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和Oracle联姻的背后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开始,微软就开始布局Windows Azure企业级云服务,期间曲折不足为外人道。经过近三年的实际运营,微软在全球已拥有8个数据中心域,并自建了24个CDN节点,为89个国家的组织和开发者提供Windows Azure平台服务,并提供当地货币结算。目前,Windows Azure平台的企业付费用户已经超过20万家,业务年增长率达到200%,相关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
  微软将向Windows Azure用户提供Oracle Java、Database和WebLogic Server等服务,而Oracle还将向Windows Azure用户提供Linux服务。
  这事情太出乎意料了,甚至有些诡异。不过微软CEO鲍尔默却说,长期以来两家公司一直在公众视线以外进行合作,但“在云计算的世界里,光有幕后合作是不够的”。
  一切皆有缘,背后的原因,是诸如Amazon、Google等互联网公司对传统IT企业及服务交付模式的冲击。在Oracle和微软这种传统大企业的基因里,缺乏挣10美元/小时这种小钱的基因,而Amazon和Google们的牙齿却那么锋利,他们有耐心、有机制、有系统保障提供价廉物美的云计算资源和服务,一开始只是大口吞噬个人公众市场,后来很快显示出蚕食Oracle和微软们的传统强势领域——企业市场的苗头。
  曾经被嘲笑虚无缥缈的云计算,终于显示了改变商业市场服务交付模式的力量。谁拒绝或者忽视,谁注定会是loser。
  应该说,微软比Oracle先意识到了这种危机。在被唱衰的微软大局中,Azure是最具未来战略性的布局——微软的所有软件产品和服务都需要一个符合云时代要求的快速交付模式。无论Azure本身是否能为微软带来盈利,微软拥有的是一个直接对接到客户门口的交付渠道。
  虽然,现在看上去Azure的交付模式与价廉物美的Amazon和Google短平快交付模式相比,依然显得笨拙且生疏,但是微软的方向已经对了。相比之下,Oracle就倔多了。直到两年前,Larry才开始接受云计算。但是,习惯了赚大钱的Oracle根本没能适应盘踞着Amazon这样出身贫寒、一单一单打拼出来、能够低头赚小钱的对手的云市场,所以迄今为止,Oracle仍然没有一个成型的云服务交付渠道和平台。
  Azure能够成全Oracle,因为,微软拥有大量面向个人市场战斗的基因,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做云平台成了而Oracle败了的根本因素。
  新型的互联网新贵们实际上一点都不缺钱,但是他们的基因决定了他们依然能够低头创新出各种短平快的交付模式,去赚10美元/小时的小钱。他们对于企业市场的蚕食速度,应该说大大快于市场的预测,终于引起了传统的IT大佬们的惶恐。
  除了应对,没有选择。外媒评论说,虽然该合作无法解决微软和Oracle在云市场上面临的重大竞争挑战,但仍被视为标志性的重要举措。投资银行FBR分析师丹尼尔·艾维斯(Daniel Ives)称:“这项合作是否能在今天改变游戏规则?那是不可能的,但这却表明两家公司在从事云业务方面都是认真的。这两家在以往历史上一直都彼此竞争的对手现已成为朋友,这充分说明了云市场上的机会有多大。此外,这项合作还为两家公司开辟了潜在的增长道路。”
  我的看法是,Azure为微软包括Windows、Office、Server、安全、即时通讯等全线产品和服务的交付准备了一个完全可以与Amazon和Google抗衡的平台,而与Oracle的联盟,会让微软的服务更具竞争力;因为犯倔而被动的Oracle通过Azure这样的平台,可以在云时代的竞争中改变完全被动的局面,加速交付时间和效率,从而继续赢得市场。
  相比之下,IBM却未能有一个类似Azure的平台,的确是战略性失误。W
其他文献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计算技术行业在短短70年内发生着巨变。但是从最初的可编程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到当前具有几万个计算节点的超级计算机,都是以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的计算机架构现身出来的。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冯诺依曼瓶颈”已经成为计算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虽然,在新型计算机结构及处理的研究上,人类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如阵列机、流水机、向量机等,使计算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就
汽车与信息技术、互联网融合并不是件太新的事,融合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其实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汽车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不会是一张与众不同的网,而是造就不同以往的车。有人将其称为汽车百年来最深刻的变革,因此“联网汽车”更能准确反映融合的实质。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起步出门,无非选路、行驶、舒适、消遣四件事。在近十余年的融合过程中,这四件事的用户体验均在不断改善。随着谷歌汽车获批上路,融合的终极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最近对2330名IT主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其中26%的IT主管声称建有私有云。但是经过弗雷斯特研究公司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些所谓构建了私有云的案例中,只有13%部署了真正意义上的私有云,即具备了自助服务和资源自动配置等功能的私有云。这些所谓私有云案例,大多数其实就是专有环境,只是具备了私有云的一小部分功能,而非全部功能。  云技术合伙人公司(Cloud Technology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7日,东芝子公司东芝泰格宣布,已与IBM公司达成协议,将以约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的电子收银系统(POS)业务。东芝泰格在声明中称,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完成收购交易。  IBM的POS终端业务去年营收额为11.5亿美元,全球约有1000万名员工。零售商通过POS系统对交易进行处理和记录、管理库存、收集分析消费者购买趋势等数据。  未来五年
北明软件前身为广州北大明天资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已经有14年的历史了。2010年北大明天通过增资扩股及收购合并等运作进行重组,先后整合了北大青鸟集团IT团队、杭州源合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震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网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或相关业务团队,从一家区域性的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性大型IT技术服务商。2010年重组结束时,北大明天正式更名为北明软件有限公
最近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有幸见到各家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机。其中有三星Galaxy S3、索尼Xperia SL LT26ii、诺基亚Lumia 900、华为Ascend D、中兴ZTE Era、小米M1等等,当然也有iPhone 4S。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iPhone 4S确实是有些过时了,正所谓“果无百日鲜”,再不出新款,水果就干瘪啦。在一大堆年内推出的各式新款手机中,要数三星的G
手机的潜能正在被无限挖掘中。当下,手机不仅用来拨打和接听电话,还能用作日历、相机和游戏机。前不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生们测试了一项新的手机功能,这项功能让手机变身成一把钥匙,并可以打开任何一扇允许使用者进入的门。  这项测试是HID公司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量身定制的,参与测试的学生需要拥有一台支持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技术的手机,这些
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带着自己的4份提案前来参会。与往次不同,本次郭为的政协提案由一个增加至多个,内容涉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通过信息化保障农民工权益、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自主创新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四个方面。  2008年第一次参加两会,郭为就认为,作为科技界的委员,应该把对于创新的思考和反思传递给业界,“这是我
“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这个词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空降”到我们的认知之中的。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知道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是在2012年的6月28日,那一天谷歌发布了名为Google Glass的产品。  谷歌的影响力和产品魅力让可穿戴设备这个词深入人心。随后其他厂商也纷纷就此有所动作:有消息称微软也会推出一款智能眼镜设备;苹果有可能会在明年发布名为iWatch的智能手表;三星在
目前,在云服务家庭的所有成员中,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市场是增长最慢的一个。尽管和其他两个兄弟IaaS、PaaS一样,PaaS同样具有很多优势,但用户在采用这样服务时遇到的困难最多,以至于有一些悲观的人士甚至一度认为PaaS不久可能就会淡出云服务市场。  根据Gartner的研究,全球PaaS业务的收入在2012年为12亿美元,与2011年的9亿美元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