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博会要追求快乐的可持续性,成为中国确立幸福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转折点,不应过分追求表面的奢华。
上海的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话实说,上海世博会这个主题拔得不够高,它的关注点还是城市本身的发展。世博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对话的平台,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中华文化,以及其他文化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对话。那么,在中国大地上会不会碰撞出一股“世博精神”,激发出新的文化和价值观来呢?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了30来年,最近几年国内外调查都显示,中国国民的幸福感没有什么提高。“经济有发展,快乐无提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新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呢?
最主要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往我们的一些经济发展并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人的本是什么,是快乐幸福,即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围绕人的快乐来进行。在经济学上,经济发展是工具价值,人的幸福快乐才是终极价值,工具价值最终是为了人民快乐幸福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假如GDP上去了,但人们的幸福感没提高,有焦虑、有过多的竞争、有过大的贫富差距、有过多的生态环境的污染、没有洁净的水、没有闲暇,这些与生命相关的东西都被铲除掉了,人民的幸福寄托到哪里去?当你用50个单位的环境牺牲来换取30个单位的GDP增长的时候,这种增长还不如不增长。
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为什么会比较低,归根结底是一些地方政府以GDP为中心,传导到企业,企业则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再传导到个人,个人以财富增值最大化为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这样的“拜物教”价值传递链条,局部社会已经变成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
过分地追求财富,追求GDP最大化带来对人们健康的损害,对生态的损害,对闲暇的侵占,使得人们丧失安全感,导致精神贫困和焦虑,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人们幸福与健康的下降。往深里面讲就是价值观危机,现在有些人既不信鬼神,也不信良心,什么都不相信,只信钱,什么赚钱什么干,这是最危险的。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少数人又在政府部门把自己的部门利益法律化,《人民法院报》报道说已经有“部门利益法律化”的现象,为了巩固部门的利益,以法律的条文定下来。
只要以GDP为中心的导向不转过来,只要地方政府不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下去,那不管这个社会的GDP如何增长,个人钱如何多,社会都会陷入精神贫困的状况里面。
中国人到欧洲旅游,最直接的感受是为什么别人可以这么闲,同时有那么高的收入,有比较明显的幸福感?而中国30多年持续发展,GDP和各类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生活的硬件整体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些方面中国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无明显提升,无论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还是一般老百姓,大多数都处于焦虑的状态,对未来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会存在这种差异呢?我们可以从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以及美国文化的差异中寻找根源。
欧洲文化是传承了古希腊的社群主义文化或者叫共同体主义的,那个文化的核心价值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它追求社团整体的和谐。马克思的思想一定意义上也传承了古希腊的共同体主义精神,强调人与人平等的文化思想。但到了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由强调集体的人突变为强调个体的人,人们开始强调个体人的自由解放,这种情况导致了欧洲的个体竞争,自由竞争出来了。这种竞争正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又逐渐重新回归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平等、自由、闲适的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所以欧洲的共同体主义文化根基就形成了今天的福祉社会,或者叫福利社会,这就是欧洲文化。
现代美国文化主要是15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那一批欧洲人过去的,那批人的文化之根是个体主义。他们到美国去,刚好是欧洲强调自我的时候,所以美国的文化根源很强调自我,强调个体利益,强调追求物质。我们国内翻译的一本书叫做《无快乐的经济》,这是美国一个经济学家在1976年写的,他批评美国那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文化,经济发展了,但大家却都不快乐。这事实上也成为美国今天金融危机发生的真正的价值根源。
很不幸,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吸收了美国的文化。中国要走向幸福社会,欧洲模式比较值得我们借鉴。
事实上,按照目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完全能够解决所有人丰衣足食的问题,只要我们从上到下切实转变我们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完全能够做到低增长,高闲暇,大部分人都会生活得非常幸福。总之,我希望上海的世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世博会,成为中国确立幸福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转折点,不要过分追求表面化的奢华,一定要追求快乐的可持续性。
(作者为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本文由本刊记者陈统奎采访整理)
上海的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话实说,上海世博会这个主题拔得不够高,它的关注点还是城市本身的发展。世博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对话的平台,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中华文化,以及其他文化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对话。那么,在中国大地上会不会碰撞出一股“世博精神”,激发出新的文化和价值观来呢?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了30来年,最近几年国内外调查都显示,中国国民的幸福感没有什么提高。“经济有发展,快乐无提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新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呢?
最主要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往我们的一些经济发展并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人的本是什么,是快乐幸福,即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围绕人的快乐来进行。在经济学上,经济发展是工具价值,人的幸福快乐才是终极价值,工具价值最终是为了人民快乐幸福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假如GDP上去了,但人们的幸福感没提高,有焦虑、有过多的竞争、有过大的贫富差距、有过多的生态环境的污染、没有洁净的水、没有闲暇,这些与生命相关的东西都被铲除掉了,人民的幸福寄托到哪里去?当你用50个单位的环境牺牲来换取30个单位的GDP增长的时候,这种增长还不如不增长。
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为什么会比较低,归根结底是一些地方政府以GDP为中心,传导到企业,企业则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再传导到个人,个人以财富增值最大化为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这样的“拜物教”价值传递链条,局部社会已经变成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
过分地追求财富,追求GDP最大化带来对人们健康的损害,对生态的损害,对闲暇的侵占,使得人们丧失安全感,导致精神贫困和焦虑,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人们幸福与健康的下降。往深里面讲就是价值观危机,现在有些人既不信鬼神,也不信良心,什么都不相信,只信钱,什么赚钱什么干,这是最危险的。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少数人又在政府部门把自己的部门利益法律化,《人民法院报》报道说已经有“部门利益法律化”的现象,为了巩固部门的利益,以法律的条文定下来。
只要以GDP为中心的导向不转过来,只要地方政府不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下去,那不管这个社会的GDP如何增长,个人钱如何多,社会都会陷入精神贫困的状况里面。
中国人到欧洲旅游,最直接的感受是为什么别人可以这么闲,同时有那么高的收入,有比较明显的幸福感?而中国30多年持续发展,GDP和各类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生活的硬件整体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些方面中国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无明显提升,无论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还是一般老百姓,大多数都处于焦虑的状态,对未来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会存在这种差异呢?我们可以从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以及美国文化的差异中寻找根源。
欧洲文化是传承了古希腊的社群主义文化或者叫共同体主义的,那个文化的核心价值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它追求社团整体的和谐。马克思的思想一定意义上也传承了古希腊的共同体主义精神,强调人与人平等的文化思想。但到了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由强调集体的人突变为强调个体的人,人们开始强调个体人的自由解放,这种情况导致了欧洲的个体竞争,自由竞争出来了。这种竞争正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又逐渐重新回归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平等、自由、闲适的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所以欧洲的共同体主义文化根基就形成了今天的福祉社会,或者叫福利社会,这就是欧洲文化。
现代美国文化主要是15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那一批欧洲人过去的,那批人的文化之根是个体主义。他们到美国去,刚好是欧洲强调自我的时候,所以美国的文化根源很强调自我,强调个体利益,强调追求物质。我们国内翻译的一本书叫做《无快乐的经济》,这是美国一个经济学家在1976年写的,他批评美国那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文化,经济发展了,但大家却都不快乐。这事实上也成为美国今天金融危机发生的真正的价值根源。
很不幸,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吸收了美国的文化。中国要走向幸福社会,欧洲模式比较值得我们借鉴。
事实上,按照目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完全能够解决所有人丰衣足食的问题,只要我们从上到下切实转变我们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完全能够做到低增长,高闲暇,大部分人都会生活得非常幸福。总之,我希望上海的世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世博会,成为中国确立幸福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转折点,不要过分追求表面化的奢华,一定要追求快乐的可持续性。
(作者为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本文由本刊记者陈统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