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正确树立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教师培训、网络等方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能促进高校教育持久良性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Methods of Integ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U Qianni, WANG Fang
  (Colleg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al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as brought man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 lif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nly personnel hav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can correctly establish the ideals and beliefs and moral quality,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nd thereby improve their morality. Integ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erms of humane care, teaching, school culture, teacher training, networking, an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asting, high-quality cultured socialist successors.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化为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生活方式变得多样化、群体多层次分化等影响,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高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培养合格健康的新一代。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方法分别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和干预手段,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以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为最终目标、最终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人文关怀的角度健全大学生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关注心理障碍,培养出心理素质高、心理健全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为二者的融合带来了可行性,它们的区别为二者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又具有必要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创新了教育观。心理健康教育从尊重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帮助学生认清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与冲突,由学生自己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抉择,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前者重在育德,后者重在育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基础,只有二者融合才能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又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1 大学生心理存在多元化的特点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至23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年轻富有活力。这些大学生心理特点表现在:首先,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还未成熟。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迫切要深入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同时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但是由于知识、能力、社会经验等不足容易造成自我评价过高,遇到挫折或者困难就产生消极情绪,甚者行为失控。其次,大学生情感情绪日益丰富,波动较大。大学生充满活力,情感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日益丰富,他们热爱社会,富有理想,充满激情,但由于心理尚未成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弱,造成情绪波动大,易浮躁,情感变化快。最后,大学生缺乏辨别新鲜事物真伪的能力。
  2.2 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自由性
  大学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无论是上课方式、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有很大的区别,大学上课自主性较强,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部分选修课程,走班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室上课,也没有班主任的督促,只有辅导员的分管,学习气氛较为轻松,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并且采用寄宿的生活方式。没有父母与老师的监督,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和情绪的影响,从而误入歧途。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大学生不能独享一间卧室,个人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不一样很容易造成生活上的冲突,同学之间相处时间长了也容易有矛盾,这就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但是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未到一定的境界,心智还未成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全面会让消极情绪滋长,自私、自我在内心滋生,一些大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好矛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3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出现的普遍问题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思想品质,致使许多学生对如何正确地认知自己、评价自己、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等方面比较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但其基础地位没有得到显现,也没有具体的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虽然各个高校都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心理存在障碍、有心理困惑的同学提供治疗,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况且能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障碍的又愿意积极主动去治疗的同学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同学碍于面子不愿意主动去,很多同学甚至都发现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就很容易让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这个机构成为一种摆设。另外,高校的心理教育大多以治疗为主,学生有问题再去解决和教育,这种方式的开展有些情况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有些情况却是木已成舟,实难挽回。所以我们需要转变这种体制,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学会如何调节心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开拓新领域,研究新办法,开辟新途径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3.1 以人文本,注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规范和约束,忽视了主体内在的发展需要,无法针对大学生多元化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以人为本强调突出人的发展,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感受,重视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情感关注与心理疏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使之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丰富多彩,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以课堂灌输为主要模式,互动性较差,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也不能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利用例如课堂剧、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等教学模式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能够身临其境地接受课堂知识,实现自我发展需求,良好的课堂活动主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品质,端正态度,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我调控、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除了互动模式外,在教学中应深入挖掘心理教育素材,充分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育人功能,这些素材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也可以是明星大腕、娱乐节目等涌现的传播“正能量”的事例,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调节自己的情绪。
  3.3 统筹兼顾,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活动阵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次,高校社联可以成立心理社团,社团成员可以在社团内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组织参与校内校外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习和活动中懂得如何在危机来临时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最后,除了在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增加校外实践内容,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亲身经历的体会,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人际关系,从而打开心扉,拥抱生活。   3.4 进德修业,展开教师培训
  高校除了成立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立稳定、得力的心理健康专职队伍,注重专业化师资的培养外,还应壮大心理师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多方面地关注学生心理成长。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老师需要知晓基本心理知识外,辅导员等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老师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培训,共同关注学生成长。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由治疗型转换为培养发展为主、治疗为辅型,教育学生如何预防心理疾病,遇到心理问题时如何自己调整心态,控制情绪,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3.5 应节合拍,运用网络技术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价值和作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其正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展示教学内容外,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论坛、BBS讨论版等,学生可以就学校和社会的热点事件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政教师从论坛上及时知晓学生的思想情况以及学生对生活、对时事的看法,就此可以展开交流与讨论,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另一方面,应鼓励辅导员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QQ群,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QQ群向老师反映,避免了学生与老师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也能得到更有效、更及时的引导与帮助。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关注团委、学生处等官方微信、微博,相关部门定期发布充满“正能量”的新闻和事例,让学生在“空隙”时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正确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教育持久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慧卿,刘丽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73-74.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2.
  [3] 李金玲,张瑞军.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实践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43-145.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工具,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是语言形成的源头,也是语言运用的沃土.教师只有让生活元素融入英语课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保证英语课堂的
期刊
医务社会工作成为近几年社会工作研究文献中最重要的领域,对于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认知、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但多流于经验总结,缺少具有概括力和普遍适用性的本土化理论指导。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也要顺应时代,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用现代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情境化教学,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全面性、科学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要想实现高效,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音乐学习才会更加快乐和高效。为了达到激发学生音乐
期刊
摘 要 独立学院师生关系的处理,既是一个学理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独立学院师生关系的处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热爱学生;二是尊重学生;三是严格教育。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everal Principle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ocessing
期刊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从整体上诊断、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哈尔
为了贴近读者,许多报纸增设了《编读往来》之类的栏目。栏目开办之初,频频亮相;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变成了“偶尔露峥嵘”。笔者1月14日看到某报第5版编发的第31期《编读往来
摘 要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新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材内容的体现、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学生积极、自主、合作的小组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下的高效课堂,师生共同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意境,实现“课堂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信息交互最大化、思维活动最大化”。  关键词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于长征先生,1962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鄱阳。大学文化,2003年评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9年评为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评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2013年评为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任九三学社景德镇市委会副主委,九三学社江西书画院副院长,景德镇市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委员。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
期刊
南通海安地区的剪纸以其特有的风格被列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这些散发着民间文化光芒的保护项目传承和发扬下去,幼儿园也应是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