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进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整合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参加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开展的“语文主题学习”课程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觉得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材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联系可链接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更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学习,强调了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有利于避免烦琐、简化头绪,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教学的一种革新。但是,历经数次的备课、磨课,我又发觉,若是整合教材的主线过多或零乱,这种变革就只是浮光掠影,有时效果反而不如单篇教学好。那么,如何把握好单元主题整合的角度呢?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子就是范本,一篇完整的课文是一个综合的范本,它是由思想、情感、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众多要素构成的,到底从哪一个角度整合更合适呢?实践证明,作为语文老师,要在40分钟的课堂内做到整合恰当,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大胆取舍。
  阅读——按照课文的主旨整合。主旨是指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情感,按照课文的主旨整合是最常用的整合方式,几乎适用于一切主题鲜明的单元教材。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一夜的工作》三篇都是写人的文章,虽然所写人的身份不同,但都是革命先辈,身上都具有可贵的品质和精神。由此可以问:“文中的人物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可以从文中所写的哪些事情或语段中体会出来?”我用这两个问题把三篇课文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谈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由此完成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学习理解。
  整合方式应是灵活多变的,根据教材特点角度可大可小,可以由课文延伸到课外书籍的阅读,一文带多文。这种阅读方式,学生可以对文章体会得更透彻。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以及回顾拓展中的《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两首古诗,都是写民俗风情的,内容却各有侧重。我们老师可以打开这一扇扇“窗子”,引领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的殿堂,尽情地领略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学习《北京的春节》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全国不同区域节日习俗的文章,学习《藏戏》可以让学生阅读描写地方戏的文章或赏听地方戏,感受各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与《和田的维吾尔》可以引领学生阅读有关描述民族建筑或民族群众活动特色的文章等,学习两首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历朝历代描写各个节日、节气的诗歌古文等。这样以课文为点,用主旨这根线串起数篇文章的阅读学习,实现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丰富了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
  积累——按照文章的语言特点整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把握住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才能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不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或科学课,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入选教材的文章皆文质兼美,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是我们语文课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所以,以文章语言整合教材也是教师要掌握的基本功。
  不同主旨的课文语言整合的角度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和《火烧云》四篇课文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作者通过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展现了大自然壮观的气魄。教学时可以设置问题——“读了这篇文章脑海中出现什么样的画面?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画面的?”以这些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赏析文章,学习写作方法,并且积累语言。或者用创新思维大胆进行整合:“这篇课文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记忆深刻?为什么?”由此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整合知识要点。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四篇课文都用自然、质朴、直白的语言描述了动物的可爱有趣,几乎没有华丽的词藻,读起来是那么清新、亲切。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语段,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咀嚼平实的语言,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动物的特点,相机进行写作训练。
  巩固——按照文章的题材特点整合。从文章题材的角度整合教材需要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思维方式,由一篇带动相关的多篇文章,这也是常见的整合方式。像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三首》时,就可以把一年级下册的《所见》《村居》、二年级上册的《宿新市徐公店》、三年级上册的《小儿垂钓》《夜书所见》、四年级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等以儿童为题材的诗整合起来进行复习巩固,还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更多写童真童趣的古诗深入学习。学习《泊船瓜洲》可以带学生整合课内外更多思乡的古诗;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有关鲁迅的文章,就可以把鲁迅写的和写鲁迅的文章整合起来学习;学习老舍的《猫》时可以把老舍写的名篇集中起来学习其语言特点。
  表达——按照课文的表达方法整合。理解、学习和借鉴文章的表达方法是语文学习的另一重要任务。小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都具有典型性,可以当作学习的例子。以表达方法整合单元教材可以很好地将读写结合起来,实现学以致用。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自然有关的《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 》四篇课文都采用拟人的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教学时可以抓住“课文中哪些是作者联想或想象的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切入整合,展开品悟阅读,感受大自然的无限奥妙和魅力,相机进行课堂小练笔。采用这种表达方法的还有第八单元有关艺术的三篇课文。那么,在学完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打破常规学习顺序,顺势将第八单元的内容整合起来学习,将写景中的联想、想象和叙事中的联想、想象进行对比学习,省时又高效。每个单元都有较为凸显的表达特点,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穿线,就能有效整合。
  谋篇——按照文章的文体特点整合。教材中的文章有的是叙事写人,有的是借事说理,有的是写景抒情,有的是论述观点或说明事物,有的多种皆有。不同的写作目的决定着文章不同的结构特点,依据文章的结构展开阅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这样更适合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四篇课文都是叙事后进行说理,可以“写了一件什么事?读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为线索进行整合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写事表理。又如第三单元的《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四篇说明文可以“说明了什么特点?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为线串起整个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一篇课文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构思方式,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整合方式。
  范本具有多样性,一组课文可以多角度交错进行整合。像学习五年级下册的第七组的《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三篇课文时,既可以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为线整合,又可以文章的主要人物特点为切入点展开对比进行整合阅读,还可以课文所讲述的故事为起点,联系内容有关联的课外书籍,开展课文与课外书的链接整合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不管从哪个视角整合,整合学习都必须兼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把握住文本的核心价值。只要我们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发掘课程资源,进行广泛的课内外资源整合学习,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栏责编 莫 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获得中国医学生感官学习风格现状参考标准.方法:综合考虑地域分布、院校类型等因素,选择中国11所医学院校,应用VARK(7.0版)调查其17460名医学生的感官学习风格.结果:中
光阴之箭已经穿越年轮,悄然间2015年即将过半.rn“8+1”工作室的老成员小聚,盘点往昔,此时晓琳6年的研究成果《阶梯电影课程》即将出版,大家为之振奋.谈着谈着,大家不禁感慨:
学位
城郊结合部社区是一个特殊的场域,其特征是禀赋差、市政基础设施短缺、弱势群体比例大、社会救助需求大、治安形势严峻等,集中反映了农村城市化中的各种深层矛盾,与一般的城市社
最近一段时间在建筑、设计领域,“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成了一个大新闻。笔者就在很多场合被人问及对王澎作品的评价。尽管对于王澍及其作品很早之前就有所关注,也曾实地到过
学位
国有企业改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试点推广以来,其在明确产权关系、理清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从形式上看,国有企业改制后借鉴并形成了一套新的内部架构和管
我看《美术观察》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拿起来先看这期“热点”是什么,“批评”里面是什么。回顾《美术观察》,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笔墨等于零”的大讨论,参与讨论的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