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在富泥储集层孔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以玛湖凹陷玛18井区为例

来源 :新疆石油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h0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湖凹陷玛18井区多口井在百口泉组富泥储集层中试油获得高产,这与富泥段含油性差的传统认识相矛盾。为了探究富泥储集层收缩孔形成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采用微米CT扫描实验技术和数字岩心计算方法对富泥储集层的三维孔隙结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发育收缩孔的样品渗透率远高于不发育收缩孔的样品渗透率;采用原位电子探针技术对百口泉组泥质杂基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钾硅贫铁镁的泥质杂基在向云母类矿物转化过程中形成收缩孔;结合孔隙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试油产量的多参数分析表明,收缩孔发育的富泥储集层段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未因
其他文献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甜点”,具有侧向叠置严重、厚度较小、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常规资料准确预测该类储集层的难度较大。而以方位各向异性分析
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增产措施之一,在相同地层和裂缝尺寸条件下,裂缝内支撑剂的数量和分布会改变裂缝的导流能力,进而影响油井产量。目前关于支撑剂在裂缝中的分布以及压裂后返
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具有整体含油、局部高产的特征,直井开发效果差、自然产能低,受地质认识和工程技术影响,历经30a的滚动勘探评价,始终未能实现有效开发。因此,拟通
基于格林函数、镜像反演及压力叠加原理,建立了箱式封闭边界裂缝性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半解析模型,模型使用经典的Warren-Root模型表征体积改造区域内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