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近视还是远视?耽于近视,可以保持心情的平静;偶尔远视,可以保持灵魂的澄澈。前者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安心于日常的生活;后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超脱于日常的生活。人生的这两种视角缺一不可。
——李银河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想法与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典型的名人名言话题型材料作文,材料围绕近视和远视展开,认为两种视角缺一不可。材料中的远视是指眺望远方,近视是着眼当下,并提示了思考写作方向和角度:近视可以保持心情的平静,安于日常的生活;远视可以超脱于日常的生活,保持灵魂的澄澈。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立意:
基本角度:近视,让生活更真实。生活不在远方,在当下。只有着眼当下,才能真切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悲欢;才能不断成长、成熟,与生活握手言和。有人认为,只看近处,是一种怠惰,会让人丧失生存的动力。其实不然,正是近处的辛酸苦楚激发人们拼搏进取的斗志,正是当下的现世安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相反,远方则常常诱惑着我们去猜测、去幻想,在幻想的梦境中迷失自己,忘了现在的努力是对未来的奠基。
选材小贴士:当下是未来的基础,远方是近处的延伸。着眼于当下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也不意味着浅薄、鼠目寸光。真正的有为者都是近视者,都着眼于当下,着重考虑和注意当前的问题,踏实、灵活、创新、勤奋,把个人的责任和时代的任务逐步推进,这样,困难才能克服,问题才会解决,迷茫才会远去。
进阶角度:远视,让灵魂更自由。置身于现实,看向近处,我们常常被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家境不好,相貌平凡,工作不顺等。因此,视野会变得狭隘,心胸会变得逼仄,人生也会活得越来越现实,不浪漫也不诗意,慢慢地淹没在现实的洪水中。只有多往远处看,偶尔向远方瞭望一下,才能超脱于日常,让心境不再焦虑。
选材小贴士:“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这是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不管你现在怎样贫穷,也不管你现在如何困窘,决定你的人生的不是你的现在,而是你的将来;不是眼前,而是远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耽于近视,过着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一日一日,一年一年,陶醉其中,止步不前。
升华角度:既眺望远方,也立足脚下。近处是生活,也是苟且,是欢乐窝,也是沼泽地;近处有踏实的土地,也有琐碎的日常。远方是希望,也是未知,是诗意地,也是缥缈林;远方有大地和田野,也有风霜和雨雪。一味地往近处看,看到的都是柴米油盐、一地鸡毛,困在生活的囚笼中苦苦挣扎;一味地往远处看,看到的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坠入虚幻的梦境中苦苦追寻。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要注意脚下坎坷的小路,也要眺望远方美丽的风景,既要立足当下,也要放眼未来。
选材小贴士:海子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看向近处,我们积极面对,努力发掘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把平凡的日子过的不平淡;眺望远方,我们满怀期待,像海燕一样搏击风浪。只有脚踏实地,着眼未来,才有可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文革”时期的邓小平住在破烂的农舍里,每天要进行大量的劳动,生活如此艰苦,仍然心系着中国的命运,他着眼的未来是全中国的未来,后来的改革开放也是那时候他最先想到的。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不仅顽强地生存下去,也为中国的发展谋划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素材点拨:当我们身处逆境,困于泥淖,只有憧憬未来满怀希望,才能战胜现实,超越眼前,获得明天的美好。假如困境中邓小平只考虑当时自己的荣辱得失,那么他就会被生存打垮,就不会有日后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不会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的强大。
推荐素材二:
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
——卢梭
狡猾是近视,只看得清鼻子底下,而看不清远方,因而时常使自己陷入给别人设的陷阱里。
——冈察洛夫
素材点拨:人生在世,总需面对理想与现实、当下与远方。每个人都不愿平庸乏味,但慢慢地大多数人会妥协于生活,过得碌碌无为。但总有人不满足于小小的角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将目光投向远方,去寻求灵魂的自由。
推荐素材三: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素材点拨:红玫瑰是远方,白玫瑰是近处;红玫瑰让人期待,白玫瑰让人厌烦。红玫瑰 白玫瑰就是生活,纵使生活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了它们,也就不再有悲伤、幸福、惆怅、快乐、感动的交织。每一种生活的味道都需要我们去一一品尝,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信仰。像一个对明天抱有信念的智者一样去寻找遥远的苍穹,像一个对世间怀有温暖情怀的凡人去坚守简单真实的当下,这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人生态度。现实的泥淖,远方的虚幻,需要我们近视和远观,将之转变为现世安稳,未来静好。
【素材演练】
近瞻——远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10)班
朱乐芊
人之所望者,或近或远,近则安于现实,远则脱然有怀。
近瞻,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远望,使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仅凭一种视角看待生活,其盲区必然造成人的认识上的片面。唯有二者结合,相辅相成,看清楚整片森林内的每一棵树木,方可寻得合适的自我定位,方可晓得对待生活的最佳态度。
古代先贤庄子淡泊心性,“持竿不顾”官场前途,布衣草履亦可潇洒对魏王一吐“贫,也非惫也”。他隐居著书,糁汤野菜的生活虽平淡,却因充实而怡然自得,此乃近瞻;即使偶尔为粗茶淡饭而忧,曾贷粟于监河侯,却时常畅想着“物我合一”“万物无所待”的逍遥境界,正是這远望的追求造就了其思想的深度,促使庄子挥笔成章,写下了汪洋恣肆、气势壮阔的《逍遥游》。 《逍遥游》中近瞻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且适南冥也”的追求,远望的大鹏也无法理解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的满足。我们生而为人,亦若此矣。渺若蜉蝣,轻如尘埃,目之所视,不过两三寸耳,兢兢业业,终其一生却碌碌无为;心若空中飞翔不曾停歇的无脚鸟,目之所视,无穷无尽,然“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近瞻,远望,风景变换,生活的味道也随之调节。曼德拉认为:“本来能过得更精彩的生活,却勉强接受现状,满足于个人生活,这毫无激情可言。”埋首于生活中的琐碎繁事时,不时的举首远眺,那一刻的雀跃与希冀是如此的动人心弦,更高远的追求往往引导着人们不断挣脱束缚,超越自己。
然而,“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真味,回归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這一句话也不假。有多少人总想着干一番大事业,却背上压力,就好像一座高山时刻压迫着你,容不得你停下来喘一口气,理想与现实强烈的落差与无力感宛如利刃直刺心灵。远望久了,脖子也会酸痛。对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总是平淡的,但平淡并不代表着碌碌无为,平静也不代表着如湖水般死寂。当日子如流水般淌过,着眼于眼下生活,每天为自己与家人一点一滴的努力,真真切切感受人世间实实在在的悲欢离合,不像无根的浮萍飘飘无所依靠,便是近瞻的真实。
远近视角之变缺一不可。活在当下,凡尘烟火与柴米油盐常伴在身,世俗的亲切,淡化了目标求而不得的失意痛苦;眺望远方,旖旎风光和美好追求在前方召唤,遥远的景致洗刷了眼下苦苦纠缠的烦恼。一份是源于日常生活的踏实,一份是源于目标追求的超脱,它们的重量都不可忽略,共同造就了内心平衡。
生活正是如此。我们所看到的,不应只有近水楼台,还有远处一轮浩渺烟月;我们所想的,不仅是远山连绵,还有近处的姹紫嫣红……
【教师评点】文章开门见山,明确指出近视、远视“唯有二者结合,相辅相成,方可寻得合适的自我定位,方可晓得对待生活的最佳态度。”接着以庄子为例正面论述了“近瞻,淡泊心性;远望,逍遥无待”的观点。后面又用驳论的形式指出近瞻、远望的不足,一个被磨平了棱角,一个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最后再次总结点题,生活需要“近水楼台”,也需要“远山连绵”。全文论述深入,内容丰富,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采菊见近,悠然见远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10)班
谢诗琪
在一生的旅途中,梦想、风景、权力、金钱都在悄无声息却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的方向。有人选择耽于近视,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平平凡凡地过完一生,像一杯平淡却解渴的白开水;而有人执着于触摸深空星辰璀璨,仰头远望,却忽视脚下踉跄,执意燃成灰烬,活成一杯伏特加;那么,何不稳健地踩着脚下坚实的土地,心中怀揣着流星皎月,奋勇前行,像一杯清浅却甘醇的香茗呢?
只近视吗?“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归。”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从时间的纵轴来说,古往今来,横槊赋诗的曹孟德,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辛幼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东坡,皆为一个时代的铿锵之响,可今安在哉?从时间的横轴上说,从稚子幼童到风华正茂,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老叟,短短年岁,与其活得轰轰烈烈,不如安心于平淡的生活,体验连林冲都无法抵挡的温馨的魅力,何必自找烦恼?
可真的是这样吗?王尔德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仍然可以仰望星空。”不曾抬头远视,不曾心怀梦想,这和只知低头觅食的蚁群有什么区别?匍匐在广袤的大地上,却心甘情愿,不知支起想象的脊梁。要知道,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命是需要诗意的,机械性和劳作,朝出夜归的上班族生活,会渐渐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变得麻木而丧失对生活诗意的敏锐。而远视就像是迷茫路途的指南针,使人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如果有什么想不开的,只要往远处看一眼,就可以解脱,不再纠结,不再焦虑,不再有噬人心脾的悲痛。
那么,只远视吗?为了人生的光辉,痴痴地仰头,吃力地踮起脚尖,试图抓住天上星宿。可要深知,凝视星空太久,会因难以触摸而抑郁,会因眼睛酸涩而迷茫。会渐渐觉得个体不过是沧海一粟、天地蜉蝣,如此渺小又微不足道,觉得无论怎样努力,一切均属枉然,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向前奔跑?
人不应是苦行僧压抑美好,一路劳作,也不应是赌徒挥霍光阴,一味空想。远视抑或是近视,为了人生的尊严与美好,我们都需要。在生活面前飞奔向前,让生命价值彰显;在梦想面前抬头远望,让灵魂得以滋润。效仿陶渊明,近处采菊,悠然见远。
近视抑或是远视?许多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回答——痛心于“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世的墨子,“连行三月”劝说楚王,“九拒攻城之机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潜心钻研杂交水稻,让14亿人口得以吃饱做出了回答;中国航天梦用“嫦娥探月”的实现做出了回答……
请相信,生活需要近视,勤勤恳恳,才能向前奔跑;而梦想需要远视,星辰璀璨,才能让生活不枯涩。
【教师评点】文章亮点有三:第一,文章观点清晰,扣题严谨,开头结尾都能围绕近视、远视展开写作。第二,思考深入,思维辩证,先分别指出近视与远视的局限性,然后指出,为了人生的尊严与美好,近视、远视我们都需要。第三,语言简练流畅,事例丰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编辑/关晓星
近视还是远视?耽于近视,可以保持心情的平静;偶尔远视,可以保持灵魂的澄澈。前者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安心于日常的生活;后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超脱于日常的生活。人生的这两种视角缺一不可。
——李银河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想法与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典型的名人名言话题型材料作文,材料围绕近视和远视展开,认为两种视角缺一不可。材料中的远视是指眺望远方,近视是着眼当下,并提示了思考写作方向和角度:近视可以保持心情的平静,安于日常的生活;远视可以超脱于日常的生活,保持灵魂的澄澈。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立意:
基本角度:近视,让生活更真实。生活不在远方,在当下。只有着眼当下,才能真切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悲欢;才能不断成长、成熟,与生活握手言和。有人认为,只看近处,是一种怠惰,会让人丧失生存的动力。其实不然,正是近处的辛酸苦楚激发人们拼搏进取的斗志,正是当下的现世安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相反,远方则常常诱惑着我们去猜测、去幻想,在幻想的梦境中迷失自己,忘了现在的努力是对未来的奠基。
选材小贴士:当下是未来的基础,远方是近处的延伸。着眼于当下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也不意味着浅薄、鼠目寸光。真正的有为者都是近视者,都着眼于当下,着重考虑和注意当前的问题,踏实、灵活、创新、勤奋,把个人的责任和时代的任务逐步推进,这样,困难才能克服,问题才会解决,迷茫才会远去。
进阶角度:远视,让灵魂更自由。置身于现实,看向近处,我们常常被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家境不好,相貌平凡,工作不顺等。因此,视野会变得狭隘,心胸会变得逼仄,人生也会活得越来越现实,不浪漫也不诗意,慢慢地淹没在现实的洪水中。只有多往远处看,偶尔向远方瞭望一下,才能超脱于日常,让心境不再焦虑。
选材小贴士:“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这是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不管你现在怎样贫穷,也不管你现在如何困窘,决定你的人生的不是你的现在,而是你的将来;不是眼前,而是远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耽于近视,过着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一日一日,一年一年,陶醉其中,止步不前。
升华角度:既眺望远方,也立足脚下。近处是生活,也是苟且,是欢乐窝,也是沼泽地;近处有踏实的土地,也有琐碎的日常。远方是希望,也是未知,是诗意地,也是缥缈林;远方有大地和田野,也有风霜和雨雪。一味地往近处看,看到的都是柴米油盐、一地鸡毛,困在生活的囚笼中苦苦挣扎;一味地往远处看,看到的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坠入虚幻的梦境中苦苦追寻。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要注意脚下坎坷的小路,也要眺望远方美丽的风景,既要立足当下,也要放眼未来。
选材小贴士:海子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看向近处,我们积极面对,努力发掘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把平凡的日子过的不平淡;眺望远方,我们满怀期待,像海燕一样搏击风浪。只有脚踏实地,着眼未来,才有可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文革”时期的邓小平住在破烂的农舍里,每天要进行大量的劳动,生活如此艰苦,仍然心系着中国的命运,他着眼的未来是全中国的未来,后来的改革开放也是那时候他最先想到的。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不仅顽强地生存下去,也为中国的发展谋划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素材点拨:当我们身处逆境,困于泥淖,只有憧憬未来满怀希望,才能战胜现实,超越眼前,获得明天的美好。假如困境中邓小平只考虑当时自己的荣辱得失,那么他就会被生存打垮,就不会有日后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不会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的强大。
推荐素材二:
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
——卢梭
狡猾是近视,只看得清鼻子底下,而看不清远方,因而时常使自己陷入给别人设的陷阱里。
——冈察洛夫
素材点拨:人生在世,总需面对理想与现实、当下与远方。每个人都不愿平庸乏味,但慢慢地大多数人会妥协于生活,过得碌碌无为。但总有人不满足于小小的角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将目光投向远方,去寻求灵魂的自由。
推荐素材三: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素材点拨:红玫瑰是远方,白玫瑰是近处;红玫瑰让人期待,白玫瑰让人厌烦。红玫瑰 白玫瑰就是生活,纵使生活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了它们,也就不再有悲伤、幸福、惆怅、快乐、感动的交织。每一种生活的味道都需要我们去一一品尝,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信仰。像一个对明天抱有信念的智者一样去寻找遥远的苍穹,像一个对世间怀有温暖情怀的凡人去坚守简单真实的当下,这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人生态度。现实的泥淖,远方的虚幻,需要我们近视和远观,将之转变为现世安稳,未来静好。
【素材演练】
近瞻——远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10)班
朱乐芊
人之所望者,或近或远,近则安于现实,远则脱然有怀。
近瞻,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远望,使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仅凭一种视角看待生活,其盲区必然造成人的认识上的片面。唯有二者结合,相辅相成,看清楚整片森林内的每一棵树木,方可寻得合适的自我定位,方可晓得对待生活的最佳态度。
古代先贤庄子淡泊心性,“持竿不顾”官场前途,布衣草履亦可潇洒对魏王一吐“贫,也非惫也”。他隐居著书,糁汤野菜的生活虽平淡,却因充实而怡然自得,此乃近瞻;即使偶尔为粗茶淡饭而忧,曾贷粟于监河侯,却时常畅想着“物我合一”“万物无所待”的逍遥境界,正是這远望的追求造就了其思想的深度,促使庄子挥笔成章,写下了汪洋恣肆、气势壮阔的《逍遥游》。 《逍遥游》中近瞻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且适南冥也”的追求,远望的大鹏也无法理解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的满足。我们生而为人,亦若此矣。渺若蜉蝣,轻如尘埃,目之所视,不过两三寸耳,兢兢业业,终其一生却碌碌无为;心若空中飞翔不曾停歇的无脚鸟,目之所视,无穷无尽,然“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近瞻,远望,风景变换,生活的味道也随之调节。曼德拉认为:“本来能过得更精彩的生活,却勉强接受现状,满足于个人生活,这毫无激情可言。”埋首于生活中的琐碎繁事时,不时的举首远眺,那一刻的雀跃与希冀是如此的动人心弦,更高远的追求往往引导着人们不断挣脱束缚,超越自己。
然而,“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真味,回归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這一句话也不假。有多少人总想着干一番大事业,却背上压力,就好像一座高山时刻压迫着你,容不得你停下来喘一口气,理想与现实强烈的落差与无力感宛如利刃直刺心灵。远望久了,脖子也会酸痛。对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总是平淡的,但平淡并不代表着碌碌无为,平静也不代表着如湖水般死寂。当日子如流水般淌过,着眼于眼下生活,每天为自己与家人一点一滴的努力,真真切切感受人世间实实在在的悲欢离合,不像无根的浮萍飘飘无所依靠,便是近瞻的真实。
远近视角之变缺一不可。活在当下,凡尘烟火与柴米油盐常伴在身,世俗的亲切,淡化了目标求而不得的失意痛苦;眺望远方,旖旎风光和美好追求在前方召唤,遥远的景致洗刷了眼下苦苦纠缠的烦恼。一份是源于日常生活的踏实,一份是源于目标追求的超脱,它们的重量都不可忽略,共同造就了内心平衡。
生活正是如此。我们所看到的,不应只有近水楼台,还有远处一轮浩渺烟月;我们所想的,不仅是远山连绵,还有近处的姹紫嫣红……
【教师评点】文章开门见山,明确指出近视、远视“唯有二者结合,相辅相成,方可寻得合适的自我定位,方可晓得对待生活的最佳态度。”接着以庄子为例正面论述了“近瞻,淡泊心性;远望,逍遥无待”的观点。后面又用驳论的形式指出近瞻、远望的不足,一个被磨平了棱角,一个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最后再次总结点题,生活需要“近水楼台”,也需要“远山连绵”。全文论述深入,内容丰富,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采菊见近,悠然见远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10)班
谢诗琪
在一生的旅途中,梦想、风景、权力、金钱都在悄无声息却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的方向。有人选择耽于近视,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平平凡凡地过完一生,像一杯平淡却解渴的白开水;而有人执着于触摸深空星辰璀璨,仰头远望,却忽视脚下踉跄,执意燃成灰烬,活成一杯伏特加;那么,何不稳健地踩着脚下坚实的土地,心中怀揣着流星皎月,奋勇前行,像一杯清浅却甘醇的香茗呢?
只近视吗?“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归。”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从时间的纵轴来说,古往今来,横槊赋诗的曹孟德,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辛幼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东坡,皆为一个时代的铿锵之响,可今安在哉?从时间的横轴上说,从稚子幼童到风华正茂,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老叟,短短年岁,与其活得轰轰烈烈,不如安心于平淡的生活,体验连林冲都无法抵挡的温馨的魅力,何必自找烦恼?
可真的是这样吗?王尔德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仍然可以仰望星空。”不曾抬头远视,不曾心怀梦想,这和只知低头觅食的蚁群有什么区别?匍匐在广袤的大地上,却心甘情愿,不知支起想象的脊梁。要知道,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命是需要诗意的,机械性和劳作,朝出夜归的上班族生活,会渐渐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变得麻木而丧失对生活诗意的敏锐。而远视就像是迷茫路途的指南针,使人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如果有什么想不开的,只要往远处看一眼,就可以解脱,不再纠结,不再焦虑,不再有噬人心脾的悲痛。
那么,只远视吗?为了人生的光辉,痴痴地仰头,吃力地踮起脚尖,试图抓住天上星宿。可要深知,凝视星空太久,会因难以触摸而抑郁,会因眼睛酸涩而迷茫。会渐渐觉得个体不过是沧海一粟、天地蜉蝣,如此渺小又微不足道,觉得无论怎样努力,一切均属枉然,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向前奔跑?
人不应是苦行僧压抑美好,一路劳作,也不应是赌徒挥霍光阴,一味空想。远视抑或是近视,为了人生的尊严与美好,我们都需要。在生活面前飞奔向前,让生命价值彰显;在梦想面前抬头远望,让灵魂得以滋润。效仿陶渊明,近处采菊,悠然见远。
近视抑或是远视?许多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回答——痛心于“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世的墨子,“连行三月”劝说楚王,“九拒攻城之机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潜心钻研杂交水稻,让14亿人口得以吃饱做出了回答;中国航天梦用“嫦娥探月”的实现做出了回答……
请相信,生活需要近视,勤勤恳恳,才能向前奔跑;而梦想需要远视,星辰璀璨,才能让生活不枯涩。
【教师评点】文章亮点有三:第一,文章观点清晰,扣题严谨,开头结尾都能围绕近视、远视展开写作。第二,思考深入,思维辩证,先分别指出近视与远视的局限性,然后指出,为了人生的尊严与美好,近视、远视我们都需要。第三,语言简练流畅,事例丰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