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视阈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肩负着“技能兴国”的神圣使命,是我国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技能短缺”问题,无论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还是结构,都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使得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无法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尽管“技能短缺”问题的产生受到技术工人福利待遇偏低、传统文化观念制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供给者同样对这一局面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当前各级政府与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很多改革举措,希冀能够通过多途径的改革实现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
  然而,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的理论内涵为何,如何根据其理论内核开发出能够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评判技能人才培养是否有效的标准,又如何在办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标准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增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性绕不开的“门槛”。何应林博士撰写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一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
  作者根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该书分为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以及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详细地梳理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理论成果,并对该书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第二部分对“技能人才”、“有效培养”和“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三个概念进行了阐释,对高职院校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有效培养与有效教育、有效培养与有效教学两组概念进行了辨析。
  第三部分对三种“有效培养”及其判断标准进行了研究。第一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有效益培养及其判断标准”,分别对高职院校“愿意且适合”、“愿意但不适合”以及“不愿意”走技能成才道路的三类学生的需要及其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及其满足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益”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四个判断标准,即: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学期间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取“双证”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Ⅱ)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升学情况。第二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有效果培养及其判断标准”,论述了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结构、确立依据与程序,以及修订类型、主体、依据与程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果”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两个判断标准,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果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Ⅰ)。第三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有效率培养及其判断标准”,对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需求和“有效率”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条件”、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中的作用及其实现、如何 实现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率”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两个判断标准,即:有一定数量资质较好的相关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校企合作落实到技能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了长效机制。
  第四部分首先对前面三种“有效培养”及其判断标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标准、10个二级依据标准和20个三级标准组成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判断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过程中20个要素的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说明,并分析了通过整体、及时、持续地推进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各要素的发展来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该书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对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这一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笔者认为,该书的主要学术贡献为:根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生计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及其满足,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修订,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中的作用及其实现,以及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等与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性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成果,构建了一个由 3 个一级依据、10 个二级依据和 20 个三级依据组成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判断标准体系,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既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提供了确指的方向和目标,也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提供了客观的衡量依据。该书不仅适合研究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学者们研读,更对当前身处一线的高职院校办学实践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构建基于信息化特色的虚实结合实践教学新模式。合理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现代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8-0065-03  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
期刊
摘要:介绍了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型学习及其应用,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充分体现当前的行业实际情况。在“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理论联系实践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自主型学习;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在对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就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将多个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整合,设计了技能型公共营养师这一复合岗位。根据该岗位的工作过程和要求,明确了“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内容,并进行了课程的项目化设计。  关键词: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项目化设计;复合岗位  基金项目: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分析翻转课堂的含义,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8-0060-03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  所谓翻转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课堂与课下的合理互换,是重新
期刊
摘要:随着上线数量的增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课程资源数字化阶段进入到深度应用阶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与实践,构建了立体化提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效应用的模式,一是建立系统性的战略目标,二是建立长效的应用管理机制,三是打造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团队,四是营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校园网络环境,五是激励教师充分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使课程资源从浅表应用向深度应用推
期刊
摘要:介绍了引导文教学法实施的五个步骤,即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总结了引导文教学法在“化工企业三废检测与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化工企业三废检测与处理”课程;教学实施;引导文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8-0063-02  一、引导文教学的必要性  “化工企业三废检测与处理”是
期刊
摘 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必然选择。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形成了电子商务专业 “三位一体、四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实践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位一体;四阶递进;五融三导  作者简介:吴鸭珠,女,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张兰
期刊
摘 要: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以个性定制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引发新的社会变革,既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不断更新生产方式、升级生产技术的同时,更要有正确的精神理念进行指导,工匠精神便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玉圭金臬”,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精神,是打造长寿企业的内生动力,是提升职
期刊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中的重要举措,小班化教学在高职院校得到了全面开展。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小班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发现,小班化教学面临教师改革教法、学生适应学法等困境,导致其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学校如何突破小班化教学面临的困境,如何从观念、制度、操作等层面有效开展小班化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为小班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更好的实践与推广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
期刊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飞速推进,一直到2030年,每年仍将有近1 000万农村人口移民城镇,农民工群体成为乡城移民的主体。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比较漫长,有充裕的时间逐渐建立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以应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普遍遭遇人员急骤迁移与问题集中呈现的难题。近40年过去了,中国农民工群体依然两栖游离在城市和农村,如何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依然引起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