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多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都有把物理学好的强烈愿望,但很快就感到物理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好学,他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课堂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做题,或者一做题就错;明明下了很大的工夫,花了很多时间,做了许多题,可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于是就心灰意冷,开始抱怨,物理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他们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扭转这种局面?
关键词:高一物理;学生;初中;思维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
一、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细心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结点
现行教材在降低物理难度问题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知识内容的设置和能力要求上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得这个“台阶”从教材上趋于平缓,为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铺平了道路。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客观难度,决定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就教学准备而言,应注意以下细节:
1.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
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简单的,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识;所谓 “间断点”是指初中未学过,但学生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它还包括应用数学工具和文字表达方式、方法。把握了“连结点”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明确了“间断点”,就能及时填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调查、分析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和学习物理的“前习惯”
学生头脑里已存在的,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叫“前概念”;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叫“前习惯”,摸清了“前概念”与“前习惯”就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及时矫正错误概念和不良学习习惯提供了可靠依据。调查的途径有:精心设计的问卷、上新课时提问和观察以及课后的作业等。
3.介绍高中物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明确高中物理的能力要求和学习要领
新课伊始,就应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科的特点,包括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学习要领以及学科能力要求等等。
二、注意初高中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把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当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其次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单位及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指导学生 培养物理思维
高一学生最不适应的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喜欢记忆结论的学生,他们忽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感觉“听得懂”,解决一些套用公式的题目也挺简单,但是解决一些实际物理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是大部分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定源于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因此要求学生尝试着将教材作为指导我们学习物理的说明书,不要急于去看书上的结论,更不要急于去做练习题,试着将物理现象中的规律寻找出来,找不出来时也要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必然收获较大。复习时则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消化,有些物理问题课堂上没有及时理解的,课后与同学讨论,向教师讨教,或查阅资料。总之物理的学习重在分析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课堂是物理学习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探究物理现象,寻找物理规律的活动过程。因此首先要注意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积极参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构过程,要准确地理解概念和规律,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而是科学研究的思维。 其次要在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物理规律是在运用中不断深化理解的,不可一味套用公式,要分析用什么规律,为什么要用这条规律,怎样运用,有无限制条件及注意点。当然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达题意,提高用物理图形表达题意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高一刚开始很多学生还有较高的兴趣,但是随着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物理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习物理.究其原因,教师不善于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或建立物理模型的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仔细分析物理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是根据物理模型编拟出来的.教师之所以一看到试题就能解,是因为分析已知条件后,他的脑中就出现了该试题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以及该模型的特征和规律.所以解题时必须首先正确还原“物理模型”,能清晰地认识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高中物理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在高一力学中构建了无数的物理模型.例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光滑斜面等等.学生平时所做习题,往往接触到的都是经简化的物理对象、情景,学生无须再做理想化处理的工作.而物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恰恰就是能对物理现象、情景进行理想化的抽象,建立相关的模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物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清晰地构建出情景条件的物理模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活思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能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就一定能提高高一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一物理;学生;初中;思维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
一、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细心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结点
现行教材在降低物理难度问题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知识内容的设置和能力要求上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得这个“台阶”从教材上趋于平缓,为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铺平了道路。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客观难度,决定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就教学准备而言,应注意以下细节:
1.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
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简单的,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识;所谓 “间断点”是指初中未学过,但学生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它还包括应用数学工具和文字表达方式、方法。把握了“连结点”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明确了“间断点”,就能及时填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调查、分析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和学习物理的“前习惯”
学生头脑里已存在的,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叫“前概念”;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叫“前习惯”,摸清了“前概念”与“前习惯”就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及时矫正错误概念和不良学习习惯提供了可靠依据。调查的途径有:精心设计的问卷、上新课时提问和观察以及课后的作业等。
3.介绍高中物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明确高中物理的能力要求和学习要领
新课伊始,就应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科的特点,包括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学习要领以及学科能力要求等等。
二、注意初高中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把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当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其次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单位及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指导学生 培养物理思维
高一学生最不适应的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喜欢记忆结论的学生,他们忽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感觉“听得懂”,解决一些套用公式的题目也挺简单,但是解决一些实际物理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是大部分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定源于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因此要求学生尝试着将教材作为指导我们学习物理的说明书,不要急于去看书上的结论,更不要急于去做练习题,试着将物理现象中的规律寻找出来,找不出来时也要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必然收获较大。复习时则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消化,有些物理问题课堂上没有及时理解的,课后与同学讨论,向教师讨教,或查阅资料。总之物理的学习重在分析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课堂是物理学习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探究物理现象,寻找物理规律的活动过程。因此首先要注意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积极参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构过程,要准确地理解概念和规律,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而是科学研究的思维。 其次要在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物理规律是在运用中不断深化理解的,不可一味套用公式,要分析用什么规律,为什么要用这条规律,怎样运用,有无限制条件及注意点。当然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达题意,提高用物理图形表达题意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高一刚开始很多学生还有较高的兴趣,但是随着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物理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习物理.究其原因,教师不善于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或建立物理模型的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仔细分析物理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是根据物理模型编拟出来的.教师之所以一看到试题就能解,是因为分析已知条件后,他的脑中就出现了该试题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以及该模型的特征和规律.所以解题时必须首先正确还原“物理模型”,能清晰地认识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高中物理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在高一力学中构建了无数的物理模型.例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光滑斜面等等.学生平时所做习题,往往接触到的都是经简化的物理对象、情景,学生无须再做理想化处理的工作.而物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恰恰就是能对物理现象、情景进行理想化的抽象,建立相关的模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物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清晰地构建出情景条件的物理模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活思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能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就一定能提高高一物理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