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虚拟仿真和综合实验模式引入到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并用虚拟仿真软件对仪器结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进行训练。在“虚实结合+翻转课堂”模式下,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进行改革,指导学生独自设计实验方案,旨在转变学生学习地位,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基金项目】
:
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610-H06193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虚拟仿真和综合实验模式引入到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并用虚拟仿真软件对仪器结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进行训练。在“虚实结合+翻转课堂”模式下,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进行改革,指导学生独自设计实验方案,旨在转变学生学习地位,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其他文献
首先进行了5根大空心率方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和1根实心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空心率(均大于0.5)对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为端部鼓曲破坏;空心率越大,试件的承载力越低。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模拟试件破坏形态与试验结果相近;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较高,试件约束效应系数很小,采用钢管约束普通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使得大部分有限元计算极限承载力偏高;计算曲线刚度大于试验曲线刚度;空心率越大,超高性能混凝土所承受的荷载
工程训练是工科院校的重要实践环节。近年来,尽管高校已逐渐重视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与社会需求及企业期望仍有较大距离。通过简述我国发展新工科的起因,结合大连理工大学海洋技术专业工程训练的现状,阐明当前工程训练仍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海洋技术专业工程训练培养模式。新模式将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可使学生独立完成从产品研发到加工制造的完整过程,最终实现“校园工厂”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所培养学生可满足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教学原则,在工程训练课程中开展多层次激光加工实训教学,是个性化、多样化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置了“认知型—创新制作型—拓展应用型”三层次实训课程体系,面向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应用,可为新工科背景下各工程院校新兴技术的实践教学建设提供参考。
化学仿真模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和应用来对客观物质、化学反应进程、状态等进行的模拟计算,是一种全新的实验手段。该文将化学平衡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化学基础实验中液相反应平衡的实验教学,针对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化学平衡实验教学,对分配系数图、离子活度图、组分溶解度图以及双影响因子下的组分稳定平衡相图进行动态模拟,对学生更进一步直观地理解化学平衡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确定反应物最佳实验浓度,对教学实验中实验方案的优化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指导意义。
胶囊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纺织、自愈材料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该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将不易储存的气体、液体原料固体化,提高其溶解性、流动性,增加功能成分的稳定性,同时可防止风味成分的挥发,掩蔽食品不良风味,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毒理作用以及改善功能成分的释放性能等。目前,在食品领域中胶囊技术已被应用在饮料生产、焙烤制品、肉制品以及乳制品加工等多种食品加工领域。按照微胶囊制备原理的不同,综述了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的胶囊制备方法以及胶囊技术在食品行业的主要应用。最后,对胶囊技术的现状做了总结,认为
创新人才培养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实验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光纤传感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生作为实验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进行光纤传感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该文针对“电气传动课程设计”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翻转课堂设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评价反馈机制,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获取知识、课中内化知识、课后总结提升3个环节。实践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评价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本实验装置由电池片基本特性测试、电池板旋转与放平、光电互补供电、电池电量显示以及蓄电池充电/容量与内阻测试单元组成。电池片特性测试单元包括变阻电路、调制电路、LED驱动电路、光强测量显示电路设计;电池板追旋与放平包括风雨传感输入、单片机主控、垂直轴旋转、水平轴摆旋、语音警示等设计;光电互补供电由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直/交流负载和控制电路组成;电池电量显示单元包括信号输入、模数转化和LED显示/语音警示电路设计;蓄电池充电/容量与内阻测试包括稳压、恒流产生电路,电压检测、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等组成。该文设计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以水电能源的产生、利用、优化过程为框架,建设全流域、大场景、多层次的综合性、整体性水力发电全过程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由水电能源科学、水资源水信息两个模块构成,通过构建水电能源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模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城市公交运行过程及其演化规律,开展城市公交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十分必要。该文以“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培养为建设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教学体系、实验项目、管理体系等3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公交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了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该教学资源的建设,一方面让学生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更好地开展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及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为交通类专业同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