缩畸形,男女各10例,年龄8~27岁。行
摘 要:【目的】探讨水培技术在蓝莓苗木繁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1/2 Hogland营养液、改良配方及清水对两个兔眼品种芭尔德温和灿烂苔藓苗进行水培,以常规土壤栽培作为比较。观察幼苗根系及植株生长情况,测定幼苗的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以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等指标。【结果】水培的蓝莓幼苗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土培,植株生长速度显著高
本文报告18例行走时下肢呈内旋步态。认为畸形形成主要是下肢以内旋的代偿位置来弥补髋、膝关节的不稳,也是肢体生物力学自行调整的结果。分析了形成畸形的几种主要因素并提
脊柱侧凸矫正术是骨科一项较复杂的手术,极易出现并发症。我院自1980年~1991年施行脊柱侧凸矫正39例。本文仅涉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临床资料本组39例,男24例,女15例。
手术方法腹部方式与传统法相同。于胫骨结节处作一弧形切口,结节顶点后1cm处作一横形骨性隧道,切开髌韧带下1/3浅层,使成一浅沟。将替代腱(碳绳或阔筋膜)经股前髌前隧道引至
使用软组织松解治疗畸形足已有多年。在作者医院中,25%已手术的畸形足,需再次手术矫正。作者认为需行屈肌腱延长时,可用肌腹近端到肌—腱连接处的肌腱延续部分延长术,1985年
股骨髁上截骨畸正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瘫和膝关节屈曲畸形,公认的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但其合并症发生率也很高,国内文献报告从15.7~41.3%,平均19.82%(表1),合
肌移位肌腱植入骨内,是动力肌获得新止点的矫形学常用技术。但植入骨内肌腱的演变和最终命运尚少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电镜观察,探讨腱在骨内的细胞学演变和结局。材料和方法
小儿麻痹后遗症之肌力不平衡多需行肌腱转移术,来重建肌力平衡,以矫正畸形和改善功能。患者残存肌力强弱直接影响疗效而外科技术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如转移肌腱的选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