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思想基础和行为习惯较差。要想迅速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应首先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技工学校 教育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155-01
校园,应该是美丽的;技校班主任工作应该是老师引以为自豪的。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老师畏班主任工作为“猛虎”,惟恐避之不及。我们应怎样对待技校学生?应怎样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应起什么作用?多年的感悟我觉得:让学生沐浴人性光照,谱一首美丽的教育诗!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生命教育”,不是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你的手里“枯死”,而是让他们焕发起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激情:不是在你的训斥中埋葬既有的自信与自尊,而是在你的挚爱中丢弃自卑与自悲;不是在你的“教育”中对未来迷失方向,而是在你的指引下对前景充满憧憬。因此,我们需要做好技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1 用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学生
技校三年,大部分学生经历他的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十八岁“无忌”。不可否认,也无庸置疑,这三年正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年龄。这是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对“亲其师,信其道”的消极影响。加上他们还是独生子女,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在爱和溺爱之间,在社会现实和纯真心灵之间,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在老人和孩子之间,人们普遍地感到无所事从、左右为难。而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近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体现地尤为明显。这可能是我们的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技校学生的生源质量、综合素质下降,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中学的“弃儿”,在学校倍受学生甚至是老师的冷视和打击。使这些学生个体差异增大,导致各种矛盾增多,心理异常现象,违纪违法行为增多,个别学生,是难以教育的,甚至是无法教育的,我们已不能再习惯板着面孔教育他们。“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学生带有一种挑剔和怨恨在听你讲课。很多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求,教育只能成为一项事倍功半的重体力和重脑力劳动。老师将是最可悲的劳动者。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尤其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学生的某种不好的心态。教书育人,我们必须先育人再教书,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未象今天这么急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守住我们道德底线的同时,构建学生的道德底线。学生是难以“教育”的,但却是可以影响的。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影响他们,用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他们,培育他们的爱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细致地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孩子在他们的人生路上走好这一程。
2 让学生学会感恩
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教育,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让学生学会感恩。想想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得到什么培养?吃饭怕噎着了,走路怕摔着了,穿着怕冻着了;慢慢长大,又怕变坏,成天担惊受怕,唯恐照顾不周。家长受累:子女厌烦,而懒惰是人之天性,长期下去,这样的子女就只能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这些学生他们怎么会懂得感恩呢?学生养成教育的道德底线,我觉得最起码的就是懂得尊重父母和老师。老师要以感恩的心对待教育,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用行动影响学生,让他们尊其师,信其道。否则,学生怎么可能学好老师传授的知识呢?所以我们提倡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要让他们从内心里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进一步让他们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让你的学生学会报答!否则,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是不合格的。
3 倾注爱的教育,重启他们的心灵之窗
养成教育的实施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倾注爱的教育,开启心灵之窗,感化学生。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倾注爱心,师爱付出与流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心灵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
3.1 爱的教育首先是热爱、理解、尊重学生
学生有着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感受,是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他们的成长需要教师的爱心倾注,他们像幼苗需要雨水,需要阳光。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了解其心灵,体贴其忧愁,排除其疑难,动之以情,幼苗有沃土滋养也必能迅速成长。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足赤”。对学生在成长过程出现的学习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异甚或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正确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予及时肯定。对学生的热爱,理解与尊重,实际上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情感氛围,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其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3.2 爱的教育还需要平等、民主、开放
平等、民主、开放,不仅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效应建立的基本保证。技校生思维逐渐成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需要有自己生活的空间,有自己发挥的舞台,有自己宣泄的场地,民主、开放、宽松的氛围对于心理脆弱、自卑、压抑、逆反心理重的学生尤为重要。“人生而平等”,师生、生生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是朋友、兄弟、姐妹的关系。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而非主宰,应自觉融入学生之中。民主、开放既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班级管理中。虽说“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若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予惩处,反而易激发对抗情绪。课堂上遇到问题,应交给学生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言之成理予以肯定,不唯师,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班级管理中,班规制定、干部选任、评先树优一律让学生参与、监督,也给学生一展身手的机会,就形成了一种民主、开放、融洽的氛围。这些对学生的养成帮助是极大的。
4 用激情燃烧自己,也燃烧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用我们的激情和自信影响学生的激情和自信,尽可能地营造一种激情氛围,维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为处于“雨季”中的孩子们撑起一把保护伞,让激情和自信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苏醒”,快乐地成长。回首过去,我们的养成教育确实需要一点诗情,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耐心,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想学生阳光,让我们自己先阳光吧!
关键词:技工学校 教育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155-01
校园,应该是美丽的;技校班主任工作应该是老师引以为自豪的。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老师畏班主任工作为“猛虎”,惟恐避之不及。我们应怎样对待技校学生?应怎样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应起什么作用?多年的感悟我觉得:让学生沐浴人性光照,谱一首美丽的教育诗!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生命教育”,不是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你的手里“枯死”,而是让他们焕发起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激情:不是在你的训斥中埋葬既有的自信与自尊,而是在你的挚爱中丢弃自卑与自悲;不是在你的“教育”中对未来迷失方向,而是在你的指引下对前景充满憧憬。因此,我们需要做好技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1 用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学生
技校三年,大部分学生经历他的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十八岁“无忌”。不可否认,也无庸置疑,这三年正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年龄。这是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对“亲其师,信其道”的消极影响。加上他们还是独生子女,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在爱和溺爱之间,在社会现实和纯真心灵之间,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在老人和孩子之间,人们普遍地感到无所事从、左右为难。而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近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体现地尤为明显。这可能是我们的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技校学生的生源质量、综合素质下降,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中学的“弃儿”,在学校倍受学生甚至是老师的冷视和打击。使这些学生个体差异增大,导致各种矛盾增多,心理异常现象,违纪违法行为增多,个别学生,是难以教育的,甚至是无法教育的,我们已不能再习惯板着面孔教育他们。“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学生带有一种挑剔和怨恨在听你讲课。很多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求,教育只能成为一项事倍功半的重体力和重脑力劳动。老师将是最可悲的劳动者。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尤其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学生的某种不好的心态。教书育人,我们必须先育人再教书,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未象今天这么急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守住我们道德底线的同时,构建学生的道德底线。学生是难以“教育”的,但却是可以影响的。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影响他们,用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他们,培育他们的爱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细致地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孩子在他们的人生路上走好这一程。
2 让学生学会感恩
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教育,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让学生学会感恩。想想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得到什么培养?吃饭怕噎着了,走路怕摔着了,穿着怕冻着了;慢慢长大,又怕变坏,成天担惊受怕,唯恐照顾不周。家长受累:子女厌烦,而懒惰是人之天性,长期下去,这样的子女就只能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这些学生他们怎么会懂得感恩呢?学生养成教育的道德底线,我觉得最起码的就是懂得尊重父母和老师。老师要以感恩的心对待教育,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用行动影响学生,让他们尊其师,信其道。否则,学生怎么可能学好老师传授的知识呢?所以我们提倡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要让他们从内心里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进一步让他们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让你的学生学会报答!否则,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是不合格的。
3 倾注爱的教育,重启他们的心灵之窗
养成教育的实施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倾注爱的教育,开启心灵之窗,感化学生。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倾注爱心,师爱付出与流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心灵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
3.1 爱的教育首先是热爱、理解、尊重学生
学生有着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感受,是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他们的成长需要教师的爱心倾注,他们像幼苗需要雨水,需要阳光。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了解其心灵,体贴其忧愁,排除其疑难,动之以情,幼苗有沃土滋养也必能迅速成长。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足赤”。对学生在成长过程出现的学习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异甚或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正确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予及时肯定。对学生的热爱,理解与尊重,实际上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情感氛围,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其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3.2 爱的教育还需要平等、民主、开放
平等、民主、开放,不仅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效应建立的基本保证。技校生思维逐渐成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需要有自己生活的空间,有自己发挥的舞台,有自己宣泄的场地,民主、开放、宽松的氛围对于心理脆弱、自卑、压抑、逆反心理重的学生尤为重要。“人生而平等”,师生、生生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是朋友、兄弟、姐妹的关系。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而非主宰,应自觉融入学生之中。民主、开放既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班级管理中。虽说“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若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予惩处,反而易激发对抗情绪。课堂上遇到问题,应交给学生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言之成理予以肯定,不唯师,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班级管理中,班规制定、干部选任、评先树优一律让学生参与、监督,也给学生一展身手的机会,就形成了一种民主、开放、融洽的氛围。这些对学生的养成帮助是极大的。
4 用激情燃烧自己,也燃烧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用我们的激情和自信影响学生的激情和自信,尽可能地营造一种激情氛围,维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为处于“雨季”中的孩子们撑起一把保护伞,让激情和自信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苏醒”,快乐地成长。回首过去,我们的养成教育确实需要一点诗情,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耐心,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想学生阳光,让我们自己先阳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