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却过于强调主客体关系,实质是将师生关系推到一个对立面。而主体间性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平等、尊重、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主体性局限;主体间性;新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11-1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我们要在主体间性视角下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从对主体间性内涵的解析中我们发现,主体间性更多的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它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增加了共同作用的对象,正是这个对象中介有机地连接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作为一个主体,他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文本呈现于学生面前,而学生是否接受或接受的程度如何,教师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育活动,是否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因此,教育教学的过程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才是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实质所在。
一、与学生在互为主体中平等对话
主体间性是形成交互性的前提,交互性是主体间性的特点。主体间性视角中的师生关系消解了教育中主体中心和主客二元对立现象,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强调师生交往是互为主体的交流和沟通,是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尊重、协商合作和共同发展。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理解,将教师和学生视为两个具有自主性的独立的教育要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与沟通。师生之间的平等从知的角度说,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自居,二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从情的角度说,师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知与情的统一构成了师生双方各自完整的人格。因此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对话是师生双方在相互敞开下的接纳,是师生双方在交互下的精神承领,而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
二、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中相互欣赏
在师生关系中,尊重比平等更重要或至少同样重要。只有互相尊重,教师和学生即使在面临知识、价值或信念的尖锐差异的时候,它仍可以使对话关系保持。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尊重学生,这也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以及教师对教师自己的尊重。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社会人,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进一步地说,教师不仅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比较而言,理解更侧重理性与克制,而欣赏则更强调宽容的精神。在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下,师生关系中要有欣赏意识:一方面,要求教师用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欣赏学生的可爱之处,接纳学生的不足之处。当然,欣赏不是纵容,不是简单的赏识,而是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欣赏。
三、与学生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发展
在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下,理解是师生间平等对话和沟通的导向。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理解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进行交往就必须互相理解,教育与对话必须以理解为基石。没有双方平等的对话也就不可能形成相互理解,同时,没有理解,双方也很难形成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性主要表现为主体间的视界触合。师生在知识与思想上的相互碰撞、互相交融是形成视界融合的条件,在封闭孤立、单向流动中是不可能形成师生间视界融合的。如果教师把自已的知识与观点生吞活剥和不加过滤的“塞”给学生,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记住它,没有深入的领悟理解,更没有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那么,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主客二元对立思想指导下的线性师生关系。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平等交往、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存的主体,尽管教师和学生彼此间存在着差异,但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通过对话与交流,理解并接受对方,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同时,学生也真诚地对待教师,这样,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就变成整体人格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在这种平等、尊重、理解的氛围中,鼓励不同声音的存在,在各种矛盾的推动下,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进行价值选择,在价值冲突中培养价值自由意识,让学生成为一个为自主、自为、自立、自创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范式[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01).
[2]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01).
[3]徐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04).
关键词:主体性局限;主体间性;新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11-1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我们要在主体间性视角下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从对主体间性内涵的解析中我们发现,主体间性更多的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它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增加了共同作用的对象,正是这个对象中介有机地连接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作为一个主体,他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文本呈现于学生面前,而学生是否接受或接受的程度如何,教师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育活动,是否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因此,教育教学的过程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才是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实质所在。
一、与学生在互为主体中平等对话
主体间性是形成交互性的前提,交互性是主体间性的特点。主体间性视角中的师生关系消解了教育中主体中心和主客二元对立现象,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强调师生交往是互为主体的交流和沟通,是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尊重、协商合作和共同发展。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理解,将教师和学生视为两个具有自主性的独立的教育要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与沟通。师生之间的平等从知的角度说,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自居,二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从情的角度说,师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知与情的统一构成了师生双方各自完整的人格。因此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对话是师生双方在相互敞开下的接纳,是师生双方在交互下的精神承领,而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
二、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中相互欣赏
在师生关系中,尊重比平等更重要或至少同样重要。只有互相尊重,教师和学生即使在面临知识、价值或信念的尖锐差异的时候,它仍可以使对话关系保持。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尊重学生,这也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以及教师对教师自己的尊重。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社会人,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进一步地说,教师不仅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比较而言,理解更侧重理性与克制,而欣赏则更强调宽容的精神。在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下,师生关系中要有欣赏意识:一方面,要求教师用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欣赏学生的可爱之处,接纳学生的不足之处。当然,欣赏不是纵容,不是简单的赏识,而是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欣赏。
三、与学生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发展
在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下,理解是师生间平等对话和沟通的导向。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理解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进行交往就必须互相理解,教育与对话必须以理解为基石。没有双方平等的对话也就不可能形成相互理解,同时,没有理解,双方也很难形成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性主要表现为主体间的视界触合。师生在知识与思想上的相互碰撞、互相交融是形成视界融合的条件,在封闭孤立、单向流动中是不可能形成师生间视界融合的。如果教师把自已的知识与观点生吞活剥和不加过滤的“塞”给学生,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记住它,没有深入的领悟理解,更没有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那么,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主客二元对立思想指导下的线性师生关系。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平等交往、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存的主体,尽管教师和学生彼此间存在着差异,但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通过对话与交流,理解并接受对方,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同时,学生也真诚地对待教师,这样,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就变成整体人格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在这种平等、尊重、理解的氛围中,鼓励不同声音的存在,在各种矛盾的推动下,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进行价值选择,在价值冲突中培养价值自由意识,让学生成为一个为自主、自为、自立、自创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范式[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01).
[2]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01).
[3]徐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