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大陆经济增长日益显示出活力,增长速度在全球领先。与此同时,非洲思想领域日趋活跃,本土思想成长引起世人关注。长远来看,文化振兴与思想自立对非洲发展日显重要。非洲要真正实现发展复兴,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独立,也需要精神自立与文化重建。
近年来,中非合作关系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中非合作正在超出传统的政治经济范畴而向更深层次、更具本质意义的人文交流、知识共享、发展经验交流、国家治理制度合作的领域拓展。
今天中非双方的发展与复兴不只表现在经济的增长,还是各自文明的复兴、知识的重建、思想的提升,而中非合作正因此会由经济发展合作为基础而逐渐拓展到全方位的合作,会越来越具有发展模式交流、发展道路借鉴、国家制度合作的特征。一方面,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非洲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中非在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领域,已经形成了一种“梯度发展结构”。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非洲朋友意识到,对非洲来说,中国是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中国30多年发展的经历激励着非洲去探寻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的发展道路,非洲正在思考和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理论与发展道路。这个时候,中非之间的人文交流,思想对话,知识共享,制度合作,越来越拓展出广阔的空间。
事实上,中非合作关系要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中非双方建构起一种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以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为特征的“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的人文伙伴关系”,从而为中非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的多领域可持续合作提供宽广坚实的精神支撑平台。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早在一千多年前,中非之间已经有了文化交流。中国的瓷器、丝绸、钱币,许多世纪前在非洲东海岸已十分流行。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航行非洲,推进了中非人民的相互了解。今天,随着中非合作关系的快速发展,中国需要重新认知非洲文化的意义。推进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可以让今天的中国人养成更有包容性的对世界各种文化的赏析能力,让中国普通老百姓更懂得非洲文化的独特价值。
但相对于中非在经贸、投资领域快速发展的局面,目前中非在知识与思想、制度与文化等人文领域交流是相对滞后的,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与短板。对此,中非双方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一套系统的中非人文交流理念、战略和目标,以切实推进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促进中非文明复兴,更好地促进全球文明和谐发展。
推进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可从如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为适应中非双方正在建构面向未来的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机遇共同体的需要,中非双方需要通过努力共同来建立可以交流、理解、借鉴的“中非知识与思想共同体”,共同来建立以相互尊重的、平等相待为特征的“中非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的伙伴关系”,从而在人类发展进程、全球治理、国际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发出中非双方共同的声音。
第二,中非双方需要重新回顾自己过往文明的杰出创造,立足现实需要与全球化挑战,努力汲取“中国智慧”与“非洲智慧”,并在今日的务实合作中去呈现“中国智慧”与“非洲智慧”的独特价值。
第三,中非双方的智库和学术机构,应该更好地合作,共同研究探讨基于今日中非国家丰富历史实践而提炼出的“新发展观”、“新民主观”、“新自由观”、“新国家观”,及“新民间组织观”、“新世界秩序观”、“新全球治理观”,重建人类现代性的话语形态与知识体系。
第四,将中非智库合作纳入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拓展内容,丰富中非智库合作路径。进一步落实中非智库10 10合作伙伴计划,建立中非智库学者互换访问机制,资助双方学者到对方智库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共享成果,设立中非智库发展基金,建立中非智库数据库,出版双方合作的学术著作,建立多语种的智库网页,在对方智库所在地建立海外分支机构。
第五,探讨筹建“中国非洲大学”的可行性并做前期尝试,建构可持续发展的中非人文交流人才培养战略平台。推进召开第二届“中非大学校长论坛”,创立机制化的“中非大学联盟”并将其提升为中非知识共享与思想交流的稳定平台。继续加强中非语言教学合作, 鼓励和支持本国的学校开展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教学,并相互提供帮助,开展大型中非文献互译项目。
第六,筹措经费支持中非合作共建中非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引导科研机构走进非洲,参与非洲资源领域的勘查、规划、保护与利用。建立“中非技术转移中心”,针对中非企业需求,举办技术对接与培训班,实施“非洲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为非洲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条件。
第七,合作实施“中非文明遗产保护与传播工程”,帮助非洲国家启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建议在中国正式筹建“中国国家非洲博物馆”和“中国国家非洲图书资料中心”,支持条件成熟的非洲国家逐渐设立“中国研究院”与“中国博物馆”这样的中非人文交流平台。
第八,建立中非文化产业合作机制,推进中非文化产业合作。鼓励中非文化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建立“中非文化产业博览会”、“中非文化产业合作论坛”。推动中非广播电视媒体合作, 实施中非新闻传播能力提升计划,与非洲国家联合开发制作影视作品。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15ZDA066)研究成果】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魏银萍)
近年来,中非合作关系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中非合作正在超出传统的政治经济范畴而向更深层次、更具本质意义的人文交流、知识共享、发展经验交流、国家治理制度合作的领域拓展。
今天中非双方的发展与复兴不只表现在经济的增长,还是各自文明的复兴、知识的重建、思想的提升,而中非合作正因此会由经济发展合作为基础而逐渐拓展到全方位的合作,会越来越具有发展模式交流、发展道路借鉴、国家制度合作的特征。一方面,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非洲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中非在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领域,已经形成了一种“梯度发展结构”。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非洲朋友意识到,对非洲来说,中国是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中国30多年发展的经历激励着非洲去探寻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的发展道路,非洲正在思考和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理论与发展道路。这个时候,中非之间的人文交流,思想对话,知识共享,制度合作,越来越拓展出广阔的空间。
事实上,中非合作关系要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中非双方建构起一种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以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为特征的“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的人文伙伴关系”,从而为中非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的多领域可持续合作提供宽广坚实的精神支撑平台。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早在一千多年前,中非之间已经有了文化交流。中国的瓷器、丝绸、钱币,许多世纪前在非洲东海岸已十分流行。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航行非洲,推进了中非人民的相互了解。今天,随着中非合作关系的快速发展,中国需要重新认知非洲文化的意义。推进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可以让今天的中国人养成更有包容性的对世界各种文化的赏析能力,让中国普通老百姓更懂得非洲文化的独特价值。
但相对于中非在经贸、投资领域快速发展的局面,目前中非在知识与思想、制度与文化等人文领域交流是相对滞后的,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与短板。对此,中非双方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一套系统的中非人文交流理念、战略和目标,以切实推进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促进中非文明复兴,更好地促进全球文明和谐发展。
推进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可从如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为适应中非双方正在建构面向未来的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机遇共同体的需要,中非双方需要通过努力共同来建立可以交流、理解、借鉴的“中非知识与思想共同体”,共同来建立以相互尊重的、平等相待为特征的“中非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的伙伴关系”,从而在人类发展进程、全球治理、国际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发出中非双方共同的声音。
第二,中非双方需要重新回顾自己过往文明的杰出创造,立足现实需要与全球化挑战,努力汲取“中国智慧”与“非洲智慧”,并在今日的务实合作中去呈现“中国智慧”与“非洲智慧”的独特价值。
第三,中非双方的智库和学术机构,应该更好地合作,共同研究探讨基于今日中非国家丰富历史实践而提炼出的“新发展观”、“新民主观”、“新自由观”、“新国家观”,及“新民间组织观”、“新世界秩序观”、“新全球治理观”,重建人类现代性的话语形态与知识体系。
第四,将中非智库合作纳入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拓展内容,丰富中非智库合作路径。进一步落实中非智库10 10合作伙伴计划,建立中非智库学者互换访问机制,资助双方学者到对方智库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共享成果,设立中非智库发展基金,建立中非智库数据库,出版双方合作的学术著作,建立多语种的智库网页,在对方智库所在地建立海外分支机构。
第五,探讨筹建“中国非洲大学”的可行性并做前期尝试,建构可持续发展的中非人文交流人才培养战略平台。推进召开第二届“中非大学校长论坛”,创立机制化的“中非大学联盟”并将其提升为中非知识共享与思想交流的稳定平台。继续加强中非语言教学合作, 鼓励和支持本国的学校开展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教学,并相互提供帮助,开展大型中非文献互译项目。
第六,筹措经费支持中非合作共建中非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引导科研机构走进非洲,参与非洲资源领域的勘查、规划、保护与利用。建立“中非技术转移中心”,针对中非企业需求,举办技术对接与培训班,实施“非洲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为非洲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条件。
第七,合作实施“中非文明遗产保护与传播工程”,帮助非洲国家启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建议在中国正式筹建“中国国家非洲博物馆”和“中国国家非洲图书资料中心”,支持条件成熟的非洲国家逐渐设立“中国研究院”与“中国博物馆”这样的中非人文交流平台。
第八,建立中非文化产业合作机制,推进中非文化产业合作。鼓励中非文化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建立“中非文化产业博览会”、“中非文化产业合作论坛”。推动中非广播电视媒体合作, 实施中非新闻传播能力提升计划,与非洲国家联合开发制作影视作品。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15ZDA066)研究成果】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魏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