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夜尿增多、出现蛋白尿、尿β2微球蛋白增加、血尿素氮增高、血肌酐增高等。治疗上主以控制血压,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利尿,联合用药治疗。目前临床上提倡发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中西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延缓高血压肾病进展的目的。
【关键词】 高血压;临床诊治;肾脏病变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其病理特征为广泛的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及小叶间动脉内膜增厚,同时出现了肾小球和肾小管的间质缺血性表现[1]。肾脏作为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高血压是引发肾脏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并最终可以导致病情进入尿毒症期,高血压作为我国的高发疾病之一,给社会带来很多危害。目前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是,大部分患者在发现高血压的时候,都没能及时发现肾脏病变,因此研究高血压肾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意义重大。现已证实,有效控制血压可以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但临床上单纯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高血压肾病的首发临床症状是夜尿增多,这首先反映了肾小管已发生缺血性病变,尿浓缩功能开始减退;接着出现蛋白尿,表示肾小球已发生缺血性病变。蛋白尿的程度一般是轻至中度,24小时定量一般不超过1.5g,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甚至会发展至局灶节段性硬化。尿沉渣镜检有形成分较少,可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而出现短暂性肉眼血尿。本病的临床诊断所必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多于5年的持续性高血压病史、持续性蛋白尿、镜检有形成分少、除外其它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辅助诊断包括血尿酸升高、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增加、血尿素氮增高、血肌酐增高、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肾脏声像图改变、肾活检提示病变。
金福花等[2]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病程长短与肾病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Ⅰ级高血压肾脏声像图无改变,Ⅱ级高血压肾病,肾脏无明显缩小,实质无明显变薄但髓质略大,实质与集合系统界限多数清,Ⅲ级高血压肾病,声像图出现肾包膜不光滑,肾脏缩小,皮质变薄,髓质缩小,实质回声增强,实质与集合系统界限欠清。高血压患者常规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早期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可以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以便早期制止或延缓高血压患者的肾损
害发展进程[3]。
良好的血压控制无疑是遏制高血压肾损害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高血压所导致的终末肾病发生率却呈上升的趋势,表明单纯的降压治疗肾脏的保护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正确的选择降压药是治疗的关键。降压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肾功能,改善肾血管供血。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对症治疗为主,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使用利尿剂;降压治疗: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肾病。
白灵芝[4]认为对高血压肾病的治疗除了降低血脂及使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等以外,主要的是有效控制血压,认为只有舒张压降到85mmHg以下才有比较肯定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是目前证明最具有肾脏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联合使用ACEI和ARB能有效地减少蛋白尿的发生[5]。临床观察显示:在卡托普列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基础加用盏花素能有效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血尿素氮、肌酐[6]。王景春等研究发现联合应用中药和苯那普利,可以协同延缓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其机制与中药调脂的作用有关[7]。中药有效提取物(丹参、黄芪、灯盏花素、银杏提取物等),中药复方(益肾平肝方、滋水清肝饮、天麻钩藤汤、补阳还五汤等),中成药(养肝益水颗粒、麝香保心丸、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对高血压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8]。
药物治疗高血压肾病,目的在于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肾小球和肾小管缺血情况,改善肾脏血管内皮的功能,进而减轻肾功能的损害,减少蛋白尿的产生,延缓甚至逆转肾损害的发展。西医在对于本病的诊治上比较系统完善,中医药在治疗肾损害的相关机制有一定的阐述,但是临床观察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总有效率指标单一。目前临床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能发挥中西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延缓高血压肾病进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51.
[2]金福花,车治国,郭宏艳等.高血压肾病52例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1):24-25.
[3]纵晓英,李莹,焦贤春.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535-536.
[4]白灵芝.高血压肾病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198):26.
[5]侯凡凡,谢迪.慢性肾脏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101.
[6]任炜,吴红葵.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6,26(4):25-26.
[7]王景春,刘霞,陈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效果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5):321-323.
[8]马泽彬,陈光亮,朱克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药防治高血压肾病研究进展[J].2011,21(2):26-27.
【关键词】 高血压;临床诊治;肾脏病变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其病理特征为广泛的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及小叶间动脉内膜增厚,同时出现了肾小球和肾小管的间质缺血性表现[1]。肾脏作为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高血压是引发肾脏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并最终可以导致病情进入尿毒症期,高血压作为我国的高发疾病之一,给社会带来很多危害。目前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是,大部分患者在发现高血压的时候,都没能及时发现肾脏病变,因此研究高血压肾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意义重大。现已证实,有效控制血压可以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但临床上单纯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高血压肾病的首发临床症状是夜尿增多,这首先反映了肾小管已发生缺血性病变,尿浓缩功能开始减退;接着出现蛋白尿,表示肾小球已发生缺血性病变。蛋白尿的程度一般是轻至中度,24小时定量一般不超过1.5g,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甚至会发展至局灶节段性硬化。尿沉渣镜检有形成分较少,可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而出现短暂性肉眼血尿。本病的临床诊断所必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多于5年的持续性高血压病史、持续性蛋白尿、镜检有形成分少、除外其它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辅助诊断包括血尿酸升高、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增加、血尿素氮增高、血肌酐增高、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肾脏声像图改变、肾活检提示病变。
金福花等[2]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病程长短与肾病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Ⅰ级高血压肾脏声像图无改变,Ⅱ级高血压肾病,肾脏无明显缩小,实质无明显变薄但髓质略大,实质与集合系统界限多数清,Ⅲ级高血压肾病,声像图出现肾包膜不光滑,肾脏缩小,皮质变薄,髓质缩小,实质回声增强,实质与集合系统界限欠清。高血压患者常规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早期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可以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以便早期制止或延缓高血压患者的肾损
害发展进程[3]。
良好的血压控制无疑是遏制高血压肾损害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高血压所导致的终末肾病发生率却呈上升的趋势,表明单纯的降压治疗肾脏的保护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正确的选择降压药是治疗的关键。降压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肾功能,改善肾血管供血。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对症治疗为主,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使用利尿剂;降压治疗: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肾病。
白灵芝[4]认为对高血压肾病的治疗除了降低血脂及使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等以外,主要的是有效控制血压,认为只有舒张压降到85mmHg以下才有比较肯定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是目前证明最具有肾脏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联合使用ACEI和ARB能有效地减少蛋白尿的发生[5]。临床观察显示:在卡托普列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基础加用盏花素能有效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血尿素氮、肌酐[6]。王景春等研究发现联合应用中药和苯那普利,可以协同延缓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其机制与中药调脂的作用有关[7]。中药有效提取物(丹参、黄芪、灯盏花素、银杏提取物等),中药复方(益肾平肝方、滋水清肝饮、天麻钩藤汤、补阳还五汤等),中成药(养肝益水颗粒、麝香保心丸、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对高血压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8]。
药物治疗高血压肾病,目的在于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肾小球和肾小管缺血情况,改善肾脏血管内皮的功能,进而减轻肾功能的损害,减少蛋白尿的产生,延缓甚至逆转肾损害的发展。西医在对于本病的诊治上比较系统完善,中医药在治疗肾损害的相关机制有一定的阐述,但是临床观察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总有效率指标单一。目前临床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能发挥中西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延缓高血压肾病进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51.
[2]金福花,车治国,郭宏艳等.高血压肾病52例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1):24-25.
[3]纵晓英,李莹,焦贤春.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535-536.
[4]白灵芝.高血压肾病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198):26.
[5]侯凡凡,谢迪.慢性肾脏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101.
[6]任炜,吴红葵.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6,26(4):25-26.
[7]王景春,刘霞,陈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效果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5):321-323.
[8]马泽彬,陈光亮,朱克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药防治高血压肾病研究进展[J].2011,2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