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生命之源的密钥:核糖体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leo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之树”理论
  生命究竟是如何起源的?这可能是生物学中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了。为了找到答案,生物学家做过许多研究。
  19世纪,达尔文最先开始追寻生命的祖先,他提出了“生命之树”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类似的物种都是由同一个原始祖先进化而来,因而属于同一个可以称之为“生命之树”的树状家谱。原始祖先位于家谱的“树基”处并延伸出“主干”,随后进化的新物种位于从“主干”分支出来的“枝杈”处,而“枝杈”又可分支出“枝丫”。时间较早、结构较简单的物种位于“生命之树”靠下的区域,复杂的现代生命则高居“树冠”,代表进化的巅峰。
  但达尔文不能确定,所有现存的地球生命是否都属于同一棵“树”还是若干棵“树”。后来的生物学家考察了大量的化石以及古代地球化学作用的痕迹,提出了一种“共同祖先”假说,将所有生命划归到一个统一的“生命之树”中。
  “共同祖先”假说认为,38亿年前,地球上只存在一种名为“LUCA”(“最后普遍共同祖先”的英文缩写)的生命,以“LUCA”为“主干”,“生命之树”分裂为三大“枝杈”:细菌、古细菌以及真核生物(人类便属于这一支),并一步步进化出今天地球上瑰丽多姿的生命世界。
  原始生命的遗迹
  那么如何证明生物有一个共同祖先的呢?
  20世纪60年代,生物学家在探明了细胞的最基本的作用机理后,似乎找到了支持“共同祖先”假说的有力证据。他们发现,地球现存生命无一例外的都是利用核酸(RNA和DNA)来记载遗传信息的,然后利用被称为核糖体的大而复杂的分子根据遗传信息制造蛋白质。这种统一一致的生命活动方式表明,所有现存生命确实都源自“LUCA”,只是“LUCA”已经拥有完整的核糖体,其构造已经颇为精密,并非最原始的生命。
  为了填补“LUCA”和最原始生命之间的理论空缺。生物学家长期在实验室模拟“生命之树”最底端的进程,他们煮了一锅又一锅盛满化学分子的“原始汤”,試图从中得到新的生命。不过,这种研究并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生物学家即使能够生产出些许带有自我复制功能的分子材料,也无法证实生命起源与这种分子有关。所以,生物学家更希望从位于“生命之树”最顶端的现代生物着手,“自上而下”去追溯生命的原始祖先,他们发现,核糖体是个不错的“帮手”。
  万变不离其宗
  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一个大分子,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细胞器。它能利用遗传信息生产蛋白质,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虽然结构非常复杂,功能重要,但生物学家发现,从高等的人类到低等的细菌,不同生命的核糖体其实非常相似——它们都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核心”,不同的是,各种生命的“核心”附有不同的遗传物质,可以制作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即低等生命的“核心”附有简单的遗传物质,制作简单功能的蛋白质;高等生命的“核心”附有复杂的遗传物质,制作功能复杂的蛋白质。这表明,核糖体随着生命的进化而不断改变着,其“核心”附有不同的遗传物质,就是新生命在进化过程中为实现更高级的生物功能而产生的变异。这些变异一层一层沉积到“核心”周围,而这个“核心”则保留了38亿年前“LUCA”的遗迹。
  生物学家设想,如果能够收集各种生命的核糖体,将其附加的遗传物质逐个剥离,那么剥离处必然会在核糖体上留下痕迹——就好像从树干上砍掉枝杈,会留下圆孔一样的疤痕。生物学家只要深入研究附加的遗传物质“插入处”的“疤痕”,以及比较不同时代生物体的核糖体结构,便能够了解核糖体演化的主要规律。那么利用计算机模拟,生物学家进行“倒带回放”,就可以一步步还原“LUCA”之前生命的核糖体的样子,甚至看到核糖体进化的“起点”。
  核糖体驱动生命起源
  通过对比和计算机模拟,生物学家发现了核糖体最古老的部分——一段简短的被称为“摇篮”的原初核糖核酸(即原初RNA,它只能算是RNA的半成品,所以生物学家加上“原初”二字作为前缀)链条。“摇篮”不具备“LUCA”的核糖体所能够达到的复杂程度,它不具备传递遗传信息的能力,所以它不能生产蛋白质,但“摇篮”非常容易连接氨基酸以及其他分子。这种特性使生物学家相信,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就是从这个古老的核糖体开始的。
  在40亿年前,地球上发生的原始的化学反应生成了大量乱七八糟的小分子链条,这些链条与最早期的“摇篮”混合在一起,很容易发生合体反应。其中的一些小分子链条呈现的形状碰巧与“摇篮”上的“插槽”非常契合,那么这样的小分子与“摇篮”结合后生成的产物就更稳定,产物再与另外的小分子继续进行合体反应而得到长链分子(比如蛋白质、RNA)的概率就越大。渐渐地,“摇篮”不断地吸积分子,核糖体被建造得更大、更复杂,开始成为一团包含原初RNA和原初蛋白质的混合分子。
  这时虽然仍未出现生命现象以及遗传信息,核糖体只是在经历化学进化,但是整个分子系统已经为生命的诞生做好了铺垫——核糖体在化学进化过程中,从原始分子中不断地挑选原初RNA和原初蛋白质。当这种化学进化进行到一定程度,蛋白质、RNA以及更加精密复杂的核糖体同时出现,我们熟悉的生命进化就正式开启了。
  何处是产房?
  生物学家曾经长期争论生命到底起源于何种环境中,是海底的热液喷口、火山温泉还是陆地上的粘土中?核糖体可能会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线索。“摇篮”与小分子链条合体生成长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脱水反应,而脱水反应更容易在干燥的环境中发生,这表明早期的核糖体不太会在海洋中出现。所以生物学家推测,生命更有可能诞生在陆地池塘的边缘,那里时而潮湿,有利于化学分子的相互混合;时而干燥,有利于发生脱水反应。
  另外,核糖体也帮助生物学家重新思考生命起源的理论模型。生命的标志性物质是DNA、RNA和蛋白质,DNA非常稳定,可以储存遗传信息,代代相传,但如果没有蛋白质的协助,便毫无用处,就像指挥员没有兵一样。蛋白质的缺点正好相反,它结构多样,能执行各种生物化学功能,却无法把信息传给下一代。只有RNA兼具DNA和蛋白质的能力。因此,生物学家提出了“RNA世界”假说,认为生命起源时,生物体仅由RNA分子组成。当“RNA世界”发展到某个阶段,新形态的RNA可能进化出生产蛋白质和DNA的能力。一旦DNA和蛋白质出现,便分摊了许多RNA的工作,这时“RNA世界”走到了尽头,被DNA世界取代。
  “RNA世界”假说回答了生命起源中先有DNA还是先有蛋白质的问题,但该假说还有许多缺陷。比如,如果想让RNA行使蛋白质的功能,那么就它需要有蛋白质那样复杂的三维结构,但生命起源早期的RNA分子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很难想象RNA具有行使蛋白质的功能。
  又比如,生物学家很难解释“RNA世界”为何会结束。为什么生命不愿通过进化来继续完善已经存在很久的RNA体系,却要重新建立另外一套以DNA和蛋白质为基础的体系?这实在太激进了。
  然而,在核糖体驱动生命起源的情境中,RNA和蛋白质是随着核糖体的化学进化共同出现的。这种情景既解释了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先后问题,也使得生命起源的过程看上去更平稳。
  生物学家表示,核糖体的研究填补了生命史在“LUCA”之前的理论空缺,他们还会继续优化核糖体的进化模型,以期从这一古老的时间胶囊中提取更多的信息。
其他文献
除了树懒,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着极端代谢速率的动物,它们的代谢速率,有的极快,有的极慢。  首先,来看看那些喜欢高速代谢的动物。  蜂鸟,世界上最小的鸟,每秒钟拍动翅膀70次。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世界上拍手最快的人,美国芝加哥的布赖恩-贝德纳雷克,能在一分钟之内拍手804次,这个记录蜂鸟用12秒就可以做到。可以想象,这种体型极小的鸟类需要极快的新陈代谢才能维持它这种高频率的运动。如果人类拥有相同的代谢
期刊
地球就像是巨型的核反应堆,通过分解放射性元素来释放热量。人类为了驾驭这股热量,就提出了地热发电技术。即,利用液压或爆破碎裂法将水注入到高温岩层中,产生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抽出地面推动涡轮机转动,从而发电。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地热电站发出的电能源于地下岩层的热能,岩层温度越高,可供提取的能量也就越多。于是,科学家不禁想到,火山岩浆是地下岩层中温度最高的物质,我们是否应当想办法对其加以利用呢?  北
期刊
如果你看过2016年美国华特迪士尼影业出品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那么你大概对那只十分抢镜的树懒印象深刻。它是机动车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虽然名叫闪电,但说话要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往外蹦,听个笑话也要反应五分钟,任凭来办事的主角、兔子朱迪急得跳脚,闪电还沉浸在之前听到的笑话之中,十分有趣。此片一出,闪电迅速蹿红,风头一时无两。  现实中的树懒虽不会说话,但也一样以慢和懒著称,能不动就坚决不动。曾经,法
期刊
鸟儿会纵火  澳大利亚树林里着火了,树林里喷射着红色的火焰,冒着滚滚浓烟。咦?有几只鸟儿在树林边盘旋,时而低飞,叼起冒着火星的树枝,时而高飞,飞到火势没有蔓延到的地方,将树枝丢下,过了一会儿,又一处起火了。这些鸟儿在做什么?  如果你遇到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他会告诉你,这是鸟儿在纵火。  鸟儿也会纵火?听起来很稀奇,但对澳大利亚的居民来说早已见怪不怪了。澳大利亚野外常常发生火灾,除了人为或闪电引起
期刊
在古罗马时期,有人问思想家圣·奥古斯丁时间是什么,他回答说:“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空间也是这样。  空间是什么?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审视这个问题,会发现你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探讨一下。  空间,它是什么?  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就是空虚,一个空着的地方,是宇宙中各种事情发生的舞台,不需要任何物质就可以存在
期刊
物理学上充满了悖论(有时称佯谬),这些悖论总是与我们对大自然本质的理解,什么时空啊、因果关系啊等等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一道风景线。  悖论历来还是物理学革命的发祥地。譬如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源于19世纪末的以太悖论。按照经典力学,以太充满空间,无处不在,所有物体都相对以太运动,以太自己则绝对静止。地球相对以太运动,却没有因以太的阻力而变慢,这说明以太非常稀薄,非常“柔韧”;与此同时,
期刊
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首次登上月球近半个世纪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宣布美国宇航员将重返月球,而且还将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开发。这次并不是简单地重新登陆月球、插上国旗和留下脚印,美国打算在月球表面建设一个用于未来探索火星的基地,有可能在未来用这个基地来探索其他星球。  然而,在总投资1040亿美元的美国宇航局2019年的再次登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现实问题呢? 
期刊
类似于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宫廷阴谋一样,蜂群中也会上演类似的情节。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某些蜂族的蜂后如果产下了不正常的雄性后代,一些工蜂将会群起而攻之,杀掉它们的女王。蜂后的位置会被蜂后的一个女儿取代,只要它能产下正常的雄性后代。  为什么工蜂会根据蜂后产下的雄蜂是否正常,来拥戴或推翻它们的女王呢?要了解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雄蜂和雌蜂之间的区别。  灾难性的二倍体雄蜂  一个蜂群通常有一个蜂后
期刊
神经元的奥秘  在电影《黑衣人》中,威尔·斯密斯处理完外星人出没的现场后会掏出一个电子笔形状的闪光器,让人围观,然后强光一闪,围观者的短时记忆就会被删除,不再记得遭遇外星人的经历。  奇异的闪光器只是科幻电影中的一种道具,那么在现实中,真的存在用光来控制大脑的技术么?  生物学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大脑就像由许许多多个电子元件构成的复杂电路,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像是一个电子元件,所以又被称为“神经元”。 
期刊
自远古时期以来,人类便有动物崇拜,各部落的图腾或是动物神有狼、鹰、牛、羊、马甚至是猫。今天要详细介绍并追溯其进化史的这种动物也是上古神兽之一,至今人类发现的它的祖先的化石大约有1亿年的历史,它经常在神话故事中被提起,但人们在日常谈论中极少提到它。与它相关的神话人物有中国的伏羲与女蜗,古埃及的瓦特姬,古印度的那伽,以及古希腊的海德拉、拉弥亚、美杜莎,等等。  如果说到这儿你还不能猜出这种动物,那我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