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警察钟情Glock,背后原因这么多!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963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充满戏剧性


  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G.M.B.H.)由工程师格斯通·格洛克(Gaston Calock)创立于1963年,座落于奥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费尔德斯特拉贝大街17号,Glock手枪就“出生”在这里。这支手枪并不像其他同行一样根正苗红,它的出生充满了戏剧性。
  格斯通·格洛克发迹前的正式职业,是奥地利一家汽车散热器工厂的主管。他创办Glock公司只是副业,公司业务是用一台俄罗斯制二手冲压机制造金属小零件等。有订单时,格斯通·格洛克上班前将机器设定好,开机后由几个工人操作,做到足够数量就关掉,他妻子则负责记帐。对于武器设计而言,格斯通·格洛克本人可以说是纯粹的外行,当然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很多。
  格斯通·格洛克生产的军刀和刺刀曾拿到军方订单,因此有机会在国防部走动,机会就是这么出现的。某次拜访客户时,格斯通·格洛克听到两名军官讨论奥地利陆军采购新手枪不太顺利,他主动询问如何竞标,两名军官的第一反应是捧腹大笑。不过格斯通·格洛克并没因此气馁,他运用人脉找到国防部长。这家伙实在太幸运了,国防部长答应抽出时间见一见这个外行,而且他还争取到了竞标机会。
  当时格斯通·格洛克手中不但没有成熟产品或样品,甚至连任何型式的枪支都没做过。得到竞标机会,并不是千里马遇见伯乐的传奇故事,而是政治角力无心插柳的结果。斯太尔虽是奥地利历史悠久的枪厂,又是国营企业,但是开发不出让奥地利陆军满意的手枪。眼看军方订单可能花落别家,斯太尔大肆炒作“国防自主、国枪国造”的口号。奥地利国防部虽不看好斯太尔,但也不敢冒着政治风险采用外国产品。此时冒出个格斯通·格洛克,正好给国防部多了一项选择。
  很多人都认为格洛克公司在1980年代推出的Glockl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所谓“大量”是指至少套筒座这样的大部件是采用工程塑料的),其实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应该是HK公司在1968年设计的VP70t中锋手枪。但格洛克系列手枪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冲锋手枪无法企及的。不到20年时间,Glock手枪已经装备了多个国家的军队,如奥地利、以色列、挪威、爱尔兰、比利时、丹麦等,还有许多国家的执法机构采用它,而从19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枪械制造公司在手枪中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热潮,也是因为Glock手枪的成功而掀起的。

结构布局颠覆传统


  Glock手枪的结构布局完全颠覆传统,只需要一个3mm的冲子就可以做到全枪完全分解。因为设计者是个外行,所以有些设计非常反传统,曾经有人问笔者:扳机扣下去怎么不回弹?当时我就无语了,只能说:这个枪是外行设计的,不要用传统思维去理解它。
  先从套筒开始吧,Glock手枪套筒主体是由一整块钢材机加工而成,新一代套筒前部加了两个大斜面,估计是为了方便插入枪套。
  从Glock手枪套筒/枪管底部视图可看到,枪管后部大致呈长方体,几乎紧贴套筒,而枪管前部与套筒有较大的间隙(图中两个红框处),为啥套筒前部要让开这么大空间呢?因为击发后套筒与枪管闭锁在一起后坐,枪管后坐一小段距离后后端下落,套筒和枪管开锁后开始相对运动,枪管后部长方体受到套筒的限制不会左右摆动,套筒后坐到最远距离也不会脱离对枪管的限制。套筒內部若有异物会暂存在红框这个空间里,套筒复进时异物不会再进入套筒限位部分和枪管后部之间。当异物下落到套筒滑轨槽时会被往前推。套筒滑轨槽前部还有两个圆槽,异物会从这两个圆槽继续下落到套筒座中。每射击一次,这些机构都会自清理一次,这是Glock手枪可靠性比较好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套筒为啥要设计成方头方脑的原因,试想那些套筒富有美感的手枪,容沙空间能有多少呢?
Glock 34手枪的套筒/枪管/复进簧组件,可见Glock手枪的套筒外观方方正正。图中套筒前端有两个斜面,方便插入枪套
Glock手枪套筒/枪管/复进簧底部视图

  看一看击针在套筒中的位置图,图中蓝色部分是击针,半透明显示的是套筒。从图中可以看到舌头状击针头后部是个平面,如果有异物进入平面前部,击针是打不到底火的,所以这里很贴心地设计一个排除异物的小孔。这里要多说两句,如果使用粘稠度较高的润滑油擦拭枪械或发射残渣较多的枪弹,粘稠的润滑油或火药残渣会粘在这里,这个小孔就形同虚设了。
  Glock手枪的击针头部为啥要设计成舌头状?Glock手枪击针向前运动的过程比较特别,即使击针簧伸展到极限位置,击针也够不着底火。击针向前运动时后半段行程完全靠惯性,空枪击发时击针有一定几率不回弹(因击针尖未撞击底火,也就不会受到底火对其反作用力),这时拉套筒供弹上膛时弹底缘会触碰击针,舌头状下弧面会自动使击针后缩让位,从而不会卡弹。其实这种设计加工费时费工,到了5代手枪时击针头部就改成了半球状。
击针在套筒中的位置图
  Glock手枪的设计处处体现着模块化,击针组件除击针和击针簧是金属材质外,其他都由工程塑料制成,拆装不需要任何工具,零件相互之间配合比较松散,但装好后也不会散开,非常方便。
  再看一下扳机连杆、击针保险、击针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扣动扳机时扳机连杆前部向上突出的三角形部分会往上顶,使击针保险上升,给击针让位;同时扳机连杆后部向后运动,其十字状翘起的部分勾住击针尾钩向后走。因此扣动扳机需要克服击针保险簧、击针簧两个弹簧的力,同时,固定在发射机座后部的扳机簧还向后上方拉扳机连杆,所以Glock手枪的扳机力介于其他单动手枪与双动手枪之间,而且每次扣动时扳机力都是一样的,这样对训练很有好处。扳机扣到一半又不想射击时可以松开扳机,击针保险会重新卡住击针。即使枪支跌落,只要扳机连杆没有向后移动足够的距离,枪是不会走火的,哪怕是多次跌落撞击。
  Glock手枪的发射机组件是笔者见过的最简洁的发射机,除了4个轴销、1个扳机簧外一共只有6个零件,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扳机保险、扳机连杆)还是模块化设计,装好后无需分解。
  发射机座由工程塑料制成,单发杆、抛壳挺像积木一样插在上面,连固定发射机座的销子都是由工程塑料制成。
Glock手枪击针、击针簧组件
Glock手枪的击针,可见其头部为舌头状

  扳机连杆是全枪的关键零件,前部向上突出的三角形部分用来顶开击针保险,后部十字状翘起的部分用来后拉击针,十字状左侧部分的金属片用来和发射机座的槽孔配合、上下限位,当扳机连杆后部与单发杆接触时,单发杆顶部向外侧突出的钩状部分会将扳机连杆后部下压,使扳机连杆与击针脱开,释放击针(图中红圈处)。这么多功能全部集成在一个零件上,很难猜透G老头当时是怎么想的。
  单发杆和扳机连杆配合的地方实在精妙,单发杆是个倾斜的L形挡片,扳机连杆碰到这个挡片顶部才会下落,在保证下落空间(足够解脱击针的尺寸)的情况下这个挡片越倾斜扳机力越轻盈平缓。另外,Glock手枪的扳机簧不同于其他手枪,其他常见的手枪扳机簧几乎都是让扳机回弹复位的,而Glock手枪的扳机簧则是向后上方拉扳机连杆。加大扳机簧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扣扳机的力,这就是为啥空枪击发时Glock手枪的扳机不会回弹的原因。
  在扳机上装个小扳机当做保险也是Glock手枪开创的,要先压下小扳机才能扣动主扳机,只要正确使用绝对不会走火。扳机由工程塑料制成,自身质量很小,枪支在跌落时扳机惯性不足以造成走火。
  从Glock手枪抽壳钩和击针保险的关系图中可看出,抽壳钩把击针保险卡在套筒中,因此不需要再用其他轴销,一物多用。
  Glock手枪的套筒座组件也是一个模块,发射机组件安装在里面,扳机轴又是枪管开闭锁支撑件的固定销,也是一件多用。用户对于枪身分解杆的看法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个分解杆结构简单、锁定可靠,但是体量实在太小,需要用指甲扣住防滑纹才能往下拉,戴手套操作极其不方便。
  金属制成的套筒导引滑轨注塑在工程塑料套筒座中,和套筒接触的部分只是4个很短的滑轨,接触面很小但运动平稳,容沙能力也不错。这个技术是比较高端的,因为不同材质在温度变化下伸缩量不一样,试想在低温下金属套筒滑轨收缩量小而工程塑料件收缩量大,注塑部分会被拉开间隙,那一开枪可就好玩了。Glock手枪曾冻在冰块中60天,化冰之后进行100发射击而无故障,足以看出其用料扎实。Glock手枪套筒后坐到位后会撞击套筒滑轨前部的平面,工程塑料套筒座的弹性能吸收大部分撞击力,使手感更舒适。
  握把虎口窝位置很高,离复进簧轴线和枪管很近,开枪时翻转力矩很小,这是击针击发式机构带来的优势。而一般击锤击发式手枪发射机要占很大的空间,还要留出击锤运动的空间,所以虎口窝不可能太高。握把两侧都有拇指槽,枪身分解杆凹槽可以暂时停靠食指,分解杆槽前方的凸面还可以支撑辅助手拇指,再加上117°的握把倾角使Glock手枪持枪手感极佳。
Glock手枪发射机组件

  工程塑料套筒座前部下方设有一段导轨,用来安装各种附件。这一段导轨并不适合两侧扭紧的夹具,工程塑料本身材质比较软,如果夹具扭得过紧会让套筒座前部容纳套筒的U形槽变形,对套筒运行非常不利。
  再来看看Glock的弹匣。原厂弹匣本身不透明,笔者找到的这个第三方厂家的透明弹匣是为了让诸位仔细观察一番。
  Glock手枪的弹匣倾角与握把倾角并不相同,如果弹匣也设计成117°倾角,枪弹在弹匣内的运动阻力会比较大,造成供弹不畅。枪弹在弹匣里的排列情况,除了第一发枪弹符合进弹角度外,其他枪弹的角度都不理想,从第4发枪弹开始下面的枪弹是按双排排列的,并且弹头都朝下倾斜,这是为啥呢?这要细说一下枪弹在双排单进弹匣内的运动过程。
Glock 手槍的扳机连杆、击针保险、击针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其他文献
在线监测电容型高压设备的介质损耗(简称介损)是判断其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其介损值或阻性电流值的测量精度与电容型设备各分系统(如PT与MOA等监测终端)的采样数据密切相关,
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组成部分,微网的运行控制是维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特别当微网处于长时间孤岛运行模式时,微网能量的合理分配与系统控制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基于电
期刊
瑞士西格-绍尔公司P226Facettes手枪  这是西格- 绍尔P226系列手枪的最新款,名称Facettes是法语,意思是“多面”,这是因为套筒上花纹非常独特,像钻石表面一样,故得名。其握把护板表面花纹设计也非常独特。采用直形扳机,扳机护圈设计超大。口径为9mm,全枪长203mm,枪管长112mm,空枪质量1.0kg。这款手枪显然不是针对普通用户,而是针对收藏武器市场。其售价高达4299欧元。
期刊
期刊
期刊
由于人類士兵仍将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机器人化战争还未成为现实,各国仍在致力于士兵装备的提升。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大国正在投资研发单兵作战系统升级版。  俄罗斯军方积极迎接未来战争挑战,  “未来战士”单兵作战系统战士-2正在使用,军方已经收到20万套该系统,同时,俄罗斯相关研究机构已经在研究下一代作战系统。下一代单兵作战系统由中央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导研制。该研究所负责人说:“我们提出了对未来几年内将开发
期刊
对酒民们而言,有个话题、或者说有个人群,往往被忽略,那便是——酒商.rn但恰恰是这个话题背后的那个庞大群体,为当今中国酒类市场及其消费的巨变和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