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肝脓肿属于肝脏化脓性疾病,中医学属于“肝痈”“胁痛”“内痈”等范畴.在临床工作中,苏春芝主任中医师发现《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证与成脓期肝脓肿的临床表现方证相合,临证谨守太阳少阳合病病机,遣方用药注重既病防变,未病先防,顾护中焦脾胃的调养,临床收获良效.
【机 构】
: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石家庄050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脓肿属于肝脏化脓性疾病,中医学属于“肝痈”“胁痛”“内痈”等范畴.在临床工作中,苏春芝主任中医师发现《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证与成脓期肝脓肿的临床表现方证相合,临证谨守太阳少阳合病病机,遣方用药注重既病防变,未病先防,顾护中焦脾胃的调养,临床收获良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运脾益肺膏方对小儿(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运脾益肺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服用3个月,疗程结束后均进行9个月的随访,记录这1年内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临床症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水平;测量患儿治疗前与随访后身高、体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咳嗽变应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易迁延反复,中医称为“咳嗽”.王成祥教授认为本病多为表里相因,虚实错杂.临床诊断应注意辨邪气属性、辨痰液性质、辨病位;治疗上分清标本缓急,并全程重视疏风散邪,宣降肺气,斡旋中焦,扶正祛邪等治法,使邪去正安,体现了中医病证结合与辨证论治的思想,为临床治疗CVA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祛痰方辅助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证的RMPP 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入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镜灌洗、阿奇霉素抗菌等治疗,研究组加服清热解毒祛痰方14 d,观察对比各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减少时间、肺部呼吸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WBC、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及胸部CT肺炎实变的变化.在入组病例中发现有45例气道分泌物多、堵塞气道,根据气管镜下分泌物特点分为黏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中医证候与病程、年龄、性别及症状的分布规律及与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1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并选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分析IBS-D患者中医证候与VIP、SP、5-HT之间的水平变化.结果:118例患者中肝郁脾虚证所占比率最高,其次为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病程、年龄、性别、症状对中医证型的
心主血脉、主藏神,为形神并重之脏.《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心悸的证治体现了形神同调的思想.从调形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形为先,将心悸的主要病理因素归为水饮和痰浊,治疗上以蠲饮涤痰为法,形和则神昌;从调神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神为上,善用桂枝配甘草以辛甘化阳、养心安神,因其既可平冲悸以调神,亦可通血脉以调形,神安则形全.从形神同调辨治心悸充分体现了《伤寒杂病论》中的治未病思想.
研究杜惠兰教授对《黄帝内经》“七七”理论揭示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发病机制的领悟,将其精准地应用于临床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的发展,形成有重点地分期调补脾胃之气血、肝肾之阴精,较多选择甘温之药,因人制宜,兼顾预防和善后的治疗经验且疗效颇佳.
目的:研究分析脏腑经络推拿配合艾灸对脾肾亏虚型小儿遗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脾肾亏虚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脏腑经络推拿联合艾灸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治愈率、中医证候积分(每周遗尿次数、熟睡不易唤醒、神疲倦怠、纳呆、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是否有差异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1.43%与88.57%,治疗
透热养阴思想是叶天士治疗温病最主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在《温热论》《幼科要略》《眉寿堂方案选存》《临证指南医案》等代表性著作均有呈现,本文从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分析叶天士透热养阴用药规律,阐明透热养阴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期为温病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目的:研究太阳穴部位静脉抽血配合百笑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临床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有血管神经性头痛,且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三河市医院的94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太阳穴部位静脉抽血配合百笑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米格来宁片和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DM患病率快速增长,DR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防治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应充分掌握其适应证、存在着明确的副作用、面临着问题及困惑.中医学对DR认识已久,围绕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很多医家在提高DR临床疗效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积累了宝贵的临证经验.文章选取近年来中医防治DR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针灸疗法、治未病、药食同疗等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