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政策的保障。信阳市是中原文化的集聚地之一,对文化需求与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更有普遍意义。贯彻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则是根本出路。
关键词:农村;文化需求;权益保障;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17-2
基金项目:2011年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1WH2041
1 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把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与人们强烈的文化需求相比,大多数人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权益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1]。
2 以信阳市为例看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实现
2.1 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信阳市是全国旅游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的集聚地之一,同时是农业大省基层地区,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极具代表性。
第一,从主体上看,农民对文化需求的热情日渐高涨。
第二,从形式上看,电视是农民业余时间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
第三,从内容上看,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
第四,从供给渠道上看,目前农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包括一些企业的营销宣传伴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而农民最喜欢本地文化活动,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尽满意。
第五,从文化层次上看,通俗文化最受农民欢迎,高雅文化或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农民则不喜欢。
第六,从需求的趋势上看,农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较高,被动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少。现在农村活跃的秧歌舞、群众集体健身舞,不但受农民欢迎,而且农民还积极热情地参与。42%的农民希望以“村组或乡镇为单位”组织农民自己的秧歌舞、健身舞,活跃农村文化生活[2]。
2.2 当前信阳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信阳市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应有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农村主体文化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有了较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得到加强。农民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满足,并呈现一些积极、健康、时代感很强的新特点。但这种满足是初步的,也存在较多问题,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3 进一步加快信阳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新农村呼唤新文化,就进一步加快信阳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村文化工作开展得好,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农村文化工作相对落后,则制约农村发展,乃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市、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应切实负担起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
二是制定和完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市、县区应合理制定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并分出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把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纳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把农村文化建设的项目纳入县区、乡镇的项目库。
三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如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开展文化“争资跑项”活动;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农村文化领域。积极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发展乡镇、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及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建设。首先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其次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再次要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最后要营造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系。
五是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六是创新农村文化管理的体制和内容。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机制;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七是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
八是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发展具有信阳地域特色的灶戏、花鼓戏、皮影戏、花篮戏等传统戏剧项目,挖掘信阳民歌和民间歌舞等民俗表演项目,推进剪纸、皮影制作、布雕画等民间工艺项目,发展特色文化;培养各具特色的民间文艺队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以民间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努力办好重大主题节庆活动,培育文化品牌,壮大农村文化产业[3]。
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与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根本出路,则是贯彻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3 国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3.1 加強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3.2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3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3.4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总之,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努力贯彻中央和地方文件精神,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努力促进基本文化服务大众化,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卫朝,王文昌,王秦俊.农民文化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4):440-443.
[2] 张爱民,刘明峰.襄樊农村文化需求探微[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 信阳市政协.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建议,www.xyzx.org.cn,2007-2-27.
作者简介:曹霞(1972-),女,河南光山人,讲师,硕士。
关键词:农村;文化需求;权益保障;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17-2
基金项目:2011年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1WH2041
1 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把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与人们强烈的文化需求相比,大多数人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权益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1]。
2 以信阳市为例看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实现
2.1 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信阳市是全国旅游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的集聚地之一,同时是农业大省基层地区,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极具代表性。
第一,从主体上看,农民对文化需求的热情日渐高涨。
第二,从形式上看,电视是农民业余时间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
第三,从内容上看,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
第四,从供给渠道上看,目前农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包括一些企业的营销宣传伴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而农民最喜欢本地文化活动,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尽满意。
第五,从文化层次上看,通俗文化最受农民欢迎,高雅文化或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农民则不喜欢。
第六,从需求的趋势上看,农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较高,被动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少。现在农村活跃的秧歌舞、群众集体健身舞,不但受农民欢迎,而且农民还积极热情地参与。42%的农民希望以“村组或乡镇为单位”组织农民自己的秧歌舞、健身舞,活跃农村文化生活[2]。
2.2 当前信阳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信阳市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应有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农村主体文化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有了较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得到加强。农民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满足,并呈现一些积极、健康、时代感很强的新特点。但这种满足是初步的,也存在较多问题,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3 进一步加快信阳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新农村呼唤新文化,就进一步加快信阳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村文化工作开展得好,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农村文化工作相对落后,则制约农村发展,乃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市、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应切实负担起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
二是制定和完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市、县区应合理制定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并分出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把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纳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把农村文化建设的项目纳入县区、乡镇的项目库。
三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如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开展文化“争资跑项”活动;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农村文化领域。积极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发展乡镇、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及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建设。首先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其次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再次要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最后要营造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系。
五是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六是创新农村文化管理的体制和内容。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机制;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七是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
八是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发展具有信阳地域特色的灶戏、花鼓戏、皮影戏、花篮戏等传统戏剧项目,挖掘信阳民歌和民间歌舞等民俗表演项目,推进剪纸、皮影制作、布雕画等民间工艺项目,发展特色文化;培养各具特色的民间文艺队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以民间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努力办好重大主题节庆活动,培育文化品牌,壮大农村文化产业[3]。
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与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根本出路,则是贯彻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3 国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3.1 加強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3.2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3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3.4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总之,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努力贯彻中央和地方文件精神,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努力促进基本文化服务大众化,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卫朝,王文昌,王秦俊.农民文化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4):440-443.
[2] 张爱民,刘明峰.襄樊农村文化需求探微[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 信阳市政协.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建议,www.xyzx.org.cn,2007-2-27.
作者简介:曹霞(1972-),女,河南光山人,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