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土地使用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从生态景观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系统完善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生态景观:建设;土地整治;策略;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14
[中图分类号] F30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14- 02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本,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土地空置、土地被非法占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整治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分析我国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生态景观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1 土地整治概述
土地整治就是对那些低效率利用、非法使用、空置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此来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就是土地整理,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村庄、道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扩大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改善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其二就是土地复垦,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那些生产建设中遭到破坏的土地,或者那些因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山体滑坡或者火山喷发,而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治,以此来恢复土地的使用性。其三就是土地开发,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那些没有被使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土地整治也越来越重视,2012年国务院开始颁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我国土地整治的五项重要任务。首先,我国政府必须要统筹推进土地整治,其次,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农用土地整治。第三,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第四,我国有关部门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的整治.最后就是有关部门必须要充分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加强土地资源的复垦。总而言之,土地整治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强各个类型的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整治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影响了土地整治效果,不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1 土地整治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政治观念还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效果,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例如我国很多土地整治部门并没有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虽然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2.2 土地整治方面法律不完善
规范的法律体系能够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只有《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但是缺乏专业的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不能使土地整治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在另外一个方面,虽然我国也有关于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2.3 土地整治破坏环境
土地整治破坏生态环境是我国土地整治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最深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在城镇建设用地整治中,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扩大建筑面积,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市绿化面积,进而破坏了城镇的生态景观。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在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有关人员为了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对树林进行大面积的砍伐,大大缩减了农林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2.4 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很多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较低,对待工作不能兢兢业业,经常会出现偷懒、耍滑、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工作整治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绝大部分的土地整治工作人员都缺乏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知识,进而致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正确处理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
3 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3.1 及时更新土地整治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土地整治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土地整治工作的变化及时更新土地整治理念。首先,我国各级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将生态景观建设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土地整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高土地整治策略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水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积极完善土地整治方面的专业法律
只有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法律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首先,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立法,尽可能出台一部专业的土地整治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整治工作的需要,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律依据。其次,在建立专门的土地整治法律之后,我国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建设,对于土地整治工作中违反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集体要给予严重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法律的权威性,有效防止土地整治工作的随意性,提高我国土地整治效果,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
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是我国现代化土地整治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我国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生态景观建设的要求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规划与开垦,例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要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不能随意将土地资源划分给商业建筑或者住宅建筑,必须要留足城市景观建设用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还有在农村土地资源整理过程中,土地整理工作人员可以将那些无用的民间小路进行合并,对废弃的土地进行重新开垦,但是严禁破坏森林,这样不仅仅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
3.4 加强土地整治工作队伍建设
高素质土地整治工作队伍是保证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各级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首先,土地整治部门应该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以及网络招聘引进一些既懂得土地知识,同时又懂得生态景观建设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各级土地整治部门还要积极地完善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土地整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训;另一方面,各级土地整治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加强工作人员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教育,尽可能的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不同程度的生态景观建设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当中正确处理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 语
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生存基础,只有在不断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促使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生态景观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景观:建设;土地整治;策略;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14
[中图分类号] F30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14- 02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本,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土地空置、土地被非法占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整治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分析我国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生态景观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1 土地整治概述
土地整治就是对那些低效率利用、非法使用、空置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此来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就是土地整理,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村庄、道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扩大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改善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其二就是土地复垦,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那些生产建设中遭到破坏的土地,或者那些因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山体滑坡或者火山喷发,而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治,以此来恢复土地的使用性。其三就是土地开发,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那些没有被使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土地整治也越来越重视,2012年国务院开始颁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我国土地整治的五项重要任务。首先,我国政府必须要统筹推进土地整治,其次,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农用土地整治。第三,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第四,我国有关部门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的整治.最后就是有关部门必须要充分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加强土地资源的复垦。总而言之,土地整治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强各个类型的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整治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影响了土地整治效果,不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1 土地整治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政治观念还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效果,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例如我国很多土地整治部门并没有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虽然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2.2 土地整治方面法律不完善
规范的法律体系能够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只有《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但是缺乏专业的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不能使土地整治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在另外一个方面,虽然我国也有关于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2.3 土地整治破坏环境
土地整治破坏生态环境是我国土地整治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最深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在城镇建设用地整治中,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扩大建筑面积,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市绿化面积,进而破坏了城镇的生态景观。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在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有关人员为了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对树林进行大面积的砍伐,大大缩减了农林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2.4 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很多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较低,对待工作不能兢兢业业,经常会出现偷懒、耍滑、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工作整治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绝大部分的土地整治工作人员都缺乏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知识,进而致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正确处理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
3 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3.1 及时更新土地整治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土地整治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土地整治工作的变化及时更新土地整治理念。首先,我国各级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将生态景观建设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土地整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高土地整治策略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水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积极完善土地整治方面的专业法律
只有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法律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首先,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立法,尽可能出台一部专业的土地整治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整治工作的需要,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律依据。其次,在建立专门的土地整治法律之后,我国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建设,对于土地整治工作中违反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集体要给予严重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法律的权威性,有效防止土地整治工作的随意性,提高我国土地整治效果,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
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是我国现代化土地整治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我国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生态景观建设的要求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规划与开垦,例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要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不能随意将土地资源划分给商业建筑或者住宅建筑,必须要留足城市景观建设用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还有在农村土地资源整理过程中,土地整理工作人员可以将那些无用的民间小路进行合并,对废弃的土地进行重新开垦,但是严禁破坏森林,这样不仅仅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
3.4 加强土地整治工作队伍建设
高素质土地整治工作队伍是保证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各级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首先,土地整治部门应该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以及网络招聘引进一些既懂得土地知识,同时又懂得生态景观建设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各级土地整治部门还要积极地完善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土地整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训;另一方面,各级土地整治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加强工作人员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教育,尽可能的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不同程度的生态景观建设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当中正确处理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 语
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生存基础,只有在不断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促使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生态景观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