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相遇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看到鹿,这是一首诗的名字。作者周玮看到这首诗非常喜欢,便把它翻译出来,于是她的这本书也有了名字:怎样看到鹿。
  在没有打开它精致的封面的时候,仔细去想象一下这样富有诗意名字的书会描写些什么。真的是去森林看鹿?我们是不是也要背起猎枪,带上自己的猎犬,像一个富有经验的丛林生活者一样,寻找自己的猎物?或许我们需要知道鹿的脚印、鹿的叫声,还有鹿在枝条嘈杂的林间如何行走,这样我们才能看到鹿吧?想到这里,估计作者不会苟同我的想法,正如她热爱的这首诗开始的那几节:“忘掉交叉路。去哪都别带枪。孤独并渴望着,自己一个人上路。”我们要看“鹿”千万不要带枪,而且要带上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听从别人,于是这本书就这样开篇了。
  书里的文章都短小精练,读起来轻便也很清新。我只带了自己的眼睛,和作者一起辨别她生活里看到的风物:弗农山的鸟语花香,北京城的雀鸣蝉语,里诺的野芳雁鸣,瓦尔登的寂静还乡。我似乎并没有看到鹿的踪迹,只是在这美妙的语言里跟着作者的每一个朴实准确的词句,经过了美丽的春夏秋冬。然而鹿究竟在哪里?我们看到的“鹿”在哪里?
  于是这本名字叫作《怎样看到鹿》的书,并不厚实,我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就很轻松地读完了它。书里没有那个真正让我们想要见到的鹿,这似乎让我大失所望。然而就在放下书的那一刻,我揉揉眼睛,也打算出去走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眼睛开始变得奇妙起来。我开始有些期待眼前飞落的小鸟的样子,它们会是书里那些喜欢啼唱的鹪鹩吗?开始盼望前路边上是否长着带着香气的“壁花”桂竹香。我开始期待我也能偶遇那些毛茸茸的地黄花。我开始注意树上是否结果,花坛里是否开着花,就像作者在那些清爽的小文字里写的那样生动鲜活。我的眼睛开始带着光,我的耳朵也派上了用场,我开始捕捉着城市里那些生灵的风景和气息,就像作者那样。我好想在这水泥密林里看到那些灵动的生命,就像在茫茫无边的森林里看到若隐若现的鹿。
  作者说她是一个朴素的自然爱好者,一切她可以感受到的完全是凭借缘分。如此来看,这种缘分似乎不是一种必然,更像是一种机缘巧合。就像站立在枝头的鹰,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渴望而摆出各种姿态让我们观赏,它只是为了休息或者是等待下一次捕猎的机会而伫停。自然不会随着我们的意志去生发,更不会因为我们的愿望去演化,大自然的力量只是在平衡每一个此消彼长的生命流动,在有限的空间里赋予生命无限的可能。这竟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地方,正如作者笔下那些有趣的生灵和美丽的景色,以及在这些过往上发生的故事。
  作者并不是一个对自然完全熟知的专家,但她却极力用准确的词语去描绘她所看到的自然。在弗农山看到的鹪鹩与我们古籍的“鹪鹩”不同。她看到每一朵花都会力所能及地标注出其应有的名字。鸟儿也一样,每一个记得住的身影都会有准确的名字,而不是肆意而又有感而发的鸟鸣。作者的有心,让我们看到了她带着自己有备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这个自然,而这样看来,她遇到的花朵和鸟的翅膀并不是一种机缘一般的偶然,而成为一种必然。
  带着对自然认知的渴望去看这个大自然,那我们的收获自然会异常丰富。正如我们想要在茫茫林海里看到鹿,就必须懂得鹿的习性和爱好,要不然我们只会在密不透风的枝叶里迷路。
  最终我真的看到了那只活蹦乱跳的鹿!就像那首诗里写的:“事物面目相似,一切都了然于心。看到你所看到的。”于是感谢作者周玮,让我懂得了怎样看到“鹿”。
  (阿蒙/文)
  【一句话书评】
  《怎样看到鹿》通过弗农山—北京—里诺—瓦尔登湖这样一条叙述主线,以作者在不同地方生活时每日的所见所闻为主,观察遍及身边的草木鸟兽以及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人情世故,展现出“与自然相遇”的种种方式,现代的都市人,离与自然相遇这件事,已经越来越远,作者追寻自然的举动,让人感佩。
  ——姜妍(新京报记者)
其他文献
法律文化是审视人类文化实践活动一种视角.全球化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法律文化的重新认同.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对自身法律文化的反思与再解释,包括面对
本文结合开阳那卡河水库工程的建设施工,针对其中的大坝施工环节施工期进行必要的观测,进行观测成果的合理分析,从而为大坝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地质、工程建设数据信息,最终
本文介绍了石门水库灌区沥水沟渡槽边墩混凝土施工方法,通过温控计算,在边墩内部结合钢筋网片埋设焊接钢管,在浇筑混凝土时,根据实时测温,往管内通水,通过水循环,带走承台混
本文用赤平投影大圆分析法和极点法分别反映出多个节理裂隙面及其组合裂隙的产状和失稳破坏的范围,对重庆南川金佛山水利工程泄洪洞进口岩质边坡的可能破坏模式进行初步分析,
综述了某水利枢纽基岩帷幕灌浆试验的目的、基本内容及试验方法,介绍了试验资料的成果分析。
结合洋坑水库石坝因设计、施工等因素所导致的漏水现象及存在安全隐患,并针对石坝坝基、坝体和坝基与地表交接带的渗流结构特点,提出了不同部位采取不同钻孔注浆和特殊性剔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