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提高,才能全面地学习其他科目。本文通过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提出几个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习作;生活运用
1.问题的提出
学习语文相当于是学习生活,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在用语文知识。比如我们谈天说地要通过语言,我们逛街购物,要看物品名称,我们向他人请教或者施教,要表达出来。因此,学好语文真的很重要。过去,语文课一般偏向于教学生识字,讲述新学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这只是片面地语文能力,只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以致学生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并没有强烈的认同感,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没能从语文学习中得到培养。
如今,新课标中提出了语文素养的要求,这不得不让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应该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什么样的技能,思维方式得到怎样的改善,情感得到怎样的提升,我们思索着、探索着,也一步步地改变着,为了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文明素养,我们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习作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文字的运用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善。
2.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新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的概念之一。它体现了通过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进而让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得到全面、统一的发展。语文素养不仅包含了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含学识修养和文风、科学精神和态度、高尚情操和趣味、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等多方面的人格修养。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识字写字,片面的理解应用,而要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现存文化的多元性,攫取人类优秀文化精华,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綜合的文明素养。
3.通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如今的语文教育,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只负责听的教学形式。以往的讲课方式抑制了学生的主观性,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将文章的内容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结果学生得到只是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却没有情感上的共鸣,没有价值观上的统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训练,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学会自主分析和理解,又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等等。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基本的能力,并得到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修正,使他们的语文素养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动画、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有趣动态画面,以及强大的音响效果,可以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多方面感官,有利于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讓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习在课堂上享受美的效果,同时以图像和视频的方式来表现课本文字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审美情趣。
4.通过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阅读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教师要把握其中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把学生领进美文世界,以兴趣至上,注重图文并茂、色彩鲜亮,情节精彩,想象无限。在形式方面,可以采用章节评述、专题指导、活动展示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思维行走,能力提高。鲁迅说:只读一个人的著作是不太好的,你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教师要以通过有选择地广泛阅读课外书,订阅适合他们阅读的书报。
对小学生来说,做好阅读教学,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理解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认知能力,当遇到新的知识,能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上手,更加准确有效地挖掘出书中的知识宝藏。因此教师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正确引领小学生逐步入门,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本,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鉴赏文学作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5.通过习作提升语文素养
习作教学在语文教育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极其特殊的作用,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应坚持以生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积累写作素材,为自己的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开拓学生的习作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掌握习作的技巧。让习作插上“亮丽”的翅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采取多种途径努力打造高效习作教学殿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体明确、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细节着手,做到标新立异,发现不同寻常的写作主题。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训练学生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细细倾听周围人们的窃窃私语,训练一双灵敏的耳朵;对于自己用眼、用耳收获的信息,指导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风格以及个性高效整合这些原始杂乱无章的信息源,让学生的大脑徜徉在个性空间、广阔的生活以及知识空间,构建一条有序的信息链,通过引导学生们对生活实际的回顾,将生活体验融入写作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将“周围环境”融入写作中;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将“想象”融进写作中。 6.通过生活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观察并感受自然景物的审美特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云;认真欣赏乡村田野的自然风光、乡间小镇的名胜风景;仔细倾听溪涧细水,鸟语虫鸣。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自然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把握审美特征,并形成一种审美认知习惯,能够在习作时,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美,提醒学生对身边相关的人和事物多加留意,乐于发现,善于观察,学会如何鉴赏、评价人生世态,世间的美丑,人心的善恶,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现象本质特征,深刻挖掘日常平凡小事中的美,对生活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质。
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读写分离,重理解輕表达,运用语言文字太少。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即兴辩论、口头作文、词语接龙、课堂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做到先说后写,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表情神色、肢体语言进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习作学习的快乐。通过指导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身等活动,注重身体小事的细节观察,才可以让学生文思泉涌,通过文字的神奇魔力将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行云流水的表达出来。学生在不断的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的语言积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7.结论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习作和生活中对文字的运用等途径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领略各位作者笔下的世界,感受不同主人公的情感,还要带著学生走出教材,走进实际的生活中,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彰显中华文字的无穷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
[2]周日红.试论我的语文教育科学发展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武书锋.彰显语文魅力,提升人文素养[J]. 快乐阅读,2013,35:26.
[4]胡梅.论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语文味”[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2:17-19.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习作;生活运用
1.问题的提出
学习语文相当于是学习生活,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在用语文知识。比如我们谈天说地要通过语言,我们逛街购物,要看物品名称,我们向他人请教或者施教,要表达出来。因此,学好语文真的很重要。过去,语文课一般偏向于教学生识字,讲述新学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这只是片面地语文能力,只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以致学生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并没有强烈的认同感,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没能从语文学习中得到培养。
如今,新课标中提出了语文素养的要求,这不得不让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应该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什么样的技能,思维方式得到怎样的改善,情感得到怎样的提升,我们思索着、探索着,也一步步地改变着,为了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文明素养,我们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习作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文字的运用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善。
2.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新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的概念之一。它体现了通过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进而让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得到全面、统一的发展。语文素养不仅包含了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含学识修养和文风、科学精神和态度、高尚情操和趣味、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等多方面的人格修养。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识字写字,片面的理解应用,而要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现存文化的多元性,攫取人类优秀文化精华,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綜合的文明素养。
3.通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如今的语文教育,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只负责听的教学形式。以往的讲课方式抑制了学生的主观性,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将文章的内容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结果学生得到只是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却没有情感上的共鸣,没有价值观上的统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训练,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学会自主分析和理解,又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等等。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基本的能力,并得到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修正,使他们的语文素养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动画、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有趣动态画面,以及强大的音响效果,可以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多方面感官,有利于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讓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习在课堂上享受美的效果,同时以图像和视频的方式来表现课本文字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审美情趣。
4.通过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阅读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教师要把握其中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把学生领进美文世界,以兴趣至上,注重图文并茂、色彩鲜亮,情节精彩,想象无限。在形式方面,可以采用章节评述、专题指导、活动展示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思维行走,能力提高。鲁迅说:只读一个人的著作是不太好的,你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教师要以通过有选择地广泛阅读课外书,订阅适合他们阅读的书报。
对小学生来说,做好阅读教学,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理解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认知能力,当遇到新的知识,能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上手,更加准确有效地挖掘出书中的知识宝藏。因此教师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正确引领小学生逐步入门,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本,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鉴赏文学作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5.通过习作提升语文素养
习作教学在语文教育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极其特殊的作用,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应坚持以生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积累写作素材,为自己的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开拓学生的习作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掌握习作的技巧。让习作插上“亮丽”的翅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采取多种途径努力打造高效习作教学殿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体明确、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细节着手,做到标新立异,发现不同寻常的写作主题。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训练学生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细细倾听周围人们的窃窃私语,训练一双灵敏的耳朵;对于自己用眼、用耳收获的信息,指导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风格以及个性高效整合这些原始杂乱无章的信息源,让学生的大脑徜徉在个性空间、广阔的生活以及知识空间,构建一条有序的信息链,通过引导学生们对生活实际的回顾,将生活体验融入写作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将“周围环境”融入写作中;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将“想象”融进写作中。 6.通过生活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观察并感受自然景物的审美特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云;认真欣赏乡村田野的自然风光、乡间小镇的名胜风景;仔细倾听溪涧细水,鸟语虫鸣。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自然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把握审美特征,并形成一种审美认知习惯,能够在习作时,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美,提醒学生对身边相关的人和事物多加留意,乐于发现,善于观察,学会如何鉴赏、评价人生世态,世间的美丑,人心的善恶,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现象本质特征,深刻挖掘日常平凡小事中的美,对生活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质。
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读写分离,重理解輕表达,运用语言文字太少。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即兴辩论、口头作文、词语接龙、课堂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做到先说后写,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表情神色、肢体语言进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习作学习的快乐。通过指导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身等活动,注重身体小事的细节观察,才可以让学生文思泉涌,通过文字的神奇魔力将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行云流水的表达出来。学生在不断的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的语言积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7.结论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习作和生活中对文字的运用等途径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领略各位作者笔下的世界,感受不同主人公的情感,还要带著学生走出教材,走进实际的生活中,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彰显中华文字的无穷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
[2]周日红.试论我的语文教育科学发展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武书锋.彰显语文魅力,提升人文素养[J]. 快乐阅读,2013,35:26.
[4]胡梅.论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语文味”[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