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鸟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生态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因子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栖息地的生境特征、食物资源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利用网格单元对2019—2020年菜子湖冬季水鸟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6目12科41种,其优势种为豆雁(Anser fabalis)和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冬季水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确定影响不同取食集团水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网格鸟类占比显示,菜子湖冬季水鸟主要分布在堂屋(30.98%)、梅花
【机 构】
: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 合肥 2306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鸟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生态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因子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栖息地的生境特征、食物资源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利用网格单元对2019—2020年菜子湖冬季水鸟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6目12科41种,其优势种为豆雁(Anser fabalis)和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冬季水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确定影响不同取食集团水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网格鸟类占比显示,菜子湖冬季水鸟主要分布在堂屋(30.98%)、梅花大圩(10.53%)、季庄(7.87%)、车富岛(6.49%)以及双兴村(5.67%);食苔草水鸟与食块茎水鸟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聚集分布(P0);食鱼水鸟、食无脊椎水鸟和食种子水鸟为随机分布(P>0.05).环境因子对不同取食集团水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食鱼水鸟会倾向于选择大面积的开阔水域,湿地裸露出的泥滩会吸引食无脊椎水鸟在此栖息,沉水植被的退化使得食块茎水鸟聚集分布在农田和草滩中,广阔草滩的形成使得食苔草水鸟数量明显增加,食种子水鸟往往分布在植被量低且水域开阔的生境中;到居民点距离或到道路距离对食块茎水鸟、食苔草水鸟、食种子水鸟和食鱼水鸟均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因此,在菜子湖湿地保护和管理时应考虑环境因子对不同取食集团越冬水鸟影响的差异.
其他文献
采用单项指标污染指数对2011—2020年太湖水体中的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应用属性识别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并对现有的太湖综合营养状态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的氨氮、总氮控制成效显著,指标浓度自2011年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指标浓度呈波动反复态势,是当前太湖水质治理的重点,其中总磷呈波动上升趋势,是当前太湖水质治理的难点.太湖水体综合环境质量水平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但是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一定范围内反复波动,蓝藻水华聚集现象有上升趋
茶树花与茶鲜叶同为茶树的生物产出,但茶树花往往被视为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废物被舍弃,造成了茶树花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对于茶树花中化学成分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茶多酚等单一类型化学成分上,对于茶树花中多类化学成分的同时分析仍鲜见报道.研究者对于茶树花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完全清楚,成为制约茶树花深度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原因.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HRMS)对茶树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氮规则过滤(NRF)、质量亏损过滤(MDF)和诊断碎片离子过滤(DFIF)的整合过滤策
三七中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用于贫血、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的治疗,但其化学成分多且难分离.将氢化松香丙烯酸羟乙酯(HRHA)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键合到烷基化硅胶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改性松香键合二氧化硅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SiO2@HRHA),用于三七总皂苷的分离.对色谱固定相进行一系列表征,表明SiO2@HRHA固定相具有球形度好和表面多孔的特点,比表面积为308.55 m2/g,平均孔径达到6.78 nm.将制备
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分离分析一直是肿瘤相关研究中的热点方向,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与癌症病发状况密切相关.然而人体血液中CTCs的含量非常低,通常来说仅有0~10个/mL,因此在开展临床血液样本中CTCs的检测前,往往需要对样本进行前处理,以实现CTCs的分离和富集.微流控芯片技术凭借样品消耗少,分离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和集成化等特点,在CTCs分离分析研究中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利用微流控芯片开展CTCs分离检测的研究进展迅速,多种技术原理和检测方法相继出现.从技术原理角度
建立了测定硝苯地平中基因毒性杂质2、6和12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Orbitrap HRMS).样品以甲醇为溶剂,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ACE EXCELTM 3 C18-AR色谱柱(150 mm×4.6 mm,3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65:35,v/v),等度洗脱.质谱部分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采用正离子平行反应监测(PRM)扫描模式,质谱分辨率为35000 FWHM,杂质2、6、12的[M+H]+母离子准确质量数分别为m/z 347.123
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粒子扩散问题是色谱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深入理解粒子的扩散行为对优化分离操作条件、提升色谱性能和开发新型色谱柱尤为关键.现有的模拟方法多集中于局部过程的热力学研究,而整体的扩散分离过程报道并不多见.为此,该文基于微尺度受限空间内随机扩散的方法,通过动态追踪粒子的运动轨迹,实现粒子在气相色谱开管柱内的扩散全过程模拟.基于前期烷烃同系物的分离模拟研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分别建立了吸附步数与温度、吸附步数与碳数的函数关系,由此获得不同类型的同系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离参数系统.以醇类同系物的
22R-布地奈德的药物活性比22S-布地奈德的强2~3倍,开发布地奈德对映体拆分和定量分析方法,可为其药物研发及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目前,主要以反相C18固定相对布地奈德对映体进行拆分,而采用手性固定相对其进行拆分少有报道.通过考察固定相、流动相和柱温对布地奈德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直链淀粉-三[(S)-1-苯乙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快速拆分和检测布地奈德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其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Chiralpak AS-RH色谱柱(1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
通过热解法制备了硫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S-GQDs),同石墨烯量子点(GQDs)相比,S原子的引入有效改善了GQDs的表面状态和化学特性、增强其对正电荷的捕获能力,使其更易与阳离子相互作用.以S-GQDs为载体,结合电堆积富集技术,发展了一种基于场放大进样(FASI)和S-GQDs放大的双重富集毛细管电泳(CE)分离检测三聚氰胺和双氰胺的方法.三聚氰胺和双氰胺在酸性介质中带正电荷,电动进样时快速迁移到毛细管入口端进行FASI预富集;同时带负电荷的S-GQDs向阳极端迁移,在样品与缓冲溶液的界面处通过静电作
凋落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养分循环的重要途径,为探明草地凋落物对土壤养分的贡献,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采用土钻法、收集器法和分解袋法研究3种石漠化(潜在、中度和强度)草地凋落物的产量、组成、分解、养分释放及对石漠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石漠化草地的凋落物组成以叶为主,占比84.39%—89.73%;凋落物产量随时间均呈现先增大再降低的趋势,在9月达到峰值;凋落物年产量相对较低,为157.16—222.40 g·m-2;凋落物分解速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年分解率分别为59.20%、50
海南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基于2000—2019年MODIS—NDVI海南岛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岛植被生态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气象条件对植被生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海南岛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增大趋势,植被生态质量整体向好.海南岛植被覆盖度平均每年增加0.52%,2019年达到75.4%;植被NPP平均每10年增加55.9 g·m-2,2019年NPP为1139.4 g·m-2;近20年,海南岛植被生态质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