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 University)的赫尔曼・施奈德(Heman Shneider)实施了一项”工学交替”的教育计划,成为合作教育模式诞生的标志以来,就合作教育的概念,学术界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些学者和机构从合作教育对教育对象的效能出发进行定义,如Weston(1985)提到:“合作教学计划是向学生提供如何将课堂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高职教育;发展;探索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为:“合作教育就是把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雇主效力而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而另一些定义则更多地关注合作教育的过程和形态,如Poter(1982)的定义指出:“合作教育是学生理论知识与职业兴趣通过生产实践经历有机结合的过程。” 1946年由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中也强调:它是一个理论学习与实践经历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虽然概念表述的角度不同,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合作教育可以概括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社会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更能理论联系实际。
1模式的特点
1.1办学理念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育是合作教育的基本理念,它是一种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学校教育自我封闭和单纯在校园培养人才的“校本位”单一格局,将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向社会和市场延伸。
1.2办学过程的社会参与性
合作教育强调整个办学过程的社会参与性。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社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通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优势资源,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
1.3才培养的应用性
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价值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通过合作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在学校和工作两个环境的组合中更多地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它的教育功能更贴近社会需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1.4核心价值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强调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其专业教学内容是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职业教育注重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无论在办学方针和方向上,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建设培养上,还是在教学实验设备和生产实习场所的建设上都非常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以满足市场需要,培养企业真正所需要人才为宗旨。
2必然性与必要性
2.1行业特性决定了合作教育的必然性
加强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手段创新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这是由旅游行业特性决定的。一方面,旅游业是发展迅速的行业,市场变化和产品更新快、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这一背景使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着一个重要命题是:培养的人才如何能跟得上市场变化的形势,如何能保证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吻合。另一方面,旅游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已成为旅游企业体现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而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特殊的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内涵来衡量的。显然,培养这些实践能力与复合能力单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对于以定位于培养旅游企业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旅游教育来说,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2.2能力培养供求关系脱节的现状决定了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在传统课堂上,因缺少真实的情境训练,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工作)技能的强化受到许多制约。而在合作教育环境下,学生不仅获得了发展个人技能的机会,也学习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有助学生调整个人工作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组织环境,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积极规划事业前景,并在实践中学习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Wilson(1974)调查显示,经过合作教育过程,学生们普遍认为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竞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然而,从国内的一项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目前高职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严重。因此,通过合作教育建立人才供求双方适配一致的有效机制对高职旅游教育发展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3创新途径
3.1依托企业集团,整合社会资源
旅游行业中的强势旅游集团和旅游企业一般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一流的设施设备,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依托这些企业能使高职旅游教育办出鲜明的特色。同时,由于许多旅游企业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十分迅速,人力资源紧缺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单靠自主培养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与院校合作在实践人才培养战略中能为企业及时输送专业人才,并使企业人员能获得更为系统的培训提高。一方面促进校企共同参与制定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了学校为企业输送更有用、更适用、更了解企业文化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也使高职院校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发展。
3.2双向互动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合作教育是建立在旅游企业和旅游院校发展的共同远景基础上的,这种合作方式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就企业而言,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是长线投资,其投资收益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企业科学的经营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对外形象、一流的管理品质和高素质的员工群体等方面,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它不能等同于投资经济项目所获取的短期投资回报。企业应着眼未来,长远规划;就院校而言,一项针对企业的教育计划不是短期的速成培训班,而是围绕着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的系统工程。
3.3积极引才引智,共同设计培养方案
高职旅游院校教育应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依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如果脱离了这一原则,就会造成办学和培养教育的盲目性。因此,院校在专业定位、教学计划制定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调研,广泛征询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职业和岗位特征为主导,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计划,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体系。在实践中,许多高职院校努力尝试通过合作教育建立了院校与社会的沟通渠道,使企业有机会更多地参与院校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常规教学环节,不仅能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而且可以确立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教育市场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优势。
结语
总之,合作教育应成为旅游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重要形式,对合作内容与手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既是旅游高职教育性质特点决定的,也是职业教育彰显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旅游;高职教育;发展;探索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为:“合作教育就是把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雇主效力而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而另一些定义则更多地关注合作教育的过程和形态,如Poter(1982)的定义指出:“合作教育是学生理论知识与职业兴趣通过生产实践经历有机结合的过程。” 1946年由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中也强调:它是一个理论学习与实践经历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虽然概念表述的角度不同,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合作教育可以概括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社会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更能理论联系实际。
1模式的特点
1.1办学理念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育是合作教育的基本理念,它是一种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学校教育自我封闭和单纯在校园培养人才的“校本位”单一格局,将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向社会和市场延伸。
1.2办学过程的社会参与性
合作教育强调整个办学过程的社会参与性。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社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通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优势资源,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
1.3才培养的应用性
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价值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通过合作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在学校和工作两个环境的组合中更多地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它的教育功能更贴近社会需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1.4核心价值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强调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其专业教学内容是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职业教育注重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无论在办学方针和方向上,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建设培养上,还是在教学实验设备和生产实习场所的建设上都非常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以满足市场需要,培养企业真正所需要人才为宗旨。
2必然性与必要性
2.1行业特性决定了合作教育的必然性
加强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手段创新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这是由旅游行业特性决定的。一方面,旅游业是发展迅速的行业,市场变化和产品更新快、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这一背景使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着一个重要命题是:培养的人才如何能跟得上市场变化的形势,如何能保证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吻合。另一方面,旅游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已成为旅游企业体现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而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特殊的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内涵来衡量的。显然,培养这些实践能力与复合能力单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对于以定位于培养旅游企业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旅游教育来说,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2.2能力培养供求关系脱节的现状决定了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在传统课堂上,因缺少真实的情境训练,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工作)技能的强化受到许多制约。而在合作教育环境下,学生不仅获得了发展个人技能的机会,也学习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有助学生调整个人工作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组织环境,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积极规划事业前景,并在实践中学习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Wilson(1974)调查显示,经过合作教育过程,学生们普遍认为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竞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然而,从国内的一项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目前高职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严重。因此,通过合作教育建立人才供求双方适配一致的有效机制对高职旅游教育发展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3创新途径
3.1依托企业集团,整合社会资源
旅游行业中的强势旅游集团和旅游企业一般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一流的设施设备,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依托这些企业能使高职旅游教育办出鲜明的特色。同时,由于许多旅游企业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十分迅速,人力资源紧缺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单靠自主培养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与院校合作在实践人才培养战略中能为企业及时输送专业人才,并使企业人员能获得更为系统的培训提高。一方面促进校企共同参与制定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了学校为企业输送更有用、更适用、更了解企业文化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也使高职院校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发展。
3.2双向互动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合作教育是建立在旅游企业和旅游院校发展的共同远景基础上的,这种合作方式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就企业而言,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是长线投资,其投资收益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企业科学的经营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对外形象、一流的管理品质和高素质的员工群体等方面,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它不能等同于投资经济项目所获取的短期投资回报。企业应着眼未来,长远规划;就院校而言,一项针对企业的教育计划不是短期的速成培训班,而是围绕着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的系统工程。
3.3积极引才引智,共同设计培养方案
高职旅游院校教育应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依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如果脱离了这一原则,就会造成办学和培养教育的盲目性。因此,院校在专业定位、教学计划制定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调研,广泛征询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职业和岗位特征为主导,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计划,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体系。在实践中,许多高职院校努力尝试通过合作教育建立了院校与社会的沟通渠道,使企业有机会更多地参与院校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常规教学环节,不仅能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而且可以确立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教育市场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优势。
结语
总之,合作教育应成为旅游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重要形式,对合作内容与手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既是旅游高职教育性质特点决定的,也是职业教育彰显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