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主动建构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 学生 主动 素质教育
现行的素质教育已回归理性。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主动”,和谐的目的是“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主动建构为核心,来达到使每个儿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体贴和照顾,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帮助差生。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应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差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差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差生就会逐步转变。
3、表扬鼓励,树立信心。差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喪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
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揭示新课,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从“学会”到“会学”
1、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获取。课堂教学结构性的新变革,不仅仅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教学结构上的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的教学结构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是怎样形成的,让他们动手参加、动脑思考,理 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新结构和新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如“面积的意义”一节的教学,我采取了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计方案,先引导学生研究“物体表现”,尔后研究“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而又研究“平面图形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概括出面积的意义,在用“和”还是用“或”这一字之差的讨论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意义的实质,这样有序的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既不感到学习困难,又能够逐步的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完成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在能力上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这些知识是如何得到的,对于一个人的能力来说,并不亚于知识本身。只有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顺利形成,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让学生在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对于教材就能理解透、记忆牢、用得活,并能促进智能的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数概念的本质联系即内在联系上,并要抓住基本概念,形成数概念系统。
再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贴在黑板上,首先出示准备题: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每小时走3千米,4小时后两人各走多少千米?让学生移动小人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教师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学生说对着走,于是教师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越来越怎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新课,于是教师把准备题改为: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3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向而行)。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的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进而启发学生:两人相遇后还可怎样走?继续走下去,两人相距就越来越怎样呢?用小人演示一下。于是把准备题再改编为(相背而行)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相背而行,小华每小时行4千米,小明每小时行3千米,3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运用同一教具演示,使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总之,“主动”是和谐课堂的核心,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教学定能绽放出“和谐”之花!
【关键词】 学生 主动 素质教育
现行的素质教育已回归理性。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主动”,和谐的目的是“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主动建构为核心,来达到使每个儿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体贴和照顾,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帮助差生。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应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差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差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差生就会逐步转变。
3、表扬鼓励,树立信心。差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喪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
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揭示新课,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从“学会”到“会学”
1、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获取。课堂教学结构性的新变革,不仅仅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教学结构上的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的教学结构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是怎样形成的,让他们动手参加、动脑思考,理 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新结构和新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如“面积的意义”一节的教学,我采取了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计方案,先引导学生研究“物体表现”,尔后研究“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而又研究“平面图形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概括出面积的意义,在用“和”还是用“或”这一字之差的讨论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意义的实质,这样有序的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既不感到学习困难,又能够逐步的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完成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在能力上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这些知识是如何得到的,对于一个人的能力来说,并不亚于知识本身。只有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顺利形成,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让学生在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对于教材就能理解透、记忆牢、用得活,并能促进智能的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数概念的本质联系即内在联系上,并要抓住基本概念,形成数概念系统。
再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贴在黑板上,首先出示准备题: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每小时走3千米,4小时后两人各走多少千米?让学生移动小人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教师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学生说对着走,于是教师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越来越怎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新课,于是教师把准备题改为: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3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向而行)。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的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进而启发学生:两人相遇后还可怎样走?继续走下去,两人相距就越来越怎样呢?用小人演示一下。于是把准备题再改编为(相背而行)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相背而行,小华每小时行4千米,小明每小时行3千米,3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运用同一教具演示,使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总之,“主动”是和谐课堂的核心,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教学定能绽放出“和谐”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