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克思在其相关的论著中,实践哲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意义上以不同的概念形式出现,但实践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已经被揭示出来,实践是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非以往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功能,实践的这种人与世界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作为一条隐性的逻辑贯穿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思想中。
【关键词】 实践;感性活动;改变世界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5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青少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 (项目编号:18CKS008)的阶段性成果。
实践哲学作为马克思打造的新哲学概念,以“改变世界”的目的实现了马克思所要建构以现实补充进理论的“内容”,马克思追问哲学产生的现实根源,通过哲学回到生活中,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哲学意识产生的原因,必然要对现实生活的整体予以具体的把握,整个过程要求马克思将哲学的论域转换为从地下到天上的问题,而不是把哲学从天上还原到地下。在现实的世界中一切不合理的理论要素得以重新的合理安置。
在早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将哲学变为现实的崭新任务,为其实践哲学的确立奠定提出了基本的方向。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完成了对思辨哲学的批判,黑格尔哲学作为宗教神学的最后一根“理性支柱”,也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中坍塌,哲学的崭新支柱得以呈现,那便是使哲学现实化。“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 ①马克思提出新哲学不同于思辨哲学的新任务那就是使哲学现实化,为实践哲学确立做了前期准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感性活动也即是对象化活动来表述实践哲学在辩证法意义上的理解。对应于黑格尔将人理解为理性实体的对象化,费尔巴哈以上帝作为人本质的对象化,马克思在这里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世界的真实性在人的感性对象化活动中展开并实现,他认为理论与现实的对立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予以解决,而实践最终的落脚点并不是理论自身,而是现实的生活本身,以往哲学将哲学看作理论的任务因此并未完成这一根本的转向,实践哲学将现实生活的任务当作哲学本身,解决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等对立问题。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所论述的实践并非在哲学意义上作为其哲学核心而提出的实践概念,而是从劳动异化的角度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的工业生产实践,而感性活动或对象化活动的提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核心,亦是实践在哲学意义上变革的前提。“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 ②,在这里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黑格尔以劳动确证人的自我确证的抽象性原则,指出了黑格尔国民经济学立场上的劳动价值论的摹仿,把人理解为理性的实体,“他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 ③,国民经济学立场上的劳动仅仅是人的动物使本能的体现,而非人的真正的类本质的展开。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辩证法的意义上使用感性活动也即是对象化活动,重新定义人的类本质,其特征也恰恰在于以感性对象为依附的感性活动、对象化活动也即是实践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人的类本质并非动物的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阐述,而在于人的类本性通过对象性而展开,人是人及其世界的双重存在,人的类本性并非由自身而确证、展开、发展和完善,不能通过自身而展开所有生活的内容,而是以现实的对象化的活动而得以确证,“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④。这里马克思以感性活动、对象化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人本质的自我确证,同以往思辨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马克思将哲学的论域从抽象性的理性世界拉回到了现实世界之中,这里以感性活动方式所表述的实践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改造关系以及在人与对象关系的过程中展开人与自身的关系,由此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尺度去确证自身。而以往理性哲学则停留在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关系之上,依旧处于解释世界的层面之上,而未形成改变世界及人自身的哲学功能,未对现实产生任何的触动。“一方面……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 ⑤马克思哲学不同于理性哲学的核心之处则是改变现实,推动现实,以现实的实践改造来确证真理、确证自身,确证人的本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⑥。同时一旦确证实践这一哲学核心,那么理论上的主观和客观、唯心和唯物以及活动和受动等对立问题也在实践中得以解决,“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⑦。
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容的改造之后,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正式从形而上学意义上将实践作为其新哲学的概念使用,马克思以实践替代了唯心主义哲学中的思维,使思维具有了现实的内容,而不是在自身领域自为地片面发展着,从而划清了与以往一切哲学的界限,确立了自身的新哲学体系,将哲学的落脚点立足于实践之上,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功能仅仅在于解释世界,实践哲学的新任务从此在建立哲學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中去改变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⑧哲学立场从不同于解释世界的单纯理论态度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发生了根本重要转移,便是改变世界。在这里,人的本质被重新定义,人的主体能动性在实践的新视域下“鲜活起来”,实现了思维与现实的交互作用,而旧唯物主义缺少思维能动性,唯心主义哲学的思维能动性缺少现实的维度,两者都是片面地发展了自身的哲学,实践终结了精神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在形而上学意义上以实践作为内容来解释说明表象,抓住了实践这一本质。在这里,实践替代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哲学中的类本质,旨在建立全新的哲学概念,将哲学从精神的领域转向了现实的人类世界,从人与世界的解释关系转向了人与自然改造与被改造关系。马克思哲学实践根基在哲学上得以确立,完成了对全部旧哲学的清算,突破了本体论内在意义上纯粹意识的理性形而上学,以实践的类本质正题,对象化的产品为反题,合题重新回归到人的类本质,内容由精神向实践转变的全部辨证运动过程形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新境域。 在《德意志意識形态》中,马克思不同于辩证法及形而上学意义上对实践给予展开,而是从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将实践理解为人对自然界的物质劳动改造能力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初动力。此时,马克思与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家在理论上进行论辩,马克思依旧坚持实践的基本原则,其哲学走向并非追求理论自身的逻辑自洽,而是遵循着如何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自觉地追问哲学与现实的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本质区别,马克思通过追问既定的现象和结果展开其对现实的批判,将理论转换为现实,“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⑨在现实中去理解理论的局限性,以现实世界中的感性个人为起点的辨证运动发展过程中去重新理解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将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从理论论证领域移至现实的社会领域之中,这里被称为生产力,生产力并非是单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亦非人类意识的物化力量,而是人们的交往力量,本质上乃是指社会力量,“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这社会状况。” ⑩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把握现实本身历史性的历史研究方式才是真正的历史科学,由此确立了以实践为肌理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对象化活动中,从现实世界中感性的个人作为切入点,这里感性的、现实的个人并非是单个的个人,而是最终归属于人自身的人及其世界的物质劳动过程,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人与世界、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同时亦含有人与他人的关系,最终表现为一种生产力于生产关系互动而推动历史发展过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改造关系,从可以看出这种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依旧是实践的原初表达内容,这里的生产力乃是实践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的另一种表述。进入到《资本论》之后,马克思从完全不同于国民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将实践理解为具体的产品生产,人的劳动产品是劳动力在商品中的凝结,实践意义上的产品生产对应于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人是为了自己的使用而生产,完成人自身向类本质的回归,是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劳动实践是为价值而生产,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使人的类本性逐渐丧失甚至被异化。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劳动生产,是人的类本质自我确证的科学方式。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第192页,第205页,第210页,第216页,第162页,第192页,第502页,第516页,第532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2]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振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4]阎孟伟.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理论形态[J].哲学研究,2012,(3).
【关键词】 实践;感性活动;改变世界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5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青少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 (项目编号:18CKS008)的阶段性成果。
实践哲学作为马克思打造的新哲学概念,以“改变世界”的目的实现了马克思所要建构以现实补充进理论的“内容”,马克思追问哲学产生的现实根源,通过哲学回到生活中,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哲学意识产生的原因,必然要对现实生活的整体予以具体的把握,整个过程要求马克思将哲学的论域转换为从地下到天上的问题,而不是把哲学从天上还原到地下。在现实的世界中一切不合理的理论要素得以重新的合理安置。
在早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将哲学变为现实的崭新任务,为其实践哲学的确立奠定提出了基本的方向。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完成了对思辨哲学的批判,黑格尔哲学作为宗教神学的最后一根“理性支柱”,也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中坍塌,哲学的崭新支柱得以呈现,那便是使哲学现实化。“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 ①马克思提出新哲学不同于思辨哲学的新任务那就是使哲学现实化,为实践哲学确立做了前期准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感性活动也即是对象化活动来表述实践哲学在辩证法意义上的理解。对应于黑格尔将人理解为理性实体的对象化,费尔巴哈以上帝作为人本质的对象化,马克思在这里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世界的真实性在人的感性对象化活动中展开并实现,他认为理论与现实的对立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予以解决,而实践最终的落脚点并不是理论自身,而是现实的生活本身,以往哲学将哲学看作理论的任务因此并未完成这一根本的转向,实践哲学将现实生活的任务当作哲学本身,解决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等对立问题。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所论述的实践并非在哲学意义上作为其哲学核心而提出的实践概念,而是从劳动异化的角度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的工业生产实践,而感性活动或对象化活动的提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核心,亦是实践在哲学意义上变革的前提。“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 ②,在这里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黑格尔以劳动确证人的自我确证的抽象性原则,指出了黑格尔国民经济学立场上的劳动价值论的摹仿,把人理解为理性的实体,“他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 ③,国民经济学立场上的劳动仅仅是人的动物使本能的体现,而非人的真正的类本质的展开。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辩证法的意义上使用感性活动也即是对象化活动,重新定义人的类本质,其特征也恰恰在于以感性对象为依附的感性活动、对象化活动也即是实践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人的类本质并非动物的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阐述,而在于人的类本性通过对象性而展开,人是人及其世界的双重存在,人的类本性并非由自身而确证、展开、发展和完善,不能通过自身而展开所有生活的内容,而是以现实的对象化的活动而得以确证,“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④。这里马克思以感性活动、对象化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人本质的自我确证,同以往思辨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马克思将哲学的论域从抽象性的理性世界拉回到了现实世界之中,这里以感性活动方式所表述的实践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改造关系以及在人与对象关系的过程中展开人与自身的关系,由此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尺度去确证自身。而以往理性哲学则停留在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关系之上,依旧处于解释世界的层面之上,而未形成改变世界及人自身的哲学功能,未对现实产生任何的触动。“一方面……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 ⑤马克思哲学不同于理性哲学的核心之处则是改变现实,推动现实,以现实的实践改造来确证真理、确证自身,确证人的本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⑥。同时一旦确证实践这一哲学核心,那么理论上的主观和客观、唯心和唯物以及活动和受动等对立问题也在实践中得以解决,“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⑦。
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容的改造之后,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正式从形而上学意义上将实践作为其新哲学的概念使用,马克思以实践替代了唯心主义哲学中的思维,使思维具有了现实的内容,而不是在自身领域自为地片面发展着,从而划清了与以往一切哲学的界限,确立了自身的新哲学体系,将哲学的落脚点立足于实践之上,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功能仅仅在于解释世界,实践哲学的新任务从此在建立哲學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中去改变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⑧哲学立场从不同于解释世界的单纯理论态度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发生了根本重要转移,便是改变世界。在这里,人的本质被重新定义,人的主体能动性在实践的新视域下“鲜活起来”,实现了思维与现实的交互作用,而旧唯物主义缺少思维能动性,唯心主义哲学的思维能动性缺少现实的维度,两者都是片面地发展了自身的哲学,实践终结了精神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在形而上学意义上以实践作为内容来解释说明表象,抓住了实践这一本质。在这里,实践替代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哲学中的类本质,旨在建立全新的哲学概念,将哲学从精神的领域转向了现实的人类世界,从人与世界的解释关系转向了人与自然改造与被改造关系。马克思哲学实践根基在哲学上得以确立,完成了对全部旧哲学的清算,突破了本体论内在意义上纯粹意识的理性形而上学,以实践的类本质正题,对象化的产品为反题,合题重新回归到人的类本质,内容由精神向实践转变的全部辨证运动过程形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新境域。 在《德意志意識形态》中,马克思不同于辩证法及形而上学意义上对实践给予展开,而是从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将实践理解为人对自然界的物质劳动改造能力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初动力。此时,马克思与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家在理论上进行论辩,马克思依旧坚持实践的基本原则,其哲学走向并非追求理论自身的逻辑自洽,而是遵循着如何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自觉地追问哲学与现实的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本质区别,马克思通过追问既定的现象和结果展开其对现实的批判,将理论转换为现实,“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⑨在现实中去理解理论的局限性,以现实世界中的感性个人为起点的辨证运动发展过程中去重新理解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将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从理论论证领域移至现实的社会领域之中,这里被称为生产力,生产力并非是单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亦非人类意识的物化力量,而是人们的交往力量,本质上乃是指社会力量,“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这社会状况。” ⑩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把握现实本身历史性的历史研究方式才是真正的历史科学,由此确立了以实践为肌理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对象化活动中,从现实世界中感性的个人作为切入点,这里感性的、现实的个人并非是单个的个人,而是最终归属于人自身的人及其世界的物质劳动过程,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人与世界、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同时亦含有人与他人的关系,最终表现为一种生产力于生产关系互动而推动历史发展过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改造关系,从可以看出这种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依旧是实践的原初表达内容,这里的生产力乃是实践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的另一种表述。进入到《资本论》之后,马克思从完全不同于国民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将实践理解为具体的产品生产,人的劳动产品是劳动力在商品中的凝结,实践意义上的产品生产对应于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人是为了自己的使用而生产,完成人自身向类本质的回归,是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劳动实践是为价值而生产,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使人的类本性逐渐丧失甚至被异化。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劳动生产,是人的类本质自我确证的科学方式。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第192页,第205页,第210页,第216页,第162页,第192页,第502页,第516页,第532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2]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振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4]阎孟伟.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理论形态[J].哲学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