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墨西哥当代著名作家胡安·鲁尔福(1919-1986)的经典代表之作《佩德罗·巴拉莫》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的巅峰小说之一”,并被翻译成60余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针对这部作品的文学分析和评论不断涌现,但大都集中在它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上,鲜少有人关注这部作品的“边缘化”书写,以及探索文学作品背后投射出来的拉美文化特征。本文将从“边缘化”这个崭新的角度出发,重新诠释《佩德罗·巴拉莫》的主题、人物以及创作技巧,并逐一对照分析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民族性、多源性和独创性等独有的拉美文化特征。
关键词:边缘化书写;拉美文化特征;边缘群体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现代化以及多元化的推进,对弱势群体、弱势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与“边缘化”相关的文学作品也不断涌入人们的视线。边缘理论的研究对象最初就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而以混血文化为特征的拉丁美洲必然成为其研究的典型,其中《佩德罗·巴拉莫》便是拉美文学的突出代表。作品的边缘化主题、人物以及写作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了拉美文化的民族性、多源性以及独创性。
1 边缘化主题书写拉美文化的民族性
死亡是《佩德罗·巴拉莫》的重要主题之一,极具拉美文化特质,为读者呈现了拉美与众不同的死亡观。对于墨西哥人来说,死亡有特殊的含义,是轮回的开始。“亡灵节”是当地特有的节日,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为主导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结合的产物。土著人认为,只有善待亡灵,让亡灵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个节,来年活着的人才会得到亡灵保佑,无病无灾,庄稼也会大丰收。
《佩德罗·巴拉莫》可以算是一部完全以死人为主导的作品,主人公来到科马拉寻找素未谋面的父亲,进入村庄后发现,“亡灵的声音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仿佛被封闭在墙洞里,被压在石块下,你一迈开步,就会觉得这种声音就跟在脚跟后。”“好几个晚上听到过节的喧闹声,结果却看不见任何人、任何东西。”在这里,死人和活人的界限十分模糊,死人可以像活人一样开口讲话、回忆、交流;亡灵们在村庄里四处游荡,呻吟控诉。墨西哥人是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中,继承了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每年的亡灵节,迎接生者与死者的团聚,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极具民族特色。
2 边缘化人物叙述拉美文化的多源性
边缘化人物的形象刻画占据了小说的大量篇幅,私生子、赶驴人、驯兽人、管家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命运构建了小说的主要框架,而女性永远以一种男性附属品的姿态出现。即使是主人公佩德罗·巴拉莫,通过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实现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身份转换,成为独霸一方的庄园主,也与其他人一样有着无法逃脱宿命。他的爱子因马失前蹄而毙命,唯一爱过的女人疯癫而逝;最后,佩德罗“只能眼看着自己的躯体一部分一部分地死去”;曾经统治下的村庄废弃荒凉、鬼魂游荡。“宿命论”是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之一,在他们的观念里,命运由上天决定无法改变。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中的科马拉便是20世纪初墨西哥独裁统治时期的一个缩影,暴政、贫穷、贪污、腐败充斥着整个社会,这样的社会也必将走向灭亡。
殖民者的入侵不只给拉美大陆带来灾难,而且迫使当地人背起了沉重的十字架。宗教的痕迹遍布小说的不同章节,在小说中,祈祷、弥撒、洗礼等宗教仪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佩德罗的私生子米盖尔·巴拉莫像他的父亲一样无恶不作,甚至杀死了神父的弟弟,强奸了他的侄女;死后却希望得到上帝的宽恕和神父的照顾,宗教思想深入人心。整部小说既涵盖了“宿命论”、“死亡观”等传统的拉美意识形态,也带有浓重的宗教思想,充分反映了拉美文化的多源性。
3 边缘化写作传递拉美文化的独创性
胡安·鲁尔福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以及法国超现实主义的特征。整部小说由许多互不衔接章节和片段组成;内容极具随意性,任读者拼凑阅读的次序。此外,小说通过对声音和死亡进行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描述,来营造一种幻觉和梦境,增添了幻想的色彩。鲁尔福在借鉴西方文学写作手法的同时,也在表现形式和叙述方式上极具个人特色,死亡主题的选择、死人与活人的对话、超越时空、跨越生死,造就了《佩德罗·巴拉莫》这本传世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任艳丽.《佩德罗·巴拉莫》之“死亡”探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10:34-36.
[2]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M].屠孟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87.5.
[3]刘文龙,全球化、民族主义与现代拉美文化的独特性[J].齐鲁学刊,2001,05:22-28.
作者簡介:郭晓林(1982,1-),女,沈阳人,博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语言传播以及外国文学研究。
关键词:边缘化书写;拉美文化特征;边缘群体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现代化以及多元化的推进,对弱势群体、弱势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与“边缘化”相关的文学作品也不断涌入人们的视线。边缘理论的研究对象最初就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而以混血文化为特征的拉丁美洲必然成为其研究的典型,其中《佩德罗·巴拉莫》便是拉美文学的突出代表。作品的边缘化主题、人物以及写作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了拉美文化的民族性、多源性以及独创性。
1 边缘化主题书写拉美文化的民族性
死亡是《佩德罗·巴拉莫》的重要主题之一,极具拉美文化特质,为读者呈现了拉美与众不同的死亡观。对于墨西哥人来说,死亡有特殊的含义,是轮回的开始。“亡灵节”是当地特有的节日,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为主导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结合的产物。土著人认为,只有善待亡灵,让亡灵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个节,来年活着的人才会得到亡灵保佑,无病无灾,庄稼也会大丰收。
《佩德罗·巴拉莫》可以算是一部完全以死人为主导的作品,主人公来到科马拉寻找素未谋面的父亲,进入村庄后发现,“亡灵的声音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仿佛被封闭在墙洞里,被压在石块下,你一迈开步,就会觉得这种声音就跟在脚跟后。”“好几个晚上听到过节的喧闹声,结果却看不见任何人、任何东西。”在这里,死人和活人的界限十分模糊,死人可以像活人一样开口讲话、回忆、交流;亡灵们在村庄里四处游荡,呻吟控诉。墨西哥人是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中,继承了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每年的亡灵节,迎接生者与死者的团聚,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极具民族特色。
2 边缘化人物叙述拉美文化的多源性
边缘化人物的形象刻画占据了小说的大量篇幅,私生子、赶驴人、驯兽人、管家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命运构建了小说的主要框架,而女性永远以一种男性附属品的姿态出现。即使是主人公佩德罗·巴拉莫,通过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实现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身份转换,成为独霸一方的庄园主,也与其他人一样有着无法逃脱宿命。他的爱子因马失前蹄而毙命,唯一爱过的女人疯癫而逝;最后,佩德罗“只能眼看着自己的躯体一部分一部分地死去”;曾经统治下的村庄废弃荒凉、鬼魂游荡。“宿命论”是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之一,在他们的观念里,命运由上天决定无法改变。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中的科马拉便是20世纪初墨西哥独裁统治时期的一个缩影,暴政、贫穷、贪污、腐败充斥着整个社会,这样的社会也必将走向灭亡。
殖民者的入侵不只给拉美大陆带来灾难,而且迫使当地人背起了沉重的十字架。宗教的痕迹遍布小说的不同章节,在小说中,祈祷、弥撒、洗礼等宗教仪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佩德罗的私生子米盖尔·巴拉莫像他的父亲一样无恶不作,甚至杀死了神父的弟弟,强奸了他的侄女;死后却希望得到上帝的宽恕和神父的照顾,宗教思想深入人心。整部小说既涵盖了“宿命论”、“死亡观”等传统的拉美意识形态,也带有浓重的宗教思想,充分反映了拉美文化的多源性。
3 边缘化写作传递拉美文化的独创性
胡安·鲁尔福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以及法国超现实主义的特征。整部小说由许多互不衔接章节和片段组成;内容极具随意性,任读者拼凑阅读的次序。此外,小说通过对声音和死亡进行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描述,来营造一种幻觉和梦境,增添了幻想的色彩。鲁尔福在借鉴西方文学写作手法的同时,也在表现形式和叙述方式上极具个人特色,死亡主题的选择、死人与活人的对话、超越时空、跨越生死,造就了《佩德罗·巴拉莫》这本传世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任艳丽.《佩德罗·巴拉莫》之“死亡”探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10:34-36.
[2]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M].屠孟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87.5.
[3]刘文龙,全球化、民族主义与现代拉美文化的独特性[J].齐鲁学刊,2001,05:22-28.
作者簡介:郭晓林(1982,1-),女,沈阳人,博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语言传播以及外国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