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晴是一个高中女生,她平平常常的,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她唯一引以为荣的事儿,就是自己的智商,也就是她聪明。关于自己的聪明,雅晴是深信不疑的,没有其他任何一件事儿,能让她这么笃定地相信。从她出生到现在,有太多的人说她聪明了!
爸爸说:“雅晴,你现在学习就不能用功点吗?你那么聪明,不学习可就亏了啊!你看看人家小云,那么笨,还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可是看着你俩从小一起长大的,你小时候,我给你读唐诗,读一遍,你就记得差不多了,小云她奶奶给她读唐诗,读一遍又一遍,她就是记不住。可是现在呢,小云通过努力,也考上重点了……”
每每这时候,雅晴总是屁颠屁颠地回答爸爸:“我知道啦,我去学习啦!”其实这会儿,雅晴心里美滋滋的,甭提多高兴了。她一想到自己整天玩儿,还考上了个不错的高中,而小云整天死学,考上的高中也只比自己好一丁点儿,她就开心。
雅晴爸爸的教育似乎起到了一点作用,每次教育完之后,雅晴能认认真真地读一个小时的书,但仅仅只是一个小时而已。这个现象让人不解,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雅晴已经认定了自己是个聪明的人,“不好好学习也能考得好”这句话已经成为她人生中的至理名言,似乎百试不爽。这根深蒂固的思想,怎么可能说改变就改变呢?
雅晴的爸爸每次说她聪明,其实是想鼓励她,但是实际上呢,这更助长了雅晴不学习还自认光荣的思想,还有以为自己聪明而瞧不起刻苦学习之人的嚣张气焰。
心理学告诉我们,或许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强。不要说自负或者自信的人了,就连自卑的人,他也这么认为。科学家和社会工作者早就对这一现象做了多方面研究。比如,调查开车的人,从他们填写的表格或者他们的口述中,科学家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比别人好,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水平优于别人。
回到雅晴的例子上来说,雅晴自认聪明,这其实算是个可怕的心理问题。虽然自认聪明看起来并没有对她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且让她有了自信,但事实上呢?雅晴一直被这个表象所欺骗,被周围人所欺骗,因此,她不努力,并认为不努力也能有好结果。大家都在说雅晴很聪明,其实有时候反而是亲情或者友情在好心办坏事。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比其他人强,因为我们整天和他们接触,自然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能看到他们很多聪明的地方。同时,自己身边的人很聪明,也能说明我们很聪明,物以类聚嘛,说别人聪明,是在做“自己很聪明”的心理暗示。
不仅是雅晴的亲人和朋友会说她聪明,雅晴从其他人的口中,也经常能得到她很聪明这样的暗示和强化。比如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某某,其实你很聪明,就是不用心,你要是努力点儿学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还有,你有点儿粗心,下次多注意!”我真想说,老师啊,您还是别拿聪明说事儿了!
不得不说,“你只是有点儿粗心”和“其实你很聪明”这两句话是心理上的双向强化,同时,都是带着爱的谎言。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这样的话我听过很多回,但说句公道话,我不认为自己聪明,同时,做错的题是我真的不太会做,而不是因为粗心。
爱因斯坦小时候既愚蠢又内向,大家都认为他智障,他成绩差,老师建议他休学,没人认为他有出息。数学家庞加莱的智力测验显示他是个低能儿。牛顿和氢弹之父特勒小时候的表现,看起来就像智力有问题。达尔文的父亲认为他丢光了全家族的脸。但是这又如何呢?智力高低有时候和成功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
我有一个同学,非常笨,属于听别人说话都听不太懂的,可是他仍然认为自己很聪明。他有一次跟别人说:“我们这样聪明的人的想法,别人就是理解不了啊!”听到他这句话,我真是想笑都笑不出来。心理学上,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很聪明,这其实好处不大,坏处一箩筐。正是因为大家自作聪明,才不去努力,认为以自己的高明,不用付出什么,也能理所应当地得到回报。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忘记别人曾经说过我们聪明吧!更加不要故作聪明,放弃聪明这个自我保护的词汇,勇敢地面对真实的世界。聪明不聪明,和未来无关。聪明这个词,看起来是个溢美之词,实际上,比美貌还无用。
编辑/梁宇清
爸爸说:“雅晴,你现在学习就不能用功点吗?你那么聪明,不学习可就亏了啊!你看看人家小云,那么笨,还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可是看着你俩从小一起长大的,你小时候,我给你读唐诗,读一遍,你就记得差不多了,小云她奶奶给她读唐诗,读一遍又一遍,她就是记不住。可是现在呢,小云通过努力,也考上重点了……”
每每这时候,雅晴总是屁颠屁颠地回答爸爸:“我知道啦,我去学习啦!”其实这会儿,雅晴心里美滋滋的,甭提多高兴了。她一想到自己整天玩儿,还考上了个不错的高中,而小云整天死学,考上的高中也只比自己好一丁点儿,她就开心。
雅晴爸爸的教育似乎起到了一点作用,每次教育完之后,雅晴能认认真真地读一个小时的书,但仅仅只是一个小时而已。这个现象让人不解,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雅晴已经认定了自己是个聪明的人,“不好好学习也能考得好”这句话已经成为她人生中的至理名言,似乎百试不爽。这根深蒂固的思想,怎么可能说改变就改变呢?
雅晴的爸爸每次说她聪明,其实是想鼓励她,但是实际上呢,这更助长了雅晴不学习还自认光荣的思想,还有以为自己聪明而瞧不起刻苦学习之人的嚣张气焰。
心理学告诉我们,或许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强。不要说自负或者自信的人了,就连自卑的人,他也这么认为。科学家和社会工作者早就对这一现象做了多方面研究。比如,调查开车的人,从他们填写的表格或者他们的口述中,科学家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比别人好,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水平优于别人。
回到雅晴的例子上来说,雅晴自认聪明,这其实算是个可怕的心理问题。虽然自认聪明看起来并没有对她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且让她有了自信,但事实上呢?雅晴一直被这个表象所欺骗,被周围人所欺骗,因此,她不努力,并认为不努力也能有好结果。大家都在说雅晴很聪明,其实有时候反而是亲情或者友情在好心办坏事。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比其他人强,因为我们整天和他们接触,自然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能看到他们很多聪明的地方。同时,自己身边的人很聪明,也能说明我们很聪明,物以类聚嘛,说别人聪明,是在做“自己很聪明”的心理暗示。
不仅是雅晴的亲人和朋友会说她聪明,雅晴从其他人的口中,也经常能得到她很聪明这样的暗示和强化。比如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某某,其实你很聪明,就是不用心,你要是努力点儿学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还有,你有点儿粗心,下次多注意!”我真想说,老师啊,您还是别拿聪明说事儿了!
不得不说,“你只是有点儿粗心”和“其实你很聪明”这两句话是心理上的双向强化,同时,都是带着爱的谎言。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这样的话我听过很多回,但说句公道话,我不认为自己聪明,同时,做错的题是我真的不太会做,而不是因为粗心。
爱因斯坦小时候既愚蠢又内向,大家都认为他智障,他成绩差,老师建议他休学,没人认为他有出息。数学家庞加莱的智力测验显示他是个低能儿。牛顿和氢弹之父特勒小时候的表现,看起来就像智力有问题。达尔文的父亲认为他丢光了全家族的脸。但是这又如何呢?智力高低有时候和成功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
我有一个同学,非常笨,属于听别人说话都听不太懂的,可是他仍然认为自己很聪明。他有一次跟别人说:“我们这样聪明的人的想法,别人就是理解不了啊!”听到他这句话,我真是想笑都笑不出来。心理学上,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很聪明,这其实好处不大,坏处一箩筐。正是因为大家自作聪明,才不去努力,认为以自己的高明,不用付出什么,也能理所应当地得到回报。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忘记别人曾经说过我们聪明吧!更加不要故作聪明,放弃聪明这个自我保护的词汇,勇敢地面对真实的世界。聪明不聪明,和未来无关。聪明这个词,看起来是个溢美之词,实际上,比美貌还无用。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