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乡促膝长谈家的事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854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过年“宅”在家中,无走亲串友之劳形,远离了喧嚣,静静感受家的温情,倘再有好书相伴,不也是人生一件小确幸?
  大年夜,伴着孩子恬然入梦的鼻息声,我静心捧读起一本讲述家史家事的新书《清夜无尘》(河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这是好友贾海修所著的纪实散文。散文是有温度的文字,它的能量足以温暖人心,战胜惶恐。我在洛阳城的楼房里,读着邙山地坑院的故事,恍若自己也回到农村老家的庭院,与故乡亲朋围炉夜话,促膝长谈。
  该书以家族史为切入点,从祖父祖母到弟兄子侄,从老宅旧物到乡愁乡思,从衣食住行到民俗风情,从家风家教到家国情怀,涵盖了公社时期到当今新时代“太师椅院”的“贾史家事”。书中人物命运的悲欣交织、故土乡愁的情感宣泄,带给我酣畅淋漓之感;感动于作者摘下社会所赋予的面具,回到了童年的精神原乡,感动于书中每一个平凡生命活着的不易,感动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坚韧质朴和道义温情。
  作者笔下深情讲述的故事主人公,有祖父母、父母、妻子、叔伯、嬸娘、大姑、堂兄弟等亲人。放在时代的大舞台上,他们只是一个个小人物,但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履痕。作者用笔深情地记述着他们的生命过往,感受着他们的悲欢离合。如一家之主的祖父、任劳任怨“瘦小身板”的母亲、刚直不阿的五叔、喜欢剪纸的民间艺术家五婶、出家的堂弟……贾海修用谨慎谦卑的姿态重现着家族曾经的人物事迹,他写苦难不作强调,谈幸福不事夸张,所有议论和修饰都给予了恰当的克制,记述的是温暖的生活和乐观的精神,有温度、见情感、通义理。
  这些小人物身上散发着一种“光”。正是这种“光”支撑着中国农村几千年的文化延续,是一个民族顽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光,可从《时空筑梦》一文中找到:“我不记得我们有什么家风家训,但我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家事告诉我们,为长要慈、为子要孝,为事要实、为人要真,为兄要友、为弟要恭。”
  该书以亲情为主线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祖孙情、父子情、兄弟情、叔侄情、夫妻情、婆媳情、妯娌情,读来甚感大家庭的温暖。如《父亲的自行车》借一辆和父亲相伴多年的自行车,捕捉父亲一生正直宽厚的精神气质;写的是自行车,真正想说的依旧是记忆中温煦的亲情:“我坐在自行车横梁上,趴在车把上,往前能看清楚车轱辘在土路上曲折前行,看到父亲右手灵巧地摁动车铃,听到车铃传出的清脆铃铛声,在我的背后就是父亲温暖的怀抱。”
  和睦中也会有杂音。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四五十口人的大家族,磕碰争吵甚至爱恨恩怨在所难免。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无论艰辛还是通达、公平或差别,文中都找不到丝毫责难、渲泄和评判。只是用平静的笔调把时光对成长的打磨、社会底层的艰难、人性的光辉或粗鄙等画面作一个客观的展现。从而,给每一位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如讲述大伯在大家庭正困难时,背弃承诺,分家另过,导致众叛亲离,但这并没有影响“大伯在我的心目中形象高大”。作者在文中一一列举了大伯的能干和贡献,认为“他焦虑的心情,我们作为晚辈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大伯应该有他的难处。”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大河奔流,源起何处?我们在长逝的岁月里一往无前,一路的印记却越来越少有人去细数捡拾。当贾海修用文人的家国情怀去重新审视一个家族的历史过往之时,那些一度被岁月尘封的记忆被再次擦亮,折射出了时代的光辉。《我的“履历”》,通过写脚上鞋子的变迁,从塑料“透风鞋”到布鞋再到皮鞋,得出结论“我的‘履历’,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襁褓人怜知冷暖》通过祖孙三代坐月子不同境遇的对比,感慨“我们庆幸也欣慰我们的后代正享受着改革红利,欣欣然花枝招展地开枝散叶,过着我们从没有的幸福生活。”作者在书中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篇篇美文华章,更是一种回顾往昔、映照当下的精神气度。用家史去绵延家风、传递孝悌,在家史里温习过往、明确未来,无疑是当下浮躁社会和消费文化里的一种对抗、一种持守和一份温情。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我尤其喜欢《清夜无尘》一书的文风,白话,通俗,甚至夹杂着中原乡村特有的俚语。但是却更接地气,更接近真实的乡村生活。让身居城市多年的我,仿佛在与久违的故乡对话。所以在读这些文字时,明明是平常的拉家常式的语句,但是眼前却飘过一幅幅静谧美好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的故乡有一句老话:“一颗露水养一棵草”。我想,对作者贾海修而言,乡愁就是露水,养着他如小草般质朴且有生命力的文字。
  放下书本,掩卷沉思,我亦有了新的感悟:家的舒适和珍贵并非源自于它的富丽奢华,也不源自它的纤尘不染,而是因为它如呼吸般自然绵长,随着家人的成长聚散喜怒哀乐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而绵延不绝的家风,以及家事的这种细水长流的焕新力量,才得以源源不断地对抗着人生仿佛“西西弗斯式”的徒劳无功感。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出游  四月,与现实保持一段距离  大片油菜花、麦浪  扫墓  明亮色调里一丁点儿悲伤  集体出逃。同一个方向,不同理由  阳光,柔软的风  松绑的瞬间  神给每个人安上一双翅膀  万物啊知己  我有许多知己,第一个  是鸟儿  它将整个天空,倾注于我的内心  第二个是草木  把我栽种于大地之上  成为它的同类  第三个是田野,引导我有容,博爱和悲悯  把一切生灵揽在怀里  白天,我进行光合作用 
期刊
三月,花香贻尽  四月芳菲的容颜  正波澜壮阔地走向成熟  北方的故土  却怎么也安放不下  我静穆的灵魂  千万次,纤指滴血地叩响  心灵深處的那根孤弦  燕子寻亲的声声呢喃里,我难舍地  反复吮吸着故土中那遥远的馨香  倾心聆听,春犁划破泥土的声响  留恋的回望中  把母亲与妻儿喋喋不休的叮咛  塞进行囊  那一别,便决然走出了  北方的牵挂……
期刊
张洪贵,1970年生于山东安丘。18岁开始创作,作品见《小说选刊》《时代文学》《延河》《鸭绿江》等报刊。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落花流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离!  离!明天就离,这次谁再不离谁就是鳖孙!  你骂谁鳖孙?  我骂那个每次临阵脱逃的人,说好了去民政局离,我去了两次为啥每次都见不着人?你就是个鳖孙。  亏你还是知识分子家庭,满口脏话。我两次都有手术,下不来台。  你明天是不是还有手术?
期刊
《佩德罗·巴拉莫》是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之一,自1955年问世以来,这部作品就吸引了大批文学评论家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在这部作品中,人物以死亡的状态进行正常交往,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活死”世界。本文以作品中的“死亡”为研究主题,从“死亡”叙事在小说中的特色来深入研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探寻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死亡”观念及其艺术表现特征,为解读作品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为魔幻
期刊
作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你负伤在抗疫的第一线  在家养伤的日子过得真慢  熬着真难  你说想去看看春天  明鏡般的湖边  柳吐芽鸟欢唱  木兰燃爆春天  坐在湖边的长椅上  尽情拥抱这个春天  孩子绕膝捉迷藏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你拄着双拐眺望的身影让人心疼  我知道你的心还  留在抗疫前线  再美的花儿也无法  将你心里的遗憾填满  责任编辑 谭 滢
期刊
一出手  就是打擊乐  轻重缓急,捶到哪里  哪里就是生活的音符  那些被揍的铁皮  开始放下脸面,一次次  咬紧牙关,弯成理想的弧度  撑起坚定的棱角  我忽然觉得  这些养家糊口的人啊  就像老子打儿子,恨铁不成钢  等揍得,有模有样  才算是一件称心的产品
期刊
城市的夜晚是有味道的。那些味道就来自于霓虹之下、烟火之间。  夜纳溪,夜夜纳溪。当夜色暗淡下来的时候,川南长江边上的小城纳溪,那些味道就从夜色中袅袅升起。小城彰显出几分厚重与浓烈。  永宁河从川滇黔乌蒙大山里九弯十八沱顺风顺水顺着那些深沟高壑茂林修竹之间一路奔流而出,与长江交汇,孕育了纳溪八百多年的历史。古有“云贵少数民族向朝廷纳贡而出此溪”之说,便得了“纳溪”这个名字。有史记载,纳溪建寨筑城于南
期刊
串门子,在我们当地人的口语里又叫串门,也有的地方称串门儿,最后面一个字是儿化音还是为了凑足音节,不得而知,反正就这么叫了,也没人考究。  串门子这个概念无法定义,说白了,就是有目的或者无意识地到邻居、亲友家去坐坐,随便几个人凑在一块拉呱儿、闲聊,东北人叫“唠嗑”。拉家常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固定的话题,方式简易,时间无限,内容随意,南无天,北无地,想到哪扯到哪,哪说哪了。除非有重要事,那才是真正的主题,
期刊
世界上有种树,叫外婆树。  第一棵外婆树是山茱萸,在我外婆家房后东北角的缓坡上,树龄三十多年了。在故乡,人们把山茱萸叫山萸肉,简称枣儿。  外婆家位于伏牛山腹地,山茱萸是当地盛产的一种药材。外婆挑出四棵山萸肉,分给我们表兄妹几个,让我们自己管理,所得为我们的零花钱。初春的一天,忽然刮起了大风,外婆担心我的山茱萸花被风吹落影响秋季收成,就紧赶着催促妗子,让她拿个大床单去遮盖。风很大,妗子遮住了这边,
期刊
作者生于国难忧患之年,却缘新中国建立之幸,幼小成长的记忆中,文艺的幸福种子播撒在他的心田,深深影响了他一生,至耄耋之年还在不断生长。  那个年代的人们,物质上的匮乏,似乎永远是可以战胜的。因为刚从苦难屈辱中走出来的人们,满足温饱的需求似乎永远是最低的,有时明明是忍饥挨饿,也还那么的激情满满,昂扬向上。那个时代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建设新中国的激情,成为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源泉。  他出身于贫苦山区,那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