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19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追逐名利的社会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内心矛盾的复杂性及性格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根源,进而分析“度”的把握的重要性。
关键词:名利 度 内心矛盾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以塑造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而蜚声文坛。《名利场》是其代表作,也是使他获得世界声誉的一部力作。在这部小说中,萨克雷以辛辣讽刺的手法,真实描绘了1810—1820年摄政王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追逐名利的社会特征。
萨克雷1812年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级官员。萨克雷6岁回英国上学,剑桥大学未毕业就到欧洲大陆游历,拜访了歌德,后到巴黎学画。1833年因为银行倒闭,萨克雷父亲留下的大笔遗产化为乌有。从此他自谋生计。年少时候的舒适的上流社会生活和成年后的流离失所,使作者人的生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同情穷苦人们想过上层社会生活的愿望,并开始积极宣扬仁爱思想。《名利场》中利蓓加在上流社会的每一次胜利,都是萨克雷的亲身向往。
二
《名利场》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反映了当时的整个社会,尤其是中上层社会,人人追逐名利,互相倾轧的现实。萨克雷通过对一群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产阶级的崛起过程和取得的初步成果。作品通过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利蓓加·夏泼和爱米丽亚·塞得利,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命运。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了金钱至上和具有阶层意识的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地位和角色,抨击了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虚伪的社会。在小说中,萨克雷用幽默的笔调、辛辣的讽刺,成功地塑造了活跃在名利场上的众多人物。然而作者在对小说人物刻画时没否定或肯定哪个人物,正像小说副标题——“没有英雄的小说”,小说中确实没有什么“英雄”可谈,但小说中各类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也许这就是这篇小说之所以能长久影响的魅力所在。
由人物的描绘所体现出来的势力、金钱、仁爱,是小说的主题。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出于对女性的同情促使萨克雷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者利蓓加这一女性形象,以及她的陪衬——“家中的天使”爱米丽亚。萨克雷对女性的同情一方面源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及其与女性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女人的生存状况以及社会对女人的偏见和歧视也引起了他对女性的同情。
三
小说中的主人公利蓓加出身卑微,是一个穷画师和流浪舞女的女儿。父母早逝,在利蓓加17岁时,她被托孤给平克顿校长,可是校长是一个势力小人,利蓓加因为没有依靠,而在学校半工半读,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她意识到只要有金钱或者地位,才能被人高看一眼,所以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备受冷眼的处境。走出校门后,利蓓加到爱米丽亚家做客,爱米丽亚家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她感到了金钱的魅力,于是她想寻求到一个有钱的丈夫,通过婚姻达到自己出入上流社会的目的,她先后勾引了克里牧师,爱米丽亚的哥哥乔瑟夫,罗登等人。为了跻身于上层社会,她献媚取巧,说谎欺诈,无所不为。为了在上层社会有自己的位置,她出卖了自己的青春,有时陷入困境中,却从不灰心,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择手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诡计,由一个穷教师成为一个军官的太太。在那个年代,婚姻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利蓓加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始吸引了上流社会的注意,并在社交场合中开始体现自己的核心位置。
利蓓加曾放荡不羁,针对奥斯本的调情纯粹属于报复的心理,在她内心深处总有应该与爱米丽亚拥有一样待遇的想法。她坚强、有胆识、能吃苦耐劳。在克劳莱府上,能讨得太太的欢心就是她的成功的表现。从她的身上,我们听到处于底层社会人们的心声。为了生计,他们追求并反抗着。同时,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部没有英雄的小说里,与之共存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爱米丽亚。
爱米丽亚生长于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无忧无虑,虽胸无大志,却有着受人宠爱的魅力,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待人宽厚和气,无忧的生活让她对未来充满乐观,也正是爱米丽亚的财富使她与利蓓加有了不同的命运。她把爱情与命运都托付给了丈夫——花花公子奥斯本。而奥斯本却不改纨绔子弟的本性,整日在外胡混、赌博,他不但嫌弃爱米丽亚,还想与利蓓加私奔,爱米丽亚在家倍受冷清与寂寞。然而,爱米丽亚没有责备丈夫,只是独自伤心。滑铁卢战役中,奥斯本牺牲。从此,她对生活迷失了方向,直到儿子出生。她矢志不嫁18年。奥斯本的死使她忘记了他的过错,把他视为心目中的偶像,而将真心爱她的都宾放在一边。
在《名利场》中,利蓓加在性格和遭遇上都与爱米丽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学校的时候,利蓓加不如爱米丽亚受欢迎,她受尽了侮辱,没有人把她当做朋友,离别的时候也没有人为她的离去而流泪。从小就受到欺凌的利蓓加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尖锐刻薄、爱慕虚荣、争强好胜。她委曲求全,内心充满仇恨。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使利蓓加逐渐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找到一个有权有势的丈夫作为自己的依靠,这也是她对生活的追求与把握。爱米丽亚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成为利蓓加追求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指向标。两人的交往使利蓓加从一个原本坚强、有胆识、能吃苦耐劳的善良女子一步步地变成唯利是图、附炎趋势、利诱、献媚的角色。
小说中的都宾是一个痴心郎。他明知对爱米丽亚的爱情没有结果,还一味地把感情放在爱米丽亚身上。实际上,都宾只是一个寄托爱米丽亚空虚的港湾。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都宾对爱米丽亚的爱称为“痴爱”。虽然都宾一心一意爱着爱米丽亚,但爱米丽亚与奥斯本一见钟情时,他不但保持缄默,还亲自促成了奥斯本和爱米丽亚的婚姻。
四
通过对爱米丽亚、利蓓加、都宾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生活的极端化,没有对“度”好好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度”是这样定位的:“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超过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作为一个无钱无势的孤女,利蓓加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她相貌平平,却言辞风趣、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是一名有才能的女性。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跻身上层社会,她偷情、献媚、无所不用。为了实现爬到上层社会的目的,她甚至丧失了自己的青春,名誉乃至良知。她不放弃任何机会,从来没有考虑自己的作为有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或伤害到周围其他人的感情。也正是因为她没有把握好生活的尺度,导致了最终人到中年,众叛亲离的下场。
爱米丽亚作为富商的女儿,纯洁善良,举止端庄,舒适富足的生活使她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即使丈夫对她不忠,冷漠,她仍然把他看作心目中的偶像。爱米丽亚是个懦弱无能、温和柔顺、多愁善感、头脑简单的女人,也正是生活的富裕使她富有依靠性,缺乏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善于幻想一切都能美好地如愿。当爱米丽亚父亲破产,家境开始衰落时,丈夫奥斯本解除了婚约,认为妻子没有了利用的价值,此时的爱米丽亚完全陷入绝境之中,精神恍惚,心里一直悔恨自己不该爱上这样的人,但是她对命运却没有丝毫的反抗。最后还是在都宾的积极撮合之下,奥斯本才又重新回到了爱米丽亚的身边。而爱米丽亚也从沮丧中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尽管这样,但生活并不是很快乐。奥斯本整天在外吃喝玩乐,完全不顾及妻子的感受,而爱米丽亚除了和邻里说话聊天外,就只能整天独自在家里发呆,等待着丈夫的回来。当奥斯本和利蓓加暧昧来往时,她只是伤心难过,但还是容忍了丈夫的做法,继续接受丈夫,逆来顺受、没有任何表示,无视丈夫对爱情的背叛。在她的心目中,丈夫就是一个英雄。奥斯本在滑铁卢战役中战死,爱米丽亚再次陷入沉痛绝望之中,生活失去了方向,精神没了寄托,把全部希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爱米丽亚没有主动地去改变自己的处境,只是忍受、被动地存活在世界上。由于自己的条件有限,最后还是把儿子送到其祖父那抚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爱米丽亚其实也没有把握好“度”,她心理空虚,生活没有方向,倘若她选择的是真心爱她的人(都宾)的话,那么事情可能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再来看都宾。都宾甘愿做一个无谓的牺牲品,死心塌地爱着爱米丽亚,明知道她有丈夫、有家庭,还要做“第三者”,感情这个“度”他也没有很好地把握,都宾就在这“度”的边缘里徘徊,他失去了别人爱他的最好时机,以致到中年还是孤身一人,结局一样是惨痛,寒心。
五
马克思主义强调,我们做事要“适度”,避免“过犹不及”,改变了事情的发展方向。小说中的利蓓加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财富,跻身于上流社会,但因心理扭曲,过分嫉妒别人,没有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导致最后的众叛亲离。再者,倘若爱米丽亚能很好地去珍惜感情,重视珍爱她的人,把握好感情的“度”,也许她的命运和爱情会有不同的结果。她明明清楚奥斯本与别人偷情,还要去承受痛苦,甚至接受她的丈夫,还把丈夫推崇为心目中的偶像。明知错了还要错下去,她在“度”上失衡,使自己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最后还有我们的“痴情郎”都宾,都宾不断地为爱米丽亚无私奉献自己的爱,但她依然是那样的冷漠,一次次利用都宾的爱度过困境。她不爱都宾,却又不想放弃都宾,这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更是其没有在“度”上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其实,此时的都宾已经心灰意冷,当爱米丽亚失去奥斯本后,才开始正式地对待都宾的感情,最后,他们走到了一起。爱米丽亚想做一个善良的妻子,照顾好都宾和孩子,可是都宾发现她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她的软弱让他感到很失望。都宾行事不讲究“度”,把自己喜欢的人让给别人,但心里却一直念念不忘爱米利亚,并总是在她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使爱米丽亚对他有了一种感情的寄托,虽然他自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朋友应该做的,但他对爱米利亚的感情已超越了朋友的“度”。虽然他最终和爱米丽亚走到一起,但年事已高,年少时的激情早已灰飞烟灭,生活的结局一样是遮盖着一层厚厚的阴影。
六
《名利场》中的人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名利场上没有胜者,没有英雄,人与人都是生活在名与利这个大网中,加之“度”的把握失衡,没有人能总是称心,即使能如愿,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追求的财富和幸福。就像小说结局那样,“浮名薄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里谁是真正快乐的?谁是称心如意的?就算当时遂了心愿,过后还不是不满足”。从这些意义来说,也正是他们迷失了方向,失去“度”的尺度,为这部小说增添了韵味,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看透名利?有多少人能够从中汲取教训?身边的人虽然没有像利蓓加那样典型、那么突出,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周围看到利蓓加的影子。现代的人知道“度”,理解把握“度”的重要,可置身其中时又不知如何把握了。
参考文献:
[1] 吴磊:《〈名利场〉主题矛盾浅析》,《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 刘炳善:《英国文学史简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 张生珍:《剖析〈名利场〉中蓓基的另一面》,《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4] 萨克雷,杨必译:《名利场》(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5] 陈桂花:《〈名利场〉二主角Amelia与Rebecca之比较》,《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王恒恩,男,1968—,河南镇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文学,工作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名利 度 内心矛盾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以塑造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而蜚声文坛。《名利场》是其代表作,也是使他获得世界声誉的一部力作。在这部小说中,萨克雷以辛辣讽刺的手法,真实描绘了1810—1820年摄政王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追逐名利的社会特征。
萨克雷1812年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级官员。萨克雷6岁回英国上学,剑桥大学未毕业就到欧洲大陆游历,拜访了歌德,后到巴黎学画。1833年因为银行倒闭,萨克雷父亲留下的大笔遗产化为乌有。从此他自谋生计。年少时候的舒适的上流社会生活和成年后的流离失所,使作者人的生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同情穷苦人们想过上层社会生活的愿望,并开始积极宣扬仁爱思想。《名利场》中利蓓加在上流社会的每一次胜利,都是萨克雷的亲身向往。
二
《名利场》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反映了当时的整个社会,尤其是中上层社会,人人追逐名利,互相倾轧的现实。萨克雷通过对一群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产阶级的崛起过程和取得的初步成果。作品通过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利蓓加·夏泼和爱米丽亚·塞得利,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命运。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了金钱至上和具有阶层意识的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地位和角色,抨击了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虚伪的社会。在小说中,萨克雷用幽默的笔调、辛辣的讽刺,成功地塑造了活跃在名利场上的众多人物。然而作者在对小说人物刻画时没否定或肯定哪个人物,正像小说副标题——“没有英雄的小说”,小说中确实没有什么“英雄”可谈,但小说中各类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也许这就是这篇小说之所以能长久影响的魅力所在。
由人物的描绘所体现出来的势力、金钱、仁爱,是小说的主题。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出于对女性的同情促使萨克雷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者利蓓加这一女性形象,以及她的陪衬——“家中的天使”爱米丽亚。萨克雷对女性的同情一方面源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及其与女性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女人的生存状况以及社会对女人的偏见和歧视也引起了他对女性的同情。
三
小说中的主人公利蓓加出身卑微,是一个穷画师和流浪舞女的女儿。父母早逝,在利蓓加17岁时,她被托孤给平克顿校长,可是校长是一个势力小人,利蓓加因为没有依靠,而在学校半工半读,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她意识到只要有金钱或者地位,才能被人高看一眼,所以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备受冷眼的处境。走出校门后,利蓓加到爱米丽亚家做客,爱米丽亚家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她感到了金钱的魅力,于是她想寻求到一个有钱的丈夫,通过婚姻达到自己出入上流社会的目的,她先后勾引了克里牧师,爱米丽亚的哥哥乔瑟夫,罗登等人。为了跻身于上层社会,她献媚取巧,说谎欺诈,无所不为。为了在上层社会有自己的位置,她出卖了自己的青春,有时陷入困境中,却从不灰心,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择手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诡计,由一个穷教师成为一个军官的太太。在那个年代,婚姻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利蓓加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始吸引了上流社会的注意,并在社交场合中开始体现自己的核心位置。
利蓓加曾放荡不羁,针对奥斯本的调情纯粹属于报复的心理,在她内心深处总有应该与爱米丽亚拥有一样待遇的想法。她坚强、有胆识、能吃苦耐劳。在克劳莱府上,能讨得太太的欢心就是她的成功的表现。从她的身上,我们听到处于底层社会人们的心声。为了生计,他们追求并反抗着。同时,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部没有英雄的小说里,与之共存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爱米丽亚。
爱米丽亚生长于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无忧无虑,虽胸无大志,却有着受人宠爱的魅力,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待人宽厚和气,无忧的生活让她对未来充满乐观,也正是爱米丽亚的财富使她与利蓓加有了不同的命运。她把爱情与命运都托付给了丈夫——花花公子奥斯本。而奥斯本却不改纨绔子弟的本性,整日在外胡混、赌博,他不但嫌弃爱米丽亚,还想与利蓓加私奔,爱米丽亚在家倍受冷清与寂寞。然而,爱米丽亚没有责备丈夫,只是独自伤心。滑铁卢战役中,奥斯本牺牲。从此,她对生活迷失了方向,直到儿子出生。她矢志不嫁18年。奥斯本的死使她忘记了他的过错,把他视为心目中的偶像,而将真心爱她的都宾放在一边。
在《名利场》中,利蓓加在性格和遭遇上都与爱米丽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学校的时候,利蓓加不如爱米丽亚受欢迎,她受尽了侮辱,没有人把她当做朋友,离别的时候也没有人为她的离去而流泪。从小就受到欺凌的利蓓加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尖锐刻薄、爱慕虚荣、争强好胜。她委曲求全,内心充满仇恨。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使利蓓加逐渐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找到一个有权有势的丈夫作为自己的依靠,这也是她对生活的追求与把握。爱米丽亚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成为利蓓加追求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指向标。两人的交往使利蓓加从一个原本坚强、有胆识、能吃苦耐劳的善良女子一步步地变成唯利是图、附炎趋势、利诱、献媚的角色。
小说中的都宾是一个痴心郎。他明知对爱米丽亚的爱情没有结果,还一味地把感情放在爱米丽亚身上。实际上,都宾只是一个寄托爱米丽亚空虚的港湾。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都宾对爱米丽亚的爱称为“痴爱”。虽然都宾一心一意爱着爱米丽亚,但爱米丽亚与奥斯本一见钟情时,他不但保持缄默,还亲自促成了奥斯本和爱米丽亚的婚姻。
四
通过对爱米丽亚、利蓓加、都宾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生活的极端化,没有对“度”好好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度”是这样定位的:“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超过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作为一个无钱无势的孤女,利蓓加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她相貌平平,却言辞风趣、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是一名有才能的女性。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跻身上层社会,她偷情、献媚、无所不用。为了实现爬到上层社会的目的,她甚至丧失了自己的青春,名誉乃至良知。她不放弃任何机会,从来没有考虑自己的作为有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或伤害到周围其他人的感情。也正是因为她没有把握好生活的尺度,导致了最终人到中年,众叛亲离的下场。
爱米丽亚作为富商的女儿,纯洁善良,举止端庄,舒适富足的生活使她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即使丈夫对她不忠,冷漠,她仍然把他看作心目中的偶像。爱米丽亚是个懦弱无能、温和柔顺、多愁善感、头脑简单的女人,也正是生活的富裕使她富有依靠性,缺乏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善于幻想一切都能美好地如愿。当爱米丽亚父亲破产,家境开始衰落时,丈夫奥斯本解除了婚约,认为妻子没有了利用的价值,此时的爱米丽亚完全陷入绝境之中,精神恍惚,心里一直悔恨自己不该爱上这样的人,但是她对命运却没有丝毫的反抗。最后还是在都宾的积极撮合之下,奥斯本才又重新回到了爱米丽亚的身边。而爱米丽亚也从沮丧中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尽管这样,但生活并不是很快乐。奥斯本整天在外吃喝玩乐,完全不顾及妻子的感受,而爱米丽亚除了和邻里说话聊天外,就只能整天独自在家里发呆,等待着丈夫的回来。当奥斯本和利蓓加暧昧来往时,她只是伤心难过,但还是容忍了丈夫的做法,继续接受丈夫,逆来顺受、没有任何表示,无视丈夫对爱情的背叛。在她的心目中,丈夫就是一个英雄。奥斯本在滑铁卢战役中战死,爱米丽亚再次陷入沉痛绝望之中,生活失去了方向,精神没了寄托,把全部希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爱米丽亚没有主动地去改变自己的处境,只是忍受、被动地存活在世界上。由于自己的条件有限,最后还是把儿子送到其祖父那抚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爱米丽亚其实也没有把握好“度”,她心理空虚,生活没有方向,倘若她选择的是真心爱她的人(都宾)的话,那么事情可能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再来看都宾。都宾甘愿做一个无谓的牺牲品,死心塌地爱着爱米丽亚,明知道她有丈夫、有家庭,还要做“第三者”,感情这个“度”他也没有很好地把握,都宾就在这“度”的边缘里徘徊,他失去了别人爱他的最好时机,以致到中年还是孤身一人,结局一样是惨痛,寒心。
五
马克思主义强调,我们做事要“适度”,避免“过犹不及”,改变了事情的发展方向。小说中的利蓓加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财富,跻身于上流社会,但因心理扭曲,过分嫉妒别人,没有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导致最后的众叛亲离。再者,倘若爱米丽亚能很好地去珍惜感情,重视珍爱她的人,把握好感情的“度”,也许她的命运和爱情会有不同的结果。她明明清楚奥斯本与别人偷情,还要去承受痛苦,甚至接受她的丈夫,还把丈夫推崇为心目中的偶像。明知错了还要错下去,她在“度”上失衡,使自己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最后还有我们的“痴情郎”都宾,都宾不断地为爱米丽亚无私奉献自己的爱,但她依然是那样的冷漠,一次次利用都宾的爱度过困境。她不爱都宾,却又不想放弃都宾,这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更是其没有在“度”上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其实,此时的都宾已经心灰意冷,当爱米丽亚失去奥斯本后,才开始正式地对待都宾的感情,最后,他们走到了一起。爱米丽亚想做一个善良的妻子,照顾好都宾和孩子,可是都宾发现她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她的软弱让他感到很失望。都宾行事不讲究“度”,把自己喜欢的人让给别人,但心里却一直念念不忘爱米利亚,并总是在她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使爱米丽亚对他有了一种感情的寄托,虽然他自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朋友应该做的,但他对爱米利亚的感情已超越了朋友的“度”。虽然他最终和爱米丽亚走到一起,但年事已高,年少时的激情早已灰飞烟灭,生活的结局一样是遮盖着一层厚厚的阴影。
六
《名利场》中的人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名利场上没有胜者,没有英雄,人与人都是生活在名与利这个大网中,加之“度”的把握失衡,没有人能总是称心,即使能如愿,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追求的财富和幸福。就像小说结局那样,“浮名薄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里谁是真正快乐的?谁是称心如意的?就算当时遂了心愿,过后还不是不满足”。从这些意义来说,也正是他们迷失了方向,失去“度”的尺度,为这部小说增添了韵味,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看透名利?有多少人能够从中汲取教训?身边的人虽然没有像利蓓加那样典型、那么突出,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周围看到利蓓加的影子。现代的人知道“度”,理解把握“度”的重要,可置身其中时又不知如何把握了。
参考文献:
[1] 吴磊:《〈名利场〉主题矛盾浅析》,《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 刘炳善:《英国文学史简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 张生珍:《剖析〈名利场〉中蓓基的另一面》,《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4] 萨克雷,杨必译:《名利场》(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5] 陈桂花:《〈名利场〉二主角Amelia与Rebecca之比较》,《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王恒恩,男,1968—,河南镇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文学,工作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