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长空飞虎传奇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虎队”是二战时美国在华抗日航空队的誉名(泛指战斗机和运输机在华征战的全过程)。二战时,中、美空军并肩作战,首先在中国云南、缅甸战区夺回制空权;继而,扩大到中国整个战区,期间,美空军共击落、击毁日机2600余架,‘夺回了制空权,有力地支援了中国远征军,支援了中国地面大会战;为了支援中国作战物资,美国投入大型运输机2000余架,开辟了“驼峰航线”为中国战场运送作战物资75万吨,人员3.5万。创造了“飞虎精神”。
  “飞虎队”进驻昆明
  痛歼日本空中强盗
  1941年12月18日,美国空军退役军官陈纳德组建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进驻昆明,两天后日机又来轰炸昆明,得到情报后,“志愿队”的战机像雄鹰展翅,一架接一架箭一般地冲向蓝天,隐蔽在云层中,等候日机的到来。不一会,10架日本轰炸机排成三角形,大摇大摆地飞临昆明上空,美机立刻钻出云层,俯冲下来冲向日机机群,美机上下翻腾,左右穿梭,冲击扫射,日本飞机吓得在空中缩成一团,仅几分钟的光景,便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队,美军的机关炮响彻云霄,日机有的立刻成为碎片,有的成了“喷火式”,拖着一长条墨红色的浓烟栽向地面,这次空战美机共击落了来犯日机9架,有1架被击伤,侥幸逃回越南,美机无一损失,空战的结果,“志愿队”以9:0的战绩大获全胜。当天,我们全家和一些市民爬上西山的半山腰观战助威,有的还带着望眼镜。我们有幸第一次目睹了日本空中强盗的可耻下场,不禁发出胜利的欢呼。那天,有不少疏散到郊区的市民都目睹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一时间,昆明沸腾了,饱受4年轰炸之苦的老百姓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当晚昆明各界群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不少市民还购买了鸡鸭鱼肉,水果糕点赶往巫家坝机场犒劳这些美国的空中勇士。第二天,昆明的各种媒体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次辉煌的战果,昆明的媒体根据“如虎添翼”这句成语,为“志愿队”这支英雄的空军部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飞虎队”,紧接着美国、印度等国的媒体也跟踪报道了这一新闻,“飞虎队”的英名传遍了全世界,陈纳德的肖像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为“飞虎将军”,成为世界新闻人物。从那以后,陈纳德和“飞虎队”在昆明家喻户晓,妇儒皆知,有口皆碑。
  “12·20”空战后,不甘心失败的日本空军又来昆明报复过几次,但无论是白天来还是夜间来,每次都被美国战机打得落花流水,至少有半数以上被击落,此后,日寇就不敢轻易再来轰炸昆明了,空袭逐渐减少,昆明的市民得以免受“跑警报”和挨轰炸之苦。一切工作、生产、营业、学习、生活都逐渐得以恢复了正常,所以老百姓都把“飞虎队”当做昆明空中的守护之神,虽然日机对昆明零星的偷袭和轰炸还是时有发生,一直持续到1944年下半年,但在“飞虎队”战机的迎头痛击下,每次都受到重创,已是强弩之末了,昆明上空的制空权已完全掌握到了“飞虎队”的手中。
  陈纳德指挥的这支空中劲旅,不仅保卫了昆明和“大后方”各大城市的领空,还为空中通道“驼峰航线”护航,对中国大陆上的日占区(沦陷区)、台湾岛、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乃至日本本土的日军军事目标,敌海上舰队进行了战略轰炸,削弱敌人的战争力量,使其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又配合中国地面部队保卫怒江防线,使敌人不能渡江东进,之后又对盘踞在滇西的日军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协助中国远征军收复了滇西失地,将敌赶出国门,立下了汗马功劳。“飞虎队”这支由美籍飞行员组成的英勇善战的空军部队,为了保卫昆明和“大后方”的领空,他们中的许多人血洒长空,献出宝贵的生命。昆明和“大后方”的各族人民将会永远铭记住他们的功绩。
  “飞虎队”与昆明和“大后方”人民的深情厚谊
  “飞虎队”之所以取得上述辉煌的战绩,是和昆明和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抗日战争中后期,云南由“大后方”变为前线,大军云集,军需浩大,食物匮乏,在困难面前,昆明人民优先满足了“飞虎队”的食物供应,无论是主食、肉食、蔬菜、水果都倾其所有,保证了飞行员们的营养需求,尽了地主之谊。此外,大量的昆明各界人士,都踊跃前去为美空军服务,担任厨师、勤杂、守卫、理发师、清洁工、洗衣工、服务员……我有个亲戚就到巫家坝机场食堂当了一名厨师。还有西南联大、云大等大学的男女学生,课余时间也自愿到机场为美军充当翻译、秘书、打字员、资料员等工作,解决了飞行员们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能随时升空作战。
  笔者当时虽然只是小学生,但对飞虎队员们也充满了感激之情,在街上遇见他们时,每次都会情不自禁地翘起右手上的大拇指喊几声“老美顶好!老美顶好”,美军飞行员们也满面笑容,用生硬的中国话回应:“顶好,顶好!中国人顶好!”有时还会掏出一把口香糖或巧克力糖请我吃。不止是我,当时昆明的小孩还有不少大人见到美军时,都习惯这样喊,这成了当时昆明的一种时尚。飞虎队员们到南屏大戏院看美国原版电影时,观众都会夹道欢迎或起立鼓掌。
  另外,在我的印象中,当时的美军飞行员们都很年轻,大多只有20多岁,他们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和蔼可亲,彬彬有礼,纪律也很严明。那时我们在街上或公共场所,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些身材高大、魁梧,头戴白色钢盔,腰别手枪,手拿警棍的美国宪兵,他们的钢盔上印有“MP”两个英文字母(即MiIitarv Policeman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意为军事警察),这些宪兵到处巡逻,执法严明,随时干涉或制止美国军人可能发生的违纪行为,美军对他们也很敬畏,从来不敢顶撞。对此昆明市民看在眼里,给予好评。
  不仅在昆明,在省内的其他地方,美军飞行员也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保护。
  当时昆明的媒体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架美军战机在执行任务的途中因机件出了故障,不幸坠落在昭通县境内的一座荒山上,飞机坠地后燃起了大火,飞行员跳伞逃生,幸免一死,当地的村民闻声后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识字的人看到飞行员穿的皮夹克后面印有“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两行中文,就知道眼前的飞行员就是早已闻名的“飞虎队员”了。一位曾在省城昆明就读,毕业于教会中学的当地乡村教师,会讲英语,便主动上前用英语与他打招呼并询问情况,这位死里逃生的飞行员想不到在这样偏辟的深山里居然还遇到了知音,说明情况后,当地群众立刻把他奉为上宾,当晚杀鸡宰羊款待这位远方来客。第二天乡长又命人牵来高头大马让他乘骑,并派出武装壮丁一路护送他到了昭通县城。接报后的专员、县长都亲自出城迎接,设宴为他压惊。一天后,闻讯后的“飞虎队”总部派专机到昭通把他接回昆明。
  在4年的相处中,陈纳德的“飞虎队”不仅受到昆明和“大后方”人民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国民政府和云南省军政当局的好评。报载1945年7月26日,昆明市各界在华山南路省党部大礼堂举行大会,欢送陈纳德,省主席龙云亲自致词,对“飞虎队”的功绩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8月8日,云南省政府决定将昆明岔街口至巫家坝机场那一段路命名为“陈纳德路”,以资纪念。
  不仅在中国,就是美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位为国争光的空中英雄也十分重视,他在中国短短的几年中,就由一个空军中校逐级晋升为中将,可谓青云直上。1990年,美国公众评选二战英雄人物时,有两人当选:欧洲战场艾森豪威尔,亚洲战场陈纳德。
其他文献
流经玉溪市的新平和元江两县的红洞,与哀牢山构成了红河谷。在海拔不足400米的红河谷底,常年温暖,热量充足,芒果、荔枝、香蕉、菠萝、木瓜、甘蔗等数不胜数的热带水果常年不断,茉莉花、凤凰花、木棉花、杜鹃花等各种鲜花追逐着季节次第绽放,从不间断的哀牢山清泉灌溉着一年两熟的水稻,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难免让人联想起《圣经》中屡次提到的“膏腴之地”迦南。而生活在此地的花腰傣、彝族、哈尼族依然保存着固有的
期刊
两千年前,古滇国的人们翻过哀牢山,越过红河,寻找他们的家园,在红河谷中走出了第一条道路。据说那些艰难跋涉的先民中王室的一部分人,他们来到玉溪红河谷时,走不动了,只好在这里定居下来,发展成现在的花腰傣。但我更相信他们是被红河谷的美丽所吸引,在他们的心目中,这里就是家园。  红河谷深处,哀牢山护佑的小镇夏洒,碧绿的稻田果园深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夜市人如潮涌,怎么看也不像个小镇。工业、旅游业、农业的
期刊
编者按: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5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16个跨境民族、15个特有民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特别强调,“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
期刊
浸、绘、扎、缝、染、漂、拆、碾。用灵巧的双手把线在织物打绞成结后,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最终变化为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扎染。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诏、大理国时代,本地居民就以扎染服饰为日常服饰之一,从《南诏国传》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先民们便懂得了“扎采纹绣”。特别是盛唐时期,扎染在大理地区一度成为民间最受追捧的商品,逐渐升级为贡品。
期刊
“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壶上的达摩端坐,深情宁静悠然,陶泥细腻泛着柔光。低调的色泽,细柔的手感,这是喧嚣中的一份宁静。  如果说宜兴紫砂是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奢华品,那么钦州陶则是轻奢界最好的入手佳品。  轻柔的质感,如肌肤一般的柔腻。如果你是一位茶人,你需要这样一个物件来沉浸心灵,如果你不是一个茶人,你也需要这样一个物件来带你走进茶禅之境。  钦州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历史,名列中国四大名
期刊
1937年8月,身在德国的中华民国政府兵工署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筹备处处长周自新焦虑万分,世界光学工业的鼻祖德国蔡司公司以“中国工业基础落后,不适宜发展光学工业”为由,拒绝提供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日本开始进攻上海,正在南京建设中的工厂危在旦夕。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技术支持,使光学器材投入生产,日寇一旦占领中国沿海,进口渠道断绝,中国军队将连一部望远镜都无法补给,在现代战争中就是一个瞎子。  周自新于190
期刊
洱源,顾名思义——洱海之源。作为高原明珠洱海的源头,素有“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说法。2008年,洱源县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为大理州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09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云南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10年被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授予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洱源,作为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支流560条,多年平均径流
期刊
七十年前,对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一个陌生的时代。对抗日战争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于书本、电影和电视。人们往往关注于那些血肉搏杀的沙场,那些抗日英雄的功勋……似乎战争只是在前线和敌后,对于昆明这个偏远的后方城市来说,这里发生过什么?这里留下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北方及沿海城市逐步被日军占领,昆明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但同时云南又位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和中国抗日战场的结合部。在19
期刊
在云南的西部,横断山脉由北向南铺展开来,形成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沿着一条条江河,自古以来或为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自然通道。悠悠千年,马帮驮着产自于滇南的茶叶,沿着这些通道,运往西藏等地,这条道路被人们称为“茶马吉道”。郑家庄,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村,曾经是茶马吉道的必经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入大理时以三营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守。其中两名郑氏将军郑指挥、郑冠军驻扎于郑家庄,并不断繁衍生息,形成
期刊
6月12日至16日,由商务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隆重举行。本届南博会,创造了规模最大、参展客商最多、累计外经贸成交额增长最大等多个之最。累计实现外经贸成交251.9亿美元,签订外来投资项目903个,签约金额7850亿元人民币。  本届盛会得到各方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31个国家、2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