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律性差”在学生的学习中,一直是个顽疾。学生们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老师,我也想好好学,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一玩儿起游戏来就忘了,本来就想着玩儿半个小时的!”
对于这一点,作为老师,平时的道理也讲了不少,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几乎相同的语句,但是效果甚微。这一节课,我想着由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看是否能够从心灵深处触动一下学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律性。
走进高一(3)班,我先让学生们聊一聊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开心的事情。
同学们兴致盎然。作为学生,他们开心的事情比較集中要么是近期的测试取得了好成绩,要么是课堂上的表现获得了老师的表扬,要么是亲人朋友对自己关怀和温暖。
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我也跟着快乐起来,我想,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其实都想着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肯定、温暖和爱。
此时,我就顺势用幻灯片放出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五个层次的人类需求,从低到高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学生们开心的事大多是满足了自己其中的某一项需求,人们总是在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想要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而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我问学生们“你们目前处于哪个层级呢?”
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觉得自己的需求还是处于较高的等级。
接着,我又问“那么,在实现你的需求中,你觉得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这个的答案很统一,就是自律性比较差,控制不住自己。
我总结道“我们身边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成绩突出,并且享受这种快乐;另一种人,消极懈怠,懒懒散散,成绩很不理想,他们沉溺于这种放纵的快乐。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自律的人生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我用幻灯片出示三个例子:
1.李嘉诚的自律
90多岁高龄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每天5点59分起床,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的高尔夫。
2.村上春树的自律
村上春树写作有个习惯,他每天只写4000字,400字一页的纸,每天写到10页就停下来。另外,他每天都会拿出一个小时出来跑步,雷打不动。
3.C罗的自律
36岁的C罗有着23岁的身体,这缘于至今长达20多年的苦练之旅。C罗每天的训练长达3~4个小时,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冲刺跑以及日常足球训练等内容。C罗把自己封闭于其他人的需求之外,主动放弃消遗,不抽烟不喝酒,坚持健康饮食,将自己的体重严格控制在自然体重以下3公斤。
看完这些人的例子,我问道“这些人都是在实现自我的路上做到了自律,因为自律,他们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你们觉得是不是他们太累太苦了呢?”
学生们七嘴八舌。张同学说“的确是很苦,这样坚持也太难了吧?”
李同学说“习惯就好了。”
王同学说“我觉得他们的苦累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有目标,或许他们不觉得苦累,收获的是另一种更大的快乐呢?”
我总结道“自律实际上是推迟满足感,抛弃即时满足感,赢得更大的满足感。因此,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自律不等于吃苦受罪,我们一时的克制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萧伯纳曾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那些成功的人,都拥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自律。”
最后,我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自律这么重要,请同学们根据自身的体验和观察交流一下,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呢?”
学生们提了很多具体的办法,比如同学之间互相监督鼓励,细化自己的大目标,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总结了5种方法:
1.相信自我潜力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困难弱化,潜力永远是超出你想象的存在,尽量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做到收心静心
收心是自律的开端,静心是自律的关键,静能生慧。出家人都讲究苦修,唐僧师徒需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苦修的原因是锤炼人控制欲望的能力,能让人摒弃欲望的控制,达到心灵的宁静。静能生慧,投入地去做,你就会呈现最美的样子,得到最理想的效果。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心流”,心流是一种高峰体验,它包含愉快、兴趣、忘我等情绪,同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有时候我们看有的同学学得很苦,废寝忘食,其实于他(她)来说,可能正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静心就要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变得简单,吃穿住行、对人对事等不做执着的追求,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3.挖掘兴趣爱好
善于挖掘的智慧,自律之苦会变甜。这个方法是要求我们在心理上去主动选择能够激励自己坚持下去的因素,这样的话,枯燥繁琐的事情就会变得比较有趣。比如学习数学,我们可以把一个个的数学公式变成自己要征服的魔兽,游戏的一道道关卡;语文上作文素材的积累,我们可以多积累自己喜欢领域的名人事例,找到兴趣点,自律就变得相对简单。
4.找准具体方向
没有方向,自律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找准具体方向,就是找对学习方法,找准方向是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找准方向就是让自律变得更容易。
5.及时评估状态
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及时评估收获情况,及时获得奖励满足,从而感受到自律的价值。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实现这种因被激励从而能更好地坚持的结果。
这一节课,我重在引导学生,一步步挖掘自己的心理,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律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自律是可以培养的,是有方法可以提高的,善于运用不同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力,就会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自由,过程的苦会化为习惯成自然,最终也会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一节课上完之后,学生们自律意识加强了,并且在他们想要放纵自己的时候,往往能够比较及时地提醒自己。自习课上说闲话的少了,上课走神的少了,作业完成情况也很理想。同学们相互之间有互相监督和鼓励,我也经常适时地重申这一节课的一些观点、方法。
简单的说教远比不上心理上的深度触动和疏通,自己在学科教学外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到学生们,真的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