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表现。体育知识、技能是通过课堂的传授来完成的,是通过学生的耳(听)、眼(看)、想(思考)、练(模仿)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本人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教师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怎样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体育教育又培养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锻炼来增强体质的不断健康发展,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使体育教学实现最佳方案,这正是当前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应当重视体育课堂环境的改善和提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1. 外部环境
1.1 场地的布置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堂宽畅,学生视野开阔,外界信息通过传导神经的兴奋性到达大脑中枢,这种条件反射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保证课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兴趣倍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器材与设备
器材的准备是体育课堂运动量与运动密度的基本保证,也是上好课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相应数量的器材设备,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上好体育课。因此应课前准备、检查好该堂课的体育器材。
1.3 营造良好的周边的环境
周边的情况是指课堂周围的现象,周围的现象对学生注意力起一定作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学生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体育实践课教学影响较大。因而选用教学场地的时候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注意周边情况的影响,要尽量避免周边环境的干扰。
1.4 卫生的条件
这里指的是场地设备的卫生情况。美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它能给学生一种大自然的美丽新鲜空气。场地干净整洁,球场上线条清晰,绿树成荫;跑道上没有杂物,黑白相间的栏架整齐划一地排列;足球场上草皮翠绿,与大自然的美融为一体,给人勾划出一幅动人的图案。这些美的现象,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在精神上产生美的启迪。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心理产生投身于大自然之中,进行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使得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锻炼身体,从而拥有强壮的身体,承担学习的艰巨任务,将来更好地投身到建设祖国、家乡之中,成为一名四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2. 内部环境
2.1 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的心境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的心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心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仪表、语言、表情及每个示范动作,对学生的学习心境都能产生影响,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学生的心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样就要求教师仪表要整洁大方,着装整齐,表情喜悦,乐观向上。讲解要扼要简练,易懂,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示范要正确到位,动作优美,产生强烈艺术感。课堂组织要规范,有开始,有结束,教师精神饱满,学生就信心百倍;教师要和蔼可亲,耐心辅导,多加鼓励,及时肯定。
2.2 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本条件之一。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在教学中应尽量把他们排得靠前一些,且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其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要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应当重视学生自主作用的调动,重视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
2.3 教学内容的选用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必须能全面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均衡的发展,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入手,考虑以下几方面:
2.3.1教学内容要面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能为自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打基础。
2.3.2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
2.3.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教材融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自锻能力的养成。内容涉及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突出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以充实自己,不断地钻研新教材,注意选好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标。
2.4 创新教学方法,寓乐于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4.1 师生角色要变换。教学过程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唱主角戏的课堂舞台。如: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可让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复习课、练习课、游戏课放手让学生组织。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同时自锻能力、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2.4.2 “教”与“学”的转换。在教学中“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会学”比教师“会教”更重要。例如在新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学习新教材,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在学生有所领会的基础上加以技术性指导点拨,最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加以巩固提高。如跨越式跳高教学,可先让学生试跳,并以游戏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边“玩”边“学”,自主练习。此时教师应相机行事,灵活点拨,把学生中优缺点结合起来,组织探讨,取长补短,从而引导他们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小结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是诸多方面的,只要每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断积累,加强学习,就能寻找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营建一个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广东教学研究,2003.
[3]树立体育教学发展观,科学实施体育新课程.广东教学报,2004.
[4]李习友等.素质教育与教育.新世纪出版社,2000/4第一版.
关键词:课堂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教师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怎样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体育教育又培养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锻炼来增强体质的不断健康发展,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使体育教学实现最佳方案,这正是当前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应当重视体育课堂环境的改善和提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1. 外部环境
1.1 场地的布置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堂宽畅,学生视野开阔,外界信息通过传导神经的兴奋性到达大脑中枢,这种条件反射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保证课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兴趣倍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器材与设备
器材的准备是体育课堂运动量与运动密度的基本保证,也是上好课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相应数量的器材设备,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上好体育课。因此应课前准备、检查好该堂课的体育器材。
1.3 营造良好的周边的环境
周边的情况是指课堂周围的现象,周围的现象对学生注意力起一定作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学生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体育实践课教学影响较大。因而选用教学场地的时候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注意周边情况的影响,要尽量避免周边环境的干扰。
1.4 卫生的条件
这里指的是场地设备的卫生情况。美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它能给学生一种大自然的美丽新鲜空气。场地干净整洁,球场上线条清晰,绿树成荫;跑道上没有杂物,黑白相间的栏架整齐划一地排列;足球场上草皮翠绿,与大自然的美融为一体,给人勾划出一幅动人的图案。这些美的现象,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在精神上产生美的启迪。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心理产生投身于大自然之中,进行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使得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锻炼身体,从而拥有强壮的身体,承担学习的艰巨任务,将来更好地投身到建设祖国、家乡之中,成为一名四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2. 内部环境
2.1 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的心境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的心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心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仪表、语言、表情及每个示范动作,对学生的学习心境都能产生影响,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学生的心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样就要求教师仪表要整洁大方,着装整齐,表情喜悦,乐观向上。讲解要扼要简练,易懂,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示范要正确到位,动作优美,产生强烈艺术感。课堂组织要规范,有开始,有结束,教师精神饱满,学生就信心百倍;教师要和蔼可亲,耐心辅导,多加鼓励,及时肯定。
2.2 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本条件之一。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在教学中应尽量把他们排得靠前一些,且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其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要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应当重视学生自主作用的调动,重视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
2.3 教学内容的选用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必须能全面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均衡的发展,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入手,考虑以下几方面:
2.3.1教学内容要面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能为自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打基础。
2.3.2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
2.3.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教材融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自锻能力的养成。内容涉及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突出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以充实自己,不断地钻研新教材,注意选好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标。
2.4 创新教学方法,寓乐于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4.1 师生角色要变换。教学过程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唱主角戏的课堂舞台。如: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可让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复习课、练习课、游戏课放手让学生组织。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同时自锻能力、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2.4.2 “教”与“学”的转换。在教学中“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会学”比教师“会教”更重要。例如在新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学习新教材,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在学生有所领会的基础上加以技术性指导点拨,最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加以巩固提高。如跨越式跳高教学,可先让学生试跳,并以游戏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边“玩”边“学”,自主练习。此时教师应相机行事,灵活点拨,把学生中优缺点结合起来,组织探讨,取长补短,从而引导他们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小结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是诸多方面的,只要每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断积累,加强学习,就能寻找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营建一个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广东教学研究,2003.
[3]树立体育教学发展观,科学实施体育新课程.广东教学报,2004.
[4]李习友等.素质教育与教育.新世纪出版社,2000/4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