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世要深,择术要慎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美学家劳承万先生出身贫困农民家庭,襁褓中丧父,大学毕业成为右派,他所经历的是苦难的人生。苦难的人生经历,使他所走的只能是边缘的学术道路。他的三论美学即审美中介论、乐学形态论、诗学道器论,是他在边缘中血泪搏斗的收获。坚决而清晰地区分中西文化、学科形态,永不停歇的学术批判,体现他沉重的文化使命。他师出康德、韦卓民,但中介论视域远超过前贤,他对牟宗三等港台新儒家多有取舍,美学、诗学学科形态的爬梳,填补了新儒家的空白。
  关键词:形态论;乐学;诗教;王国维;康德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孟子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读其书”“知其书”(学术),而满足此要求的恰当途径,是需要“读其人”“知其人”(人生),孟子眼中的“其书”与“其人”,实在是难以割裂开来的。笔者受教于劳承万先生与他有师生之缘,毕业后留在他身边朝夕相处多年,交流甚为频繁密切,对他的“其书”不能说已做到全知,然而对“其人”却“读”来甚久,较他人知道得更多一些。孟子两千多年前的话,助长了笔者诉说先生“其人”,以及由诉说先生“其人”到扫描“其书”的勇气。当然笔者在此的诉说与扫描,是紧紧以先生的“言说”作为出发点的。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方便与幸运,是他人难以具备与拥有的。
  一、苦难的人生经历
  人生舒展的姿态与学术演进的轨迹,两者常发生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时我们通过窥视前者,即能洞察后者的面貌。苦难的人生经历与真实的学问,往往是缠绕在一起的。劳承万先生对自己的人生苦难,有过意味深长的概说:“我是广东化州乡下人,1936年农历十月十日生,算命时挨上新历‘双十’节(国民党生日)的边,加之出身贫困农民家庭,襁褓中丧父,呱呱坠地便注定了一生的噩运(A)。1957年毕业于武汉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大)中文系(我属中师保送生,而非高考生,这是意外的幸运)。在校时,学习较认真,属‘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生,爱玩单双杠和打篮球排球,爱四处投稿,爱出风头,更爱打抱不平。毕业前一个月,上了‘阳谋’的大当,成了右派学生(B)。从此就真正注定了一生只有被‘异化’与被‘边缘化’的命运,同时也逼出了求取生存的‘争回那一口气’的牛劲与无可奈何的拼搏与挣扎(C)”。[1]如此的ABC三点的概说表面上显得轻松,深层里则是在苦难中浸泡过的,因而字字得来、书写皆是血。正如王元化赠给他的对联所说的:“呕血心事无成败,拔地苍松多远声”。“拔地苍松多远声”且后表,王元化所说他“呕血心事”倒也是事实。
  “出身贫困农民家庭”、“襁褓中丧父”,劳承万先生作为生命个体,是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的,如果说此是“噩运”、是苦难的话,那么这种“噩运”与苦难是命定的、是没有办法摆脱得掉的。A点的苦难因此是客观存在的。有人在命定的苦难面前沉沦了,有人却能在苦难中爆发,从劳承万先生大学时的表现来看,他显然属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的后者。他在“毕业前一个月,上了‘阳谋’的大当,成了右派学生”,既与他“爱打抱不平”的“人之生也直”之性格有关,更与他没法选择的并发酵有日的政治氛围相连,前者如果说是主观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客观的。B点的苦难因而是主观与客观并存。他向苦难命运发出的最初挑战,因更深苦难的来临而宣告夭折。A点与B点双重的苦难,导致了他以后C点人生取舍的复杂姿态。他一方面深刻地意识到他的被“异化”与被“边缘化”,即是说苦难是命定的,而他在另一方面却能激起无穷的斗志,这是他与岁月的不断搏斗中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真君子行为。ABC三点,基本概括了他苦难的人生道路与学术进取的主要精神,当中的A与B两点是动力系统,而C点则是系统开启的具体表现,更值得深思与借鉴。倘若联系中国文化传统与时代风云变幻来观察,则会更容易从他那曲曲折折的学术轨迹中,见出那“牛劲——拼搏与挣扎”的种种迹象来。
  浸泡在苦海中的王国维,在1919年祝贺其师沈乙庵先生七十大寿时,高度称赞其师“忧世之深,择术之慎”不逊于前贤。具体说“其忧世之深,有过于龚(龚自珍)、魏(魏源),而择术之慎,不后于戴(戴震)、钱(钱大昕)”。[2]620王国维面对世纪之交的民族危难,以及中西文化撞冲中的恶劣局面,故而庄严地提出了近世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严酷的文化使命与时代担当:忧世要深,择术要慎。忧世与择术都有具体的所指。忧世从小处着眼即是要告诫世人,不要“玩人生”而虚度年华,而在大处来看则是在时代的风雨苍茫中,要忧民族之存亡。而择术则告诫我们既不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需以开放的心胸接纳西方的文化,更不要全盘西化、失宗忘祖,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高高挂起。忧世事关人生大计,直指人的现实行为,择术则与学术选择,与知识相联系,前后两者的叠加,则是知(学术)与行(人生)的一致。学术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劳承万先生常告诉笔者说,他大概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曲折、磨难之后,才终于悟到王国维言语中,潜藏着的个体生命与民族生命一体化的大道理,才真正体会到知行一致(立其诚)的可贵,及其具有的针砭时弊的功效,劳承万与王国维在这一点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领会了王国维的微言大义,劳先生在反省人生时常说:“位卑人微志难酬,位尊人贵徒风流”,“位卑人微”才能超越,人生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时候,反而能激发出无穷的潜能,肩承的文化使命与时代担当,唯有在如此的情境中才能变得自觉。时代的狂涛怒吼,他当年的被错划右派,可谓是“位卑人微”至极。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当年错划成右派的大学生,只有三条路可走。一、规规矩矩接受组织的安排改造,无所作为,“低头认罪”;二、押送回老家农村或农场,接受专政,最后落得的下场是终于成为如猪似牛的文盲;三、逃亡海外或自杀。对于错划为右派的大学生来讲,同样是被推到社会的最边缘,然而选择的路径与命运的归途却大不相同。劳“右派”尽管属于第一类,但是他从不死心,他选择了与命运的极力抗争。他始终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把“人之生也直”的锐利刀锋,投向了学术研究的领地。在异常艰难的岁月中,马克思的著作特别是《巴黎手稿》和康德的论著尤其是《第一批判》,成为他获取心灵慰藉和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他求取学术新生机“东山再起”的渴望,竟是那样地强烈。他非常喜欢阅读同是苦难之人的司马迁之《报任安书》,并时常泪如雨下。看他在学思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卧薪尝胆”精神,看他在人生态度上几十年如一日的“乐天知命”而不乏顽强进取,还有,看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天天晨跑后的洗冷水浴等等,即可透露出后来他学术事业成就的一切消息。苦难的人生与辉煌的学术成就,以及学术成就获取的姿态,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边缘的学术道路
  劳承万苦难的人生,可以说是不断被边缘化的人生。先生出身贫困襁褓中丧父,这是他人生边缘化的序幕;他大学临近毕业时错划为右派,毕业后分配到偏远的鄂西,使他再次被推到人生的边缘;而平冤昭雪后他回到老家工作,后来调至雷州师专工作时至今日,湛江仍是中国版图上的边缘地带。人生的姿态决定着学术的姿态,劳承万先生取得的学术成就,一言以蔽之就是“边缘”。他用“在野”二字描述自己学术的“边缘”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他确实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边缘中坚守,在边缘中默默耕耘,在边缘中辛勤创造,为自己打开了一条铺满血色的边缘化的学术道路。
  他时常告诉笔者说,他毕生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部著作中,第一部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审美中介论》,包括上卷即是1986年出版的《审美中介论》,与中下卷即是1992年出版的《审美的文化选择》,上中下三卷的合集在2000年由该社再出版;第二部是《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三部是《中国诗学道器论》,2010年由出版过朱光潜、宗白华、蒋孔阳全集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得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以及广东省社会科学二等奖。他说他的三部著作,刚好体现他三论美学的主张,由书名可知三论美学具体指的,一是《审美中介论》,二是《乐学形态论》,三是《诗学道器论》,简而言之是中介论、形态论、道器论这样的美学三论。三部著作、三论美学都定型于他五十岁之后,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可以说三部著作、三论美学是他在边缘中坚守与生命展开搏斗的结果,前后划过的生命轨迹较长,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大不相同。
  时代造就的苦难,容易使得苦难的体验个体,与苦难的时代保持若干的距离,他断裂性反思的要求与快乐幸福的体验者相比,要来得强烈得多、迫切得多,屈原、司马迁、杜甫、曹雪芹、鲁迅等如此,错划为右派、遭受了苦难之后的劳承万也同样如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行于学界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范式,是“主体—客体”关系的二项式公律。受此二项式公律影响,学界充斥于耳的,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唯心与唯物,形式与内容,精神与物质等等,诸如此类的二项性言说,随此而来的是二项性思维的禁锢;而且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凡属于前者的都被认为是落后的、保守的、反动的、错误的,因而是需要坚决推翻的,而与此相对的后者则是进步的、革命的、正面的、正确的,因而是务必拥护的。此类二项性思维与言说,是生命攸关的大事情,既是屁股移不移过来的问题,更是脑袋搬不搬家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学术推进与政治运动边界的模糊,必使学界出现僵化麻木。他在断裂性反思中发现,二项式思维在生活与审美中是行不通的,只有中介项的第三环节的加入,成为“主体—中介—客体”三项式,才能畅通审美交流的过程。“审美中介论”在当年轰动学界热闹一时,全在边缘中冶炼的“中介”新观念,它把一切守旧僵化的思维程序全部打乱,那是劳承万先生在当右派的苦难岁月中,血泪搏斗所带来的效果。中介论美学的轰动效应,强有力地证明了,野地开放的花同样美丽灿烂。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的学术事业进入体制运作的圈套中。智者面对体制有他应对的智慧,他说在体制中运行,他只能是“著书”,而绝不能“立说”,留下的多是“残品或垃圾”,他说那是时代的悲剧。待到超龄退休、体制影响相对薄弱后,他又重新踏上断裂性的反思道路。受海外新儒家特别是牟宗三、钱穆等人的影响,历经十年的血泪酝酿、艰辛拼搏,他狠下决心:“推倒一切,从头开始”,毅然推出自己学术的新平台,因而有2010年两部著作、两种学说的问世,此时他不但“著书”,而且还“立说”。如果说“中介论”是他受西学影响的产物的话,那么“形态论”与“道器论”,则是回归中国传统之后,受港台新儒家影响并有所超越的结果。两部著作、两种学说尽管在同一年推出,然而它们锐利的刀锋所指是不甚相同的。
  劳承万先生指出,中国近代以来通行的美学,只是“西方美学在中国”而已,美学是典型的舶来品。中国有美无学已久,倘若要使中国之美变为学,它舒展的形态到底如何,是否不同于西方,这实在是个值得反思的原则性问题。他乐学形态论的庄严提出,正是为解决诸如此类的大问题。他的论述沿着正反两条路推进。他说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美学,西方的美学从属于西方的哲学认识论,西方有的是认识论的美学,而中国的美学与此不同,中国的美学从属于中国哲学的心性论,有的是心性论的美学,具体来说中国有的只是乐学,此乐决非肉欲、肉感之乐,而是形而上的心性之乐,即是王阳明所说的,乐是心的本体之乐,也是儒学喜欢讨论的孔颜之乐如此等等。他所肯定的是中国有乐学,而他所否定则是,中国没有西方认识论的美学,正反所指皆是建立乐学。[3]可以说他有效地填补了港台新儒家在美学上的空白,他的乐学形态论若贯彻到底,中国的美学学科将会重写。
  乐学形态论的副产品,是诗学道器论,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善补充。诗学是把诗(文学)当成知识性的对象来加以把握审视,它侧重的是对柔软灵动的文学场地做出逻辑性的演绎,如此的诗学名称及其内涵本源自西方,诗学道器论虽然仍沿袭西方诗学的称号,但是它的内涵却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劳承万先生指出,中国文化中缺乏西方意义上的诗学,中国因而没有知识型的诗学,它有的只是“六经皆教”的“诗教”,它重视的是“胄子”人格的培育与塑造,它关注的不是知而是行,中国的诗学因此是经学型的诗教。[4]与美学学科一样,中国诗学的形态不同于西方。他的诗学道器论的精神,若能贯彻到底,中国的诗学学科将也会重写,他的诗学道器论尽管是副产品,然而开拓的意义同样巨大。
  中介论是他在“劫后求生”,而形态论与道器论,则是他逐渐摆脱体制束缚后,苦心孤诣地变换中国美学、诗学之学科形态的产物,他说跨越中介论、乐学、诗教三点既艰难困苦,也洋溢着大痛快,这是他所走过的起伏而曲折的路,确切说来是一条血染的边缘道路。潜藏在边缘学术道路背后的动力与智慧机制,则是他像王国维一样身怀的沉重的文化使命。   三、沉重的文化使命
  个体人生的苦难与边缘的学术,如果能够与文化救治结合起来,则会体现为文化使命感的激活,救治的愿望越是强烈,使命感会越是沉重,这是中国文化人所应走的共同的道路,这也是他们个体生命渴望融入文化生命,有责任与担当的重要体现,社会与文化危机逐渐暴露的时代中的王国维如此,而与王国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劳承万也同样如此。社会与时代在变,与王国维不同的是,劳承万对“忧世——择术”的根本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整体上看他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挖井及泉正本清源,大有把一切伪饰失真之论说,不翻转过来一轮誓不罢休的气势。
  其一,中西文化之大别。中西文化之大别,与中西方社会性质的差异,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的。西方社会是商品社会,商业是买与卖的活动,社会靠“买—卖”关系维持,因而重于“物”之塑造与交流。中国社会是农业社会,农业是人与自然(天地)的活动,社会靠天(自然、天地)人关系维持,因而重于“天时—地利—人和”之三才协调,当中特重“人和”(人际)的亲密关系。社会的差异导致了文化的差异。现代新儒家牟宗三指出,西方文化是逐物文化,是讲究物质实体性的文化,重视对“物”的厘定解剖,而厘定解剖仰仗的是数学·逻辑之运演观念,这便是Being(即存有)的问题。与此相对的牟宗三指出,中国文化是心性文化,是人际(或天地人一体)之心性功能文化,它撇开物质之实体性,更无法采用数学·逻辑之运演观念,只讲究心性功能之协合汇聚(天人合一),以道德仁义观念,去处理一切关系,这便是Becoming(即呈现)的问题。与牟宗三的形而上思辨不同,钱穆更喜欢以事实说话。钱穆先生指出,中国有的是人与人相处、心与心相通的文化。基本可以清楚的是,西方文化重“物”(形),中国文化重“人”(心),这是中西文化之大别所在,一旦混淆两者的边界,所有理论将轰然倒塌。近世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这种中西文化相混不分的观念,却占据着主流的阵地,这给当代学界带来严重的危机。而学科形态甄别是文化大别的进一步具体化。
  其二,学科形态之甄别。中西文化大别,可在学科形态的甄别上见出。梁启超在1902年的《中国的旧史》一文中,便明确的指出:“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唯史学”。[5]1梁启超想说的是,中国文化中只有史学有资格称为学,它根本就没有西方式的哲学、美学、文艺学、语法学等,更没有什么逻辑学可言,即是说知识谱系性的学中国很是缺乏。由此,近世以来流行的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文艺学、中国语法学、中国逻辑学等诸如此类的时髦学科;或在关于中国文化的种种论著中,大谈逻辑结构体系、逻辑起点、逻辑范畴体系,肆言本体论、宇宙论、价值论、知识论等,皆是对西方观念的套用、仿制。季羡林面对学界的中西混用局面,有过沉痛的指责、批判,指责、批判中他希望建立中国自己学科的愿望,还是相当地强烈。乃至在上世纪30年代初,冯友兰出版了上下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在金岳霖的“审查报告二”中,便明确地区分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性质的学问,他说凡在中国流行的西方仿制品,都叫做“西方××学在中国”,而完全不同于中国文化中自身固有的学问(学科),故而要严格区分:“所谓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6]617金岳霖的报告是意味深长的,被审查的对象冯友兰,恐怕只能做到“在中国的哲学史”,一代哲学史大家尚且如此,中国现当代学界的一塌糊涂,想必是容易想象得到的。至今肯定还有很多学人,根本就不明白“是”和“在”的大区分。劳承万先生说,当代文化的真正危机就在于,出现了“误认他乡是故乡”的迷狂局面。故而他深感推倒一切从头做起,着眼于“学科知识谱系树”的耕耘与梳理的必要,他是这样想确实也在这样做。他常告诫学界说,倘若缺乏“学科知识谱系树”的耕耘与梳理,而尽是卡片串连或时髦的耸人听闻,无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著作等身”,那都是一场梦幻一场空而已。
  其三,学术批判的挺进。劳承万先生怀抱的是,中西学科形态甄别的理想,而他更是深感于中国学界的混茫、脆弱,因而他在学术领地内的耕耘与梳理,挺进的特有姿态便是着眼于划界、清理的批判。他学术批判的刀锋锐利,很少隐藏批判的锋芒,他批判的刀锋所指,都是他熟悉崇拜过的,因而他说他批判就是他自己,把批判的锐利刀锋指向自己,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他学术批判的内容,约而言之有三。第一是批判学界流行的概念术语,如中西本体论的混用(牟宗三、李泽厚等),康德经验论的误用(李泽厚等)。与概念术语批判相联系的,第二则是指责中国学界观念的迷误,如学界对中西学科的边界未能及时清理(王国维、朱光潜、冯友兰等)。术语的批判观念的清理,他的立足点是纯真学术的追求,因而第三是他对政治、体制影响学术的反感,如他对评奖、立项等的颇多微词即是。容易见出他的学术批判,很少为尊者贤者忌,这是他“人之生也直”的生动体现,因此他的批判有时很激进。激进的人常常很善良。因为他把批判的锋芒引向他自身,所以他的批判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完全区别于帮派之无端纠缠,或个人意气的学术纷争。
  从劳承万对“忧世—择术”根本问题的处理来看,他始终保持着异常顽强、旺盛的反思力、创造力,可以说只要生命不竭,他学术的反思力、创造力就会永不衰。劳承万在这一点上,与德国哲学家康德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事实上在他的内心里,康德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他很少把批判的刀锋指向康德,因为他在这一点上与王国维一样,都以康德作为精神导师。
  四、意外的师承师表
  学术成就的取得,常是吸取多家优点的结果,康德如此王国维如此,劳承万先生也有“转益多师”的经历。整体上来看他的师承,可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他体制内受教育时的师承,即是他上大学时对他影响至深至远的老师,大学时的老师与他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其二则是他在学术研究推进中,不同时期为他所熟悉的学界尊者、贤者,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关系则相对灵活。前后两种师承都带有偶然性,因而都只能算是“意外”。   王国维是以叔本华为中介而逼近康德的,劳承万钻研康德学说,同样有其可依靠的中介环节,他依靠的中介环节,便是他上大学时的老师韦卓民。韦卓民学贯中西、享誉中外,谙熟中国古学,“同时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文等语种”,他对西方哲学文化特别是康德学,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韦卓民的康德学研究行进于建国后,在他退出领导岗位、不断遭受政治迫害,如此异常艰难的岁月中,“不管风云变换,世态炎凉”,但他“始终以一颗平常之心,豁达、精进,默默地耕耘和奉献”,显示出了学者的本色、智者的睿智。[7]481他的潜心付出是有成效的,可以说建国后较长的时间里,中国出现的大部分的康德译著,都出自韦卓民之手。劳承万天资聪颖,读大学时已相当活跃,是三好学生,除了上课时仔细聆听韦卓民的课外,私下还多与韦卓民有交往,并向他请教问题;他在毕业前夕被错划为右派,与同样被错划为右派的韦卓民,可谓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同的坎坷遭遇更容易使人产生共鸣,韦卓民遭受政治迫害后,一头便扎进了康德学的研究,借此慰藉受伤的灵魂,凭此与“世态炎凉”作静默的对抗,劳承万同样也钻进了康德学中,他用力最勤的是康德的“第一批判”,韦卓民翻译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解义》一书,几乎被他翻烂。劳承万内心崇拜这位大学时的同乡老师,韦卓民师温暖着他的心灵,他是他黑暗时代的灯塔,是他研习康德走上康德学之路的指导老师。
  教师的职业是异常辛苦的,有人因而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教师职业最大的安慰与奖赏,莫过于他能遭遇到“英才”,能培养出精神上的继承者。弟子对教师精神的最佳继承,并不是亦步亦趋的简单维护、重复,而是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推进、发展,若是不敢超越藩篱半步,正如顾随所说的那样,这个学派必亡无疑。就此而言作为教师的韦卓民,是足够幸运的,因为他有精神衣钵的继承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基础上后来者能有创造性的发挥、贡献。他精神上的合法继承人是劳承万,至少在康德学上是如此。劳承万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毕生写作言必称康德,他曾被人尊称为“劳康德”。他对康德以及韦卓民介绍的康德学,多有创造性的领会、阐述。劳承万在早年,就以审美中介论“异军突起”于学界(蒋孔阳语),为学界同仁所注目。诚然中介论美学的猜测、论证,文化视野的宏远、辽阔,已远超康德、韦卓民的“中介”视域,有人因而说审美中介论,是理性主义时代美学的最高顶峰,比起他的老师来,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期他致力于中国心性哲学与康德的汇通,创造性的学术成果,便是如前所述的中国古典美学乐学形态论、诗学道器一体论的隆重登场,显示出他永不磨灭的创造意识。劳承万受教于“康德、韦卓民”,但又超越了康、韦两人,这是康、韦两人在天之灵所希望看到的。
  敢说自己是康德的知音并能有所超越的,是牟宗三。牟宗三是港台新儒家的杰出代表,相对于韦卓民,劳承万与牟宗三的关系相对灵活,相对灵活的原因是他并不登入牟宗三的堂室,故而能与他作远距离的思想交往,而交往中他对牟宗三有着相对清醒的理性取舍。牟宗三令他倾心的地方,是牟宗三在康德学上的成就卓著,牟宗三以毕生精力研习康德,对康德有超越性的论述,劳承万故而说,牟宗三是站在康德之上来说的康德,因而更显得可靠、可信;牟宗三超越康德的利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在他的超越性叙述中,中国传统儒道释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捍卫,而传统文化的形而上学维度,在他坚决地捍卫中得到开掘,崭新领域开掘到达的深度、广度令劳承万着迷;牟宗三像康德一样高蹈的思辨力与充满个性的批判人格,显示出自身无穷的思想魅力,无不令他向往。而面对牟宗三的抑朱熹理学扬陆王心学即所谓的“别子为宗”、传统文化的清理中依靠太多的西学元素等举措,劳承万则多有指责。劳承万在中国古代美学形态、诗学形态的反思爬梳,已不再是牟宗三等港台新儒诸家,所能梦见得到的。
  劳承万先生虽已年近八十之高龄,但仍奔忙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地为本科生细讲《中西文化精神》课程。该课程是系列讲座性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学校教师可自由听讲,课程灵活不受学分限制,如此的师表也属“意外”。他之所以如此,除了受学校领导委托之外,还有他始终坚信梁启超的告诫,只要能学得《论语》中一句话且终生受用,这就足矣。《春秋》之治,一言以蔽之即是“治己—治人”,治己以仁待人以义,仁与义互为一体,己与人也互为一体,一了百了干脆利落;家国、天下,无非人与己也,岂有他哉!故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己(仁)——人(义)”关系的标准式与最高境界。劳先生痛感当今之学者“为己”之学太少,而“为人”之学太多,己与人、仁与义处于分裂的状态中而不自知。森林中的大树近处看没什么,而假如在远处看方能看出它的高大来,对于现在聆听劳先生讲座的本科生来说,或许在多年以后他们才能体会站在讲台上,那位师者智者的伟大,就像我们今天来看康德、王国维等,会越发觉得他们很是伟大的一样。
  结语
  笔者生性笨拙愚钝,素来不谙世故,不过因为当年本科时美学老师王杰先生的推荐,加之劳承万先生的不嫌不弃,硕士阶段有幸在劳先生的指导下研习康德、钻研学术,毕业后比其他的同学更为幸运的是留在了先生的身边,与先生的交往来得相当地频繁、密切,对先生的“其人”了解得比他人更多些,开篇时提到孟子“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的话,更是助长了笔者由“其人”略说先生学术轨迹的勇气。劳先生素来挑剔,我对先生“其书”,读起来多是诚惶诚恐,为有一日能避开他的指责,我只能更加努力地诵读“其书”了。
  参考文献:
  [1]劳承万.学术求诚不求诈[J].美与时代,2014(3).
  [2]王国维.王国维全集(8)[M].广州,杭州:广东,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3]劳承万.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劳承万.中国诗学道器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一,9)[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金岳霖.审查报告二[J]//三松堂全集(2).冯友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7]韦卓民.韦卓民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要:“显得美”和“是美”的区别,是柏拉图美学对话《大希庇亚》中苏格拉底与希庇亚对话所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苏格拉底用“适宜”加因果关系的讨论导致了悖论的出现。康德美学论证了只将“感官感觉作为准绳的艺术”,外表虽“显得美”但却不是“真正的美”。康德对自然美、崇高和艺术的区分则表明真正的美总是蕴涵着它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这与只挑动感官快适的“显得美”有着根本区别。  关键词:《大希庇亚》;美;“显
期刊
摘要:作为文体经典的《牡丹亭》,在后世实际遭遇从人物到主题的重写。对柳梦梅的重写,除了在“情”的力度和强度上进行补足之外,通过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改写了“美女”叙事传统,其被遮蔽的男性欲望同时在对“杜丽娘”的具体化中得以凸显。这也同时表现在美女、才女、贞女、薄命才女等人物形象的不同具体化上面。性别话语与时代话语撞击而形成的对女性颇具层次感的欲望对象化描写,正是明清文化在新旧格局当中摇摆的缩影。  关
期刊
摘要:儒家的君臣观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部分,但对于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后世却有颇多误读。不少学者认为儒家提倡的君臣伦理不过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独立于君王之外的“大道”;大道之下的君道与臣道;忠君尊君的语境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对先秦儒家“从道不从君”的君臣观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认为先秦儒家重人事,以人为根本之“道”,这一标准与君是二元独立的。臣要尊君守礼,但更要将“
期刊
摘要:通过对历代典籍的爬梳,研究“燔”字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认为“燔”字作为历代华夏文化专属焚烧之事用字,用作当代香文化概述“焚香”的专属用词,特别是用于焚香炉的专用标识,是适当的。  关键词:华夏文化;焚烧之事;“燔”字考  中图分类号:G122;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字的解读,古代称之为“小学”,其中的一个主要分支是“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
期刊
摘要:广西当代文学作品与影视圈的密切合作一直被广西文学的研究者们所关注,作家凡一平以其对影视产业的突出贡献被视为文学与影视传媒结合的典型。本文以凡一平小说《老枪》为切入点,运用跨媒介叙事的研究方法,就该小说在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方面对电影、戏剧等艺术形态叙事手法的吸收与借鉴进行分析,以期挖掘出该小说在氛围营造、情节推动、人物塑造、阅读趣味上的特色,为凡一平作品的跨媒介叙事研究提供一个范本
期刊
摘要:知识产权区域战略的实施是知识产权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相继出台,对知识产权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既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也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认真分析区域化知识产权法治的国际表现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区域法治的现状,在知识产权区域竞争与区域法治的战略思考层面,通过知识产权贸易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实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自由中的贸易
期刊
本期“互动四方”栏目,聚焦的是86岁老将军林英家先生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发9年一日未辍地对于正能量传播的坚持。这些短信、微信现已汇集为3本《语印》,其内容翔实、角度新颖、析理深刻,看点甚多。  互动概览  互动内容:围绕3本《语印》主要内容,依次刊发编者梳理,多方对话,专家研评,各方反馈,《语印》选评。  互动人员:编者、记者、读者、受传者(简称“受众”),并特邀林老将军(以下尊称“林老”)参与其
期刊
摘要:“干禄文风”是宋代科举制度对文坛负面影响的产物,朱熹在其一生执教书院过程中,以尚“平易”的思想匡正“干禄文风”所造成的文坛的种种弊端,表现出促使当时文坛的诗文创作向“文道合一”的统绪回归的努力  关键词:朱熹;尚“平易”;“干禄文风”;匡正  中图分类号:G649.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纵观朱熹一生中执教多所书院的经历,批判科举俗学之弊、反对“场屋利禄之学”可谓贯穿其执教生涯,而
期刊
摘要:1979年刑法典总则第21条对自动中止犯罪且未造成损害的,规定“应当免除处罚”,1990年《关于禁毒的决定》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并具有自动中止情节,规定可以免除处罚,意味着也可以不免除处罚,与总则21条形成矛盾的双重处罚,因其特别法身份而优于普通法,不至于导致量刑失措。这种双重处罚移植到1997年的新刑法典,又没有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才真正冲突起来。庄重的刑法条文内斗,造成量刑失措;预防
期刊
摘要: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是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原则,做到“为我所用”的精简合理有效文化资源和“三位一体”的网状密集结构,构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力量,以此增强培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丝绸之路;始祖文化;敦煌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