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应力特点。
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因疑诊后交通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而发现存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30例患者(观察组),应用DSA技术测量并结合计算机模拟血流动力学采线方法定量分析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弯曲角度、后交通动脉圆锥处血流动力学应力参数如总压力、剪切力等,以同期收治的后交通动脉正常的30例非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对照组的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弯曲角度为[(80.1±8.4)°],明显高于观察组[(73.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交通动脉圆锥处的血流剪切力、总压力分别为(8.32±0.70) Pa、(85.61±6.04) 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后交通动脉相同部位处[(3.95±0.28) Pa、(25.72±7.18) 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后交通动脉圆锥处的局部血流应力与正常后交通动脉相同部位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可能在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