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形成良好和谐的思想氛围,高校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已然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当前,结合最新的时代成果——“互联网+”是高校探索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条必由之路。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特点,使高校宣传思想内容通过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快、更及时地传送给大学生。
当前,我国高校传统的宣传思想手段有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团课、党课,教师讲堂,院系报纸等,这些传播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着很强的实效性,但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较差。因此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参与性,不但能够提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而且能够使学生获得参与感、归属感。
团日活动、主题班会是完全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宣传思想工作,但是目前团日活动、主题班会是由院系、团委安排,学生积极性不高,班干部敷衍了事,加之团日活动往往只是以照片的形式来检测其成果,因此团日活动大部分停滞在形式主义层面。引入互联网以后,通过视频录制方式记录团日活动内容,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各班级的视频收集,在全校展开团日活动网络评比投票,将优秀的团日活动视频上传到校方官网,鼓励学生学习;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将更加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团课、党课主要面向的是志愿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团员、预备党员,二者在高校占有较大的比例,高校学生有30%~50%的比例都能够接受到党课、团课的熏陶。团课、党课也是高校进行思想宣传的重要途径。目前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以类似学习文化知识方式进行学习。教师所传授的党团知识历史性较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部分学生的功利心较强,往往完全以考试为目的,以評优入党为最终目标,导致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师主讲模式,将课堂传授的知识与互联网上真实的文字文件、图纸图片、档案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将每一部分知识都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景当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过往与当代的时事政治。
高校往往会广泛开展教师讲堂,但是主题的确定往往缺乏“民意”,老师讲的内容不是学生想听的。基于讲堂主题的自由性,为了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校可以在课堂讲解之前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选定讲堂的主题。讲堂结束后继续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系统测评学生对讲堂的满意度,并在问卷调查中鼓励学生指出对讲堂的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院系报纸具有权威性、普遍性的特点,高校校报能够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学校的理念、方针、政策等宣传思想工作做到位。引入互联网信息,将会进一步提高校报的“魅力指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校报版式内容基本上是由一些专业学科或者学生组织来承担采访、写作任务,为了提高校报的大众参与度,学校应该重视所有学生的观察能力,开辟专栏,针对当前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电子信箱,鼓励网络电子投稿,评选出优秀的稿件进行刊登。
当下除了引进互联网,优化升级传统的宣传思想工具,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开展工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微信平台上开设了校园公众号或者团委公众号,权威发布各种校园动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方便快捷、权威、普及性高、学生乐于接受,学校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将会是一次具有长远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 荔.“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J].统计与管理,2016(11).
[2]张熙锦.国内外80后90后“网络一代”对比研究[J].新闻知识,2011(11).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特点,使高校宣传思想内容通过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快、更及时地传送给大学生。
当前,我国高校传统的宣传思想手段有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团课、党课,教师讲堂,院系报纸等,这些传播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着很强的实效性,但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较差。因此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参与性,不但能够提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而且能够使学生获得参与感、归属感。
团日活动、主题班会是完全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宣传思想工作,但是目前团日活动、主题班会是由院系、团委安排,学生积极性不高,班干部敷衍了事,加之团日活动往往只是以照片的形式来检测其成果,因此团日活动大部分停滞在形式主义层面。引入互联网以后,通过视频录制方式记录团日活动内容,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各班级的视频收集,在全校展开团日活动网络评比投票,将优秀的团日活动视频上传到校方官网,鼓励学生学习;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将更加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团课、党课主要面向的是志愿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团员、预备党员,二者在高校占有较大的比例,高校学生有30%~50%的比例都能够接受到党课、团课的熏陶。团课、党课也是高校进行思想宣传的重要途径。目前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以类似学习文化知识方式进行学习。教师所传授的党团知识历史性较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部分学生的功利心较强,往往完全以考试为目的,以評优入党为最终目标,导致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师主讲模式,将课堂传授的知识与互联网上真实的文字文件、图纸图片、档案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将每一部分知识都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景当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过往与当代的时事政治。
高校往往会广泛开展教师讲堂,但是主题的确定往往缺乏“民意”,老师讲的内容不是学生想听的。基于讲堂主题的自由性,为了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校可以在课堂讲解之前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选定讲堂的主题。讲堂结束后继续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系统测评学生对讲堂的满意度,并在问卷调查中鼓励学生指出对讲堂的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院系报纸具有权威性、普遍性的特点,高校校报能够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学校的理念、方针、政策等宣传思想工作做到位。引入互联网信息,将会进一步提高校报的“魅力指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校报版式内容基本上是由一些专业学科或者学生组织来承担采访、写作任务,为了提高校报的大众参与度,学校应该重视所有学生的观察能力,开辟专栏,针对当前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电子信箱,鼓励网络电子投稿,评选出优秀的稿件进行刊登。
当下除了引进互联网,优化升级传统的宣传思想工具,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开展工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微信平台上开设了校园公众号或者团委公众号,权威发布各种校园动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方便快捷、权威、普及性高、学生乐于接受,学校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将会是一次具有长远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 荔.“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J].统计与管理,2016(11).
[2]张熙锦.国内外80后90后“网络一代”对比研究[J].新闻知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