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让诗词教学走的更远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u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教学对于学生的文化唤醒非常重要。古诗的诵读教学能带给学生美的沉淀和文化的熏陶,在诵读教学之中让学生与诗的文化意境相融,学生才能和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共呼吸,才能感触千百年前的文化情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文化;终极目标;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5-0015-03
  语文教学中,如果说有一种类型的课文历史最为悠久、对人潜意识之中的“文化”唤醒最为直接的话,那非“古诗词”莫属了。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对诗的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审美和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也告诉我们,诗词教学对于学生的文化唤醒非常重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真正将“文化”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呢?
  一、吟诵——与诗的文化意境相融
  吟诵,简单点说就是读诗。教师们一定都不会忽略这个环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这些读的要求在我们的古诗词课上都会提到,终极目标就是熟读成诵。
  常见到小学生在课前5分钟,由班长带着背诵一首诗,不管什么年级、什么班级,往往都是不带表情、不带感情,如小和尚念经一般地在读,在所谓的吟诵。可惜的是,学生一直在诗词之外,似乎就是为了背诵而背诵,这样的吟诵并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积淀和文化的熏陶。那如何让吟诵与诗的文化意境相融呢?我们可以看一个课例:
  王自文老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有这样一个诵读的环节:老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十年过去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五十年过去了,黑发人都已经熬成白发人了,但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直到南宋小朝廷被元所灭,依然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样的反复诵读,就把学生带进了文化的意境中,既得其声又得其韵。
  这首古诗的诵读教学,王老师并不是一步到位完成的,不是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而是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吟诵作为课堂中最基本的一个策略出现,背后却穿插着背景介绍、意境建构等文化元素在里面。这样与诗的文化意境相融的吟诵才最有魅力、最打动人心。
  也有教师会说,诵读就是积累的过程,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积累经典,可以做到不求甚解。笔者以为,很久以来我们过分地强调积累,很多诗都只是一读而过,只强调字正腔圆、节奏快慢,目的就是会背。实际上却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忽视了学生对文化的渴求、更忽视了文化地形成是穿插于人的一生的基本认知。
  叶嘉莹说过:“为什么要背诗?我是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像沈从文说的那样: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
  其实,苏教版教科书中“文包诗”体裁的课文结构就是在先给学生描述诗的文化意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吟诵。教师在诵读教学之中让学生与诗的文化意境相融,学生才能和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在一片天空下共同呼吸,才能感触千百年前的文化情怀。
  二、理解——与诗的文化言语相映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现代文,学生多读几遍,大体上都能读得懂。而古诗词有时“书读百遍”,“其义”也未必能“自见”,“障碍”往往卡在了某些字词句上,教师不讲学生就很难自己读懂。如果学生对诗词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就难以正确地理解诗词的内在含义,难以真切地领略诗词的独特魅力,留下的一个个“枣核”,可能会造成阅读中的消化不良。所以,读诗必须要读懂、必须要理解。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诗词理解的教学出现了这样一种常见的现象:将参考书上的注解搬给学生,将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文,理解诗词变成了同步翻译。这样的“同步翻译”是真正的理解吗?笔者认为,一个人读诗,加上意思能讲出来,但是他的眼前、他的脑海里面却不能出现一幕又一幕生动的、真切的、细腻的、鲜活的画面,就等于没有读懂诗。
  笔者在参加国培班培训时,有幸听到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倪鸣老师的一节《清平乐·村居》。倪老师在课上是这样处理“理解”这个教学环节的:
  师:小组长领信封,小组里每人抽取一张任务,不交流。
  生:各自领取任务,开始静静地书写。
  任务1:只见茅屋前的空地上,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正在举杯对饮。
  那老翁脸颊微红,笑眯眯地对老伴说:“老太婆,来,咱们再干一杯。”老妇看了老翁一眼,晃晃手,说:“不行了,不行了,我看我们都有点醉了。”老翁摇摇头说:“——”。
  任务2:这时,耳边传来小儿子津津有味吃莲蓬的声音,老翁看着儿子,对老妇说:“你看看,你看看,转眼间,我们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这都是老伴你的功劳呀!”老妇听了,说:“
  任务3:请你围绕“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这两句展开想象,并将想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温馨提示:想象一下他们俩在干活时会有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心理。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上台汇报。在学生的汇报中,老师引导孩子们相继理解了什么叫“相媚好”,什么叫“小儿无赖”等词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在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读懂词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用诗词的精美语言说话的过程。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说,不学习诗歌,你拿什么说话?孔子“诗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一个读书人学习诗歌精美的语言,能同别人对话交流。简单的说就是会说话,也就是“文化”意义中的“生活方式”构造。
  古诗词中,有许多精妙的文化言语。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个中的美妙之处,教师如果能带着学生理解透彻,让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于学生而言,受益无穷;于教师而言,功德无量;于诗词教学而言,便有了一种文化的品位。
  三、感受——与诗的文化精神相遇
  一首小小的古诗,背后往往有大背景。最近,笔者在读《蒋勋说唐诗》。读着读着就发现,以前读诗,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诗中的文学之美。但是,在了解了有关这首诗,或是这个作者的背景后,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情怀,是一种人格色彩,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窦桂梅老师有一节古诗教学课——《游园不值》。笔者看了录像课,也拜读了窦老师关于这节课所写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笔者——“为什么要咀嚼推敲?作者追求的是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
  在这节课上,竇老师先让学生读文字本身,“苍苔、柴扉、红杏”,理解这些词意,落脚在文字层面,探春爱春。然后带着学生进入文学的层面。深入理解、推敲、再造人物形象。最后画龙点睛的一笔就是抓情感,突出“不遇中有遇”,点到为止,给学生种下一颗种子—不遇中有遇,人生遇到挫折时,会想到:缺憾就是幸福的滋味。这就是人生的哲学,叶绍翁如果进入园中,那美丽就破了。人要太完美,想要干什么都要实现,这人生就没味道了。
  这样的诗词课堂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充满着浓浓的文化味儿。
  例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笔者喜欢看的不是比赛本身,而是嘉宾、主持、选手在比赛间隙中的聊天。他们聊的不是诗词本身,恰恰是中国诗词背后博大的文化背景。点评嘉宾郦波提到了诗词的大众化特点,“只要是中国人,不论你会背多少诗,在成长过程中总是有诗词记忆的。《中国诗词大会》很容易唤醒我们的成长记忆,继而形成一种文化共鸣。”另一位嘉宾蒙曼是这样说的:“这是打情怀牌,而不是知识牌。我不考你难题,我帮你回忆五岁、十岁时曾背过的那些诗,有过的那些感触。其实回忆的,除了诗词,还有童年、少年、青年这些情感。”
  在教师的诗词教学中,应该从文字层面的学习走向文学层面的感受,最后到达文化层面的唤醒。教师教的,除了诗词,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和诗人产生共鸣的情感,继而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这不就是文化?
  【责任编辑 李幸阳】
其他文献
身处社会转型期,受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趋势的影响,道德环境剧烈变化,大学生表现出道德认知焦虑、道德责任焦虑、道德惩罚焦虑、人生价值焦虑等道德困惑,严重影响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习善养德”的过程中,课内外相结合引颌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
厌氧发酵是在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发酵体系中氮浓度对微生物群落和沼气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为明确沼气发酵过程中氮素添加对微生物和产气量的作用,文章以玉米秸秆为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左肝管断端探查取石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行左半肝切除术中经左肝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HBV的精准检测有助于肝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生物传感器由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疾病检测等方面被广泛使用。本论文选用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作为目标检测物,设计了两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主要进行的研究内容如
目的:本研究选用冷压疼痛诱导范式(Cold Pressor Task,CPT)作为诱发疼痛的手段,探讨疼痛条件下,威胁性信息的ERPs反应。方法:采用组内设计,在CPT中给被试提供威胁型(冻伤和无关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