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敢于承认问题的所在,敢于自我否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当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硬伤的时候,尚能够直面它。李源潮获得不少掌声。
在江苏,李源潮一直以“铁腕治吏”著称,也因此,奠定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依然是铁腕,这一次不是治吏,是治污。在太湖蓝藻风暴中,李源潮再现铁腕本色,顺应民意,拿出铁腕措施改善当地生态,许诺还民众一个纯净的生活环境。
自5月28日起,太湖蓝藻暴发使得无锡市自来水出现臭味,导致一场影响全市的供水危机。面对突发性灾害,根据中央和江苏省指示紧急启动公共危机应急处置预案,无锡市政府全力奋战72小时,到6月1日晚“恢复正常供水的目标初步实现”。
太湖出现大面积蓝藻灾害,水污染突破了湖泊生态危机最后的防线。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剧增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遭受严重的破坏。
铁腕治污
“无锡供水危机,使我们痛切地再次感受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太湖周边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源已经无法承载该地区如此密集的人口、产业和城市的增长,我们必须彻底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疏散产业布局,恢复生态平衡。”李源潮不得不考虑江苏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恢复生态平衡。
在7月7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李源潮承认,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外界已经对江苏全面小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质疑。他表示,“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饮用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会认可我们的全面小康模式,江苏全面小康的成果就会被颠覆。”
敢于承认问题的所在,敢于自我否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当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硬伤的时候,尚能够直面它。李源潮一席话获得不少掌声。一位网友在博客中这样评价这位书记,“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回避,没有退让,相反却表现出了惊人的‘清醒’,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尽管这样的‘清醒’有点迟了,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当务之急,是要让‘环保优先’的认识迅速渗透到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并且生根发芽,成为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内所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李源潮让老百姓看到了一个行政首长以公众利益为己任的态度。
正如李源潮所言,无锡供水危机已经敲响警钟:苏南全面小康建设要补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这一课!在这个问题上,苏南的各级党政领导者没有任何退路,惟有担负起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痛下决心,彻底治理太湖。
李源潮决定铁腕治污,“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哪怕GDP下降15%,这个代价也必须花。”此时,省委书记在该问题上所采取的强硬的态度和铁腕政策,已经在公众之间为政府挽回不少形象分,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直面和自省,并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强硬态度,在这一次的危机中,李源潮不断强化这样一种形象,是当政者个人的,也是其所代表的政府的。
李说,铁腕治污,必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标准更严格。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发展转型,是必定要付出代价的。一些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必须关闭,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一些富营养化的养殖必须压缩,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帐,哪怕GDP下降15%,也不过相当于苏锡常的增长放缓一年,为了免于给后人留下更大的损失,这个代价必须花,这个决心必须下,这个共识必须形成。
为此,李源潮要求必须做到: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工程治污标准和排污收费标准;采取最严厉的整治手段,严格执行新的太湖产业环保标准,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超标排污、违法偷排企业从重从快处罚,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实行太湖污染治理和监控全覆盖,对重点水域、重点河道段面、重点排污企业、重点污水处理厂实行全天候在线监控。
据统计,太湖流域纺织、化工、冶金、造纸、电镀、酿造等六行业,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排放量的65%和63.4%。今后将从这六个行业入手,制定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对不达标企业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一律关停。江苏省已决定,在2008年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业。
另一方面,江苏省政府决定,太湖流域各市、县将在新增财力中划出10%—20%,专项用于太湖水污染治理。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力争到2010年,太湖地区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据悉,太湖治污资金将主要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蓝藻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生态防护林等项目。
“要严格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哪个地方、哪个方面出现重大环境事故,就要对哪里的领导实行问责制,严重失职者要丢官‘下课’。” 李源潮掷地有声,态度强硬,毫无商量余地。
6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报道《无锡蓝藻重灾未除,企业排污不断》,片中,宜兴部分企业仍然在顶风作案,直接向太湖排放污水,画面触目惊心。此时,无锡市政府及时处理了5名相关人员。这对那些漠视污染的企业和官员,产生了一定的威慑力。同时,也向公众表明了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
铁腕治吏
铁腕,这是李源潮一直以来留给媒体的印象,无论是这一次的铁腕治污,还是此前的铁腕治吏。他毫不讳言自己的“铁碗”。江苏官员对李源潮的普遍评价是平时温文尔雅,待人接物非常谦和,富有亲近感,但如果遇到违法乱纪的事,他的铁腕特色就会毫不含糊地显露出来。
2001年12月,李源潮到任南京不久,就宣布了关于市政公用系统个别干部在宁波酒后闹事事件的处理决定。在2001年12月8日,南京市委召开了局以上干部大会,宣布对朱等五人的撤职处理。李源潮在会上强硬地表示:“今后谁倒南京干部形象的牌子,市委就摘他的牌子。”
其后,在南京首创“万人评议机关”活动,把公众监督制度化,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当年南京市委根据评议结果,提请市人大免去了排在末位的房地产管理局和市容管理局的两位负责人。一时间南京上下为之一震,政风大变。
就任省委书记以后,李继续以其“铁腕治吏”的风格着手整肃江苏官场,并把“万人评议”向全省推广。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0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了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会上,李源潮历数机关通病,并限令整改。
从南京到江苏,李源潮一路铁腕治吏。铁腕治吏因此成为了李源潮除经济发展外,投入精力最大也为人称道的方面。自然,吏治清明也成为南京,乃至整个江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保障。
李源潮,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专业知识全面,个人风格鲜明;外界评价,有抱负,有想法,希望江苏在自己的任内能“与时俱进”。
在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上,李说,要再用5年时间的奋斗,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努力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新江苏。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在太湖蓝藻风暴中表现出的坚决而强硬的态度,以及直面问题的勇气。
在江苏,李源潮一直以“铁腕治吏”著称,也因此,奠定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依然是铁腕,这一次不是治吏,是治污。在太湖蓝藻风暴中,李源潮再现铁腕本色,顺应民意,拿出铁腕措施改善当地生态,许诺还民众一个纯净的生活环境。
自5月28日起,太湖蓝藻暴发使得无锡市自来水出现臭味,导致一场影响全市的供水危机。面对突发性灾害,根据中央和江苏省指示紧急启动公共危机应急处置预案,无锡市政府全力奋战72小时,到6月1日晚“恢复正常供水的目标初步实现”。
太湖出现大面积蓝藻灾害,水污染突破了湖泊生态危机最后的防线。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剧增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遭受严重的破坏。
铁腕治污
“无锡供水危机,使我们痛切地再次感受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太湖周边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源已经无法承载该地区如此密集的人口、产业和城市的增长,我们必须彻底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疏散产业布局,恢复生态平衡。”李源潮不得不考虑江苏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恢复生态平衡。
在7月7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李源潮承认,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外界已经对江苏全面小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质疑。他表示,“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饮用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会认可我们的全面小康模式,江苏全面小康的成果就会被颠覆。”
敢于承认问题的所在,敢于自我否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当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硬伤的时候,尚能够直面它。李源潮一席话获得不少掌声。一位网友在博客中这样评价这位书记,“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回避,没有退让,相反却表现出了惊人的‘清醒’,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尽管这样的‘清醒’有点迟了,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当务之急,是要让‘环保优先’的认识迅速渗透到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并且生根发芽,成为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内所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李源潮让老百姓看到了一个行政首长以公众利益为己任的态度。
正如李源潮所言,无锡供水危机已经敲响警钟:苏南全面小康建设要补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这一课!在这个问题上,苏南的各级党政领导者没有任何退路,惟有担负起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痛下决心,彻底治理太湖。
李源潮决定铁腕治污,“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哪怕GDP下降15%,这个代价也必须花。”此时,省委书记在该问题上所采取的强硬的态度和铁腕政策,已经在公众之间为政府挽回不少形象分,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直面和自省,并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强硬态度,在这一次的危机中,李源潮不断强化这样一种形象,是当政者个人的,也是其所代表的政府的。
李说,铁腕治污,必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标准更严格。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发展转型,是必定要付出代价的。一些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必须关闭,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一些富营养化的养殖必须压缩,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帐,哪怕GDP下降15%,也不过相当于苏锡常的增长放缓一年,为了免于给后人留下更大的损失,这个代价必须花,这个决心必须下,这个共识必须形成。
为此,李源潮要求必须做到: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工程治污标准和排污收费标准;采取最严厉的整治手段,严格执行新的太湖产业环保标准,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超标排污、违法偷排企业从重从快处罚,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实行太湖污染治理和监控全覆盖,对重点水域、重点河道段面、重点排污企业、重点污水处理厂实行全天候在线监控。
据统计,太湖流域纺织、化工、冶金、造纸、电镀、酿造等六行业,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排放量的65%和63.4%。今后将从这六个行业入手,制定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对不达标企业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一律关停。江苏省已决定,在2008年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业。
另一方面,江苏省政府决定,太湖流域各市、县将在新增财力中划出10%—20%,专项用于太湖水污染治理。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力争到2010年,太湖地区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据悉,太湖治污资金将主要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蓝藻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生态防护林等项目。
“要严格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哪个地方、哪个方面出现重大环境事故,就要对哪里的领导实行问责制,严重失职者要丢官‘下课’。” 李源潮掷地有声,态度强硬,毫无商量余地。
6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报道《无锡蓝藻重灾未除,企业排污不断》,片中,宜兴部分企业仍然在顶风作案,直接向太湖排放污水,画面触目惊心。此时,无锡市政府及时处理了5名相关人员。这对那些漠视污染的企业和官员,产生了一定的威慑力。同时,也向公众表明了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
铁腕治吏
铁腕,这是李源潮一直以来留给媒体的印象,无论是这一次的铁腕治污,还是此前的铁腕治吏。他毫不讳言自己的“铁碗”。江苏官员对李源潮的普遍评价是平时温文尔雅,待人接物非常谦和,富有亲近感,但如果遇到违法乱纪的事,他的铁腕特色就会毫不含糊地显露出来。
2001年12月,李源潮到任南京不久,就宣布了关于市政公用系统个别干部在宁波酒后闹事事件的处理决定。在2001年12月8日,南京市委召开了局以上干部大会,宣布对朱等五人的撤职处理。李源潮在会上强硬地表示:“今后谁倒南京干部形象的牌子,市委就摘他的牌子。”
其后,在南京首创“万人评议机关”活动,把公众监督制度化,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当年南京市委根据评议结果,提请市人大免去了排在末位的房地产管理局和市容管理局的两位负责人。一时间南京上下为之一震,政风大变。
就任省委书记以后,李继续以其“铁腕治吏”的风格着手整肃江苏官场,并把“万人评议”向全省推广。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0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了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会上,李源潮历数机关通病,并限令整改。
从南京到江苏,李源潮一路铁腕治吏。铁腕治吏因此成为了李源潮除经济发展外,投入精力最大也为人称道的方面。自然,吏治清明也成为南京,乃至整个江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保障。
李源潮,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专业知识全面,个人风格鲜明;外界评价,有抱负,有想法,希望江苏在自己的任内能“与时俱进”。
在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上,李说,要再用5年时间的奋斗,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努力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新江苏。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在太湖蓝藻风暴中表现出的坚决而强硬的态度,以及直面问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