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州共青团“构建连锁服务平台 推动青年社会组织落地服务”的做法,最大的亮点在于“落地”二字,依托社区,扎下深根,实现枝繁叶茂。他们的探索,很好地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效解决青年社会组织“有劲使不出”的问题。“尚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糖糖网”等公益社会组织,自身集聚了一定的资源力量,也有较为强烈的服务意愿,它们需要有固定的阵地、稳定的群体、长期的合作,而这一切最好的落脚点就在社区。第二,有效解决社会青年“诉求无人应”的问题。引导青年社会组织依托社区提供服务,可以实现青年困难反映在门口、解决在门口,比如“小橘灯”服务汇走进社区,开展法制宣传、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等,真正为广大青年排忧解难。第三,有效解决共青团组织“供需不对路”的问题。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是近年来我们的工作重点。提高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关键就在于要坚持从青年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做到精准服務、供需对路。团组织开展的一些工作项目,青年之所以不点赞、不买账,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契合他们的需求,感觉“被服务”。通过引导、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在社区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把准青年需求的脉搏,实实在在搞好服务。第四,有效解决基层社区“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建设非常重视,作为夯实基层、建设基层的重要基石,在人财物力上的投入不断加大,有些地方社区的硬件建设甚至超过了乡镇、街道办事机构。但与此相对应的“软件”部分,公共服务的能力、内容还相对较弱,共青团顺势而为、及早介入、主动作为,可以真正实现“双赢”。
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联系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是群团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成为群团组织的二传手、三传手、四传手,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社会各领域。”江苏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4号文件和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对照构建“四维工作”格局的要求,谋划推进团的改革创新,初步确定了在六个重点领域探索突破,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在以青年社会组织为重点的工作手臂延伸上取得突破。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超过12个,势必将给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江苏共青团坚持上下统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的基础上,在省级层面注重顶层设计,积极联合省民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着力提高共青团在青年社会组织管理中的话语权;注重示范引领,建设1500平方米省级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集孵化培育、人才培养、公益创业一体化建设等功能于一身,成为全省青年社会组织总部基地;注重项目培育,连续两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评选,争取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整合青联、青商等社会资源,实现项目与资金的有效对接;注重人才支持,实施青年社会组织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育青年社会组织运营管理人才,并在各级青联中增设青年社会组织界别,积极吸纳一批青年社会组织骨干成员。通过团结和服务青年社会组织,来有效延伸团的工作,团结和服务更多的青年,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作者系团江苏省委书记)
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联系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是群团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成为群团组织的二传手、三传手、四传手,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社会各领域。”江苏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4号文件和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对照构建“四维工作”格局的要求,谋划推进团的改革创新,初步确定了在六个重点领域探索突破,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在以青年社会组织为重点的工作手臂延伸上取得突破。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超过12个,势必将给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江苏共青团坚持上下统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的基础上,在省级层面注重顶层设计,积极联合省民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着力提高共青团在青年社会组织管理中的话语权;注重示范引领,建设1500平方米省级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集孵化培育、人才培养、公益创业一体化建设等功能于一身,成为全省青年社会组织总部基地;注重项目培育,连续两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评选,争取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整合青联、青商等社会资源,实现项目与资金的有效对接;注重人才支持,实施青年社会组织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育青年社会组织运营管理人才,并在各级青联中增设青年社会组织界别,积极吸纳一批青年社会组织骨干成员。通过团结和服务青年社会组织,来有效延伸团的工作,团结和服务更多的青年,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作者系团江苏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