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是由于社会上各种不同层次以及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人们对物质需求与精神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而作为中国梦之路上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改革开放将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好人民生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各种制度不断完善,改革力度日益增大的当今时代,如何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借鉴。
关键词:不忘初心;改革开放;新时代
1、回顾改革初心
1.1 为人民谋幸福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民的生活虽然比建国初期有所改善,但进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党的思想路线存在问题。当时党内有两条思想路线:一条是唯物主义,一条是主观主义。路线的选择考验了我国领导人的智慧,特别是针对当时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等同志明确反对,就真理标准进行了大讨论,并明确指出要摒弃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主观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没有很好地理解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的逐步深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从此,中国人民告别了“票务时代”,走过了“温饱舞台”,迎来了“全面小康”的幸福新时代。
1.2 为民族谋复兴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两条截然相反的现代化道路:一条是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另一条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的道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计划商品经济,再到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即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现代化,其发展经验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现代化。这些经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又能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这些优势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是我国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秘诀。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3 为世界谋大同
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这个时候,如何处理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作为自己的信念,始终希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中國的改革开放使国内人民富裕起来,中国人民享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超越了只顾一国利益的局限,坚持合作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实际行动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总结经验
2.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理论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应该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真经”,但也需要遵循“实践、认识、实践、认识”的规律。只有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否则就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和僵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浩瀚,势不可挡,中国的发展步伐将越来越快。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地坚持。
2.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民生的改善,在党的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所以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路线。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与经济社会协调推进。因此作为执政党就要充分认识到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迫切需要解决好人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我党一直以来工作重点之一,同时也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为方针策略和根本任务来实现这一目标。
2.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领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进行着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和奋勇拼搏的斗争。作为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其自身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下以及信息网络化普及之下,我国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执政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要适应新形势对我国政府提出全新要求与挑战;面对各种国内外文化冲突不断加剧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时需要政府从多个维度进行管理改革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多元而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3、校准改革方向
3.1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走出来一条必经之路。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而快速增长;坚持改革开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努力构建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机制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及优化行政管理模式等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3.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发展的方向标,也是我国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基础。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已经迈入了知识化、信息全球化、公平竞争激烈等新常态之中去,走可持续科学创新之路来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征,以人为本,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改革完善和提升。
总结: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这艘巨轮也必将驶入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 在新起点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N]. 南京日报,2021-07-15(A01).
[2]丁同桢.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N]. 联合日报,2021-06-26(001).
[3]王润宇. 以改革创新精神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N]. 柴达木日报,2021-06-22(003).
关键词:不忘初心;改革开放;新时代
1、回顾改革初心
1.1 为人民谋幸福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民的生活虽然比建国初期有所改善,但进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党的思想路线存在问题。当时党内有两条思想路线:一条是唯物主义,一条是主观主义。路线的选择考验了我国领导人的智慧,特别是针对当时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等同志明确反对,就真理标准进行了大讨论,并明确指出要摒弃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主观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没有很好地理解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的逐步深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从此,中国人民告别了“票务时代”,走过了“温饱舞台”,迎来了“全面小康”的幸福新时代。
1.2 为民族谋复兴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两条截然相反的现代化道路:一条是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另一条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的道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计划商品经济,再到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即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现代化,其发展经验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现代化。这些经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又能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这些优势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是我国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秘诀。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3 为世界谋大同
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这个时候,如何处理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作为自己的信念,始终希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中國的改革开放使国内人民富裕起来,中国人民享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超越了只顾一国利益的局限,坚持合作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实际行动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总结经验
2.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理论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应该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真经”,但也需要遵循“实践、认识、实践、认识”的规律。只有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否则就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和僵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浩瀚,势不可挡,中国的发展步伐将越来越快。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地坚持。
2.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民生的改善,在党的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所以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路线。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与经济社会协调推进。因此作为执政党就要充分认识到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迫切需要解决好人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我党一直以来工作重点之一,同时也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为方针策略和根本任务来实现这一目标。
2.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领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进行着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和奋勇拼搏的斗争。作为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其自身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下以及信息网络化普及之下,我国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执政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要适应新形势对我国政府提出全新要求与挑战;面对各种国内外文化冲突不断加剧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时需要政府从多个维度进行管理改革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多元而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3、校准改革方向
3.1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走出来一条必经之路。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而快速增长;坚持改革开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努力构建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机制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及优化行政管理模式等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3.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发展的方向标,也是我国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基础。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已经迈入了知识化、信息全球化、公平竞争激烈等新常态之中去,走可持续科学创新之路来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征,以人为本,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改革完善和提升。
总结: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这艘巨轮也必将驶入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 在新起点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N]. 南京日报,2021-07-15(A01).
[2]丁同桢.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N]. 联合日报,2021-06-26(001).
[3]王润宇. 以改革创新精神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N]. 柴达木日报,2021-06-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