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典型现代住区案例——清远云山诗意住区造园的成功经验包括:实现传统私家庭院布局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吸收“多元兼容、务实求变”的岭南人文精髓,融合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营造淡雅轻盈、精巧细腻的审美氛围;延续“水房相伴”的水乡生态文化;组建浓阴密翠的亚热带植物群落;创新造园用材与营造工艺。
关键词:人居文化;岭南园林;园林设计;云山诗意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45-05
收稿日期:2012-04-26
修回日期:2012-05-26
住区园林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经典符号、用材、造园理念和经典手法凝聚了东方人居智慧,值得当代园林建设者参考借鉴。
在世界文化趋同及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保护文化多样性、弘扬民族文化已成国人的共识。弘扬优良传统的理念是正确的,但也要非常注意方式方法,那些表面形式的“借鉴”和简单的“拼凑组合”就很容易走入“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歧途。周向频认为当前中国园林“喧闹而无中心,广阔而无深度”,出现了大量简单化处理、表面化抄袭的现象。
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岭南园林文化是必须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之上的。广东省政府为加强岭南文化建设,于2011年8月举办了“广东省首届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其中“园林设计类”参选项目有96个,获奖率为18.75%,“清远云山诗意住宅小区”是唯一获得银奖的岭南住区园林项目,备受同行专家好评。本文以该项目为例,尝试解读其在岭南人居建设上的特色。
本文所探讨的岭南人居专指民居和私宅。所谓岭南人居文化,就是岭南地区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的选择,也就是人们对生命自由度的选择。居住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居住生存方式,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达成的和谐。岭南文化在历史上表现出感性化、多元化、商业化、平民化与世俗化的特点;在人居中,则体现为开放兼容、直观实用、创新求变的建筑特质。
传统岭南人居文化中有许多别具一格的特点:
1.1住宅空间和建筑布局注重自然、通风、降温
建筑与庭院山水融合,形成或凉庭冷巷,或建筑绕庭,或前庭后院,或书斋侧庭,或前宅后庭的格局;住宅建筑大多“联房博厦”,减少外墙,以减少热辐射;建筑常用支柱层、吊脚楼、荫棚,既可通风防晒,又可防雨;建筑体型轻盈、通透开放,善用花窗、漏窗,构造简单,体量较小。
1.2因地制宜,宅院以小见大,意境含蓄
岭南丘陵起伏,地势阻隔,故建宅筑园用地经济,喜用小院;因地制宜,善用地下水等水源,形成依山傍水之景;利用楼阁或假山抬高视线,不仅可使园内景色一览无余,而且能借到园外风景。
1.3花团锦簇,花木四季常绿,喜用盆花布景
岭南植物资源丰富,重用花木。由于空间有限,多雨潮湿,常常用大量铺地以避泥泞。以花台、花座点缀,既能增加绿量,丰富空间层次,又能自由移换花木、盆景,常能出新意。
1.4不拘一格,博采众长
岭南园林布局、形式元素对西方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借用和创新,采用了许多彩窗、西洋式护栏构件。
1.5取材通俗,实用朴素
喜爱使用充满生活趣味的构图方式,如以竹子、芭蕉、瓜形图案为表现对象。筑园常常就地选择英石和黄蜡石。建筑基础以石础来防湿防虫,用夯土墙来防蚀防漏。
综上所述,岭南传统人居文化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沿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二是适应岭南地域气候条件;三是远离朝廷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
与传统岭南园林相比,现代住区园林在人文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从传统低矮平房到组团式高层洋房的住宅形式变化,从村头大树下乘凉到小区中心庭园休息的生活形势变化,从果树为主到各种植物并存的景观变化,从河涌小舢板、公交车到私家车的交通形式变化。因此,现代岭南人居园林建设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变化,结合新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时代精神、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宜居的户外园林环境。
清远·云山诗意项目(下文简称为“清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区,于2007年建成。“清云”临近广清大道,占地面积为20 hm2,总建筑面积50hm2。首期开发规划净用面积23.4hm2,园林用地面积4.12hm2,容积率2.8。
2.1设计理念
“清云”的设计理念是:
“再现深厚人文底蕴,传承东方人居智慧,展现中式建筑艺术与文化风采,打造舒适宜居的现代岭南自然环境”。
这个设计理念一是沿袭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东方人特别善于观天而后行,造园必先了解岭南气候特点,充分考虑人生活的舒适性,再进行合理营造;二是反映“道法自然”的理想境界,即敬畏自然,学习自然,效仿岭南丘陵连绵、江河相间的自然风貌,将岭南自然之美浓缩在园中;三是融汇了岭南人“务实平和、开放兼容、创新求变”的处事态度,不固步自封。
2.2人居文化
2.2.1传统私家庭院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首先,“清云”在宅院布局上做到了古为今用。由于项目地处岭南内陆,夏季雨水丰富、炎热潮湿,因而“清云”采用了以水为线贯穿全园的经典向心式空间布局(图1):北区是由许多二十多层住宅楼围绕而成的大湖面,南区是6层高的住宅楼围合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低密度空间。总体布局上,一方面巧妙疏导地表径流,用溪流疏导雨水,用低地势聚集湖水,高效利用水源并起到降温解暑的效果;另一方面营造溪流、瀑布和湖沼等各种自然形态的水景,与人工堆山配合得到“水依园存,园因水活”“隐蔽边界,源流无尽”的景观效果。 其次,项目基于现代功能需求,对宅院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使有限的场地能够提供更多的休息、交往、活动空间,如:利用遮阴、遮雨、通风的楼层架空层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和老人健身设施;道路进行分级规划,满足多人通行及机动车通行的需求。
2.2.2融合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清云”的造园手法在传承岭南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大胆地吸收了外国的造园精粹,比如,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大胆采用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做到不拘一格。“清云”建筑在满足居住、通风纳凉等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岭南古典园林传统符号,大胆以徽派建筑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等作为创作素材,并结合西方的现代极简主义及印象派的设计手法进行环境艺术创作(图2):将粉墙青瓦的典型符号简化为灰边白底的设计,将屋檐下的斗拱转换为木制倒梯形架构,局部用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代替木材和石材(图3),部分建筑更是融入了锅耳墙线条。创作形象既有岭南古典意味,又有现代构成趣味,是中西合璧、继承创新的成功尝试。
2.2.3园建小品淡雅轻盈和精巧细腻的审美特质“清云”以青灰色、栗色、白色等淡雅色调为主,能给人清新舒爽之感,降低酷暑闷热带来的烦躁。项目选用了新型涂漆,可以防止粉墙在日晒雨淋中失色。园中游憩建筑体量轻盈(图4-5),四面透风,部分亭榭更用工字钢、玻璃等现代材料,仿斗拱形式进行组合安装,显得轻巧、优雅。构筑物景墙多用镂空手法装饰,或花窗冰裂式镂空,或矩形阵列式镂空,形式多样而风格统一。园林建筑造型通透,既符合审美要求,又可以通风降温。
园建小品是最自由的创作元素,也最考验工艺水平和做工品质,而同时也最能凸显空间氛围和趣味。现代住宅小区因用地面积、消防通道和泳池等配套设施的限制而难以在功能布局上有突破,但空间氛围(空间大小、形状、机理、色彩)及文化意象的创造却不受约束,在任何时候都是自由的。因此,“清云”的园建小品设计特别用心,在造型、质感、色调等方面均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风格。此外,设计师还提取了文字、莲花、回纹等艺术符号,创新工艺,采用拼、砌、嵌、刻等手法对砂石、灰瓦、石刻等传统材料进行处理,如:抱鼓石、线刻浅雕、铺地拼花、马头墙、水景墙、花基等(图6)。同时用心处理钢材的表面连接,玻璃、木材和钢材的固定,木材的室外防腐等。
2.2.4延续“房水相伴”的岭南水乡人居文化岭南民俗讲求以水为财,喜好“房水相伴”的住宅布局。“清云”结合地形,设亭,榭,船舫,筑台,并融入与“水”相关的文化元素。如:“四龙戏水”(图7)寓意岭南鱼米之乡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逸亭听瀑”,瀑布与跌水结合,体现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图8),展现岭南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2.2.5再现浓荫密翠的南亚热带植物群落景观“清云”的植物配置是一大亮点。庭园内大量使用细叶榕、秋枫等冠大荫浓、绿视率高的岭南乡土树种,在夏长冬短的岭南地区为住区居民提供了通风凉爽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利用地形将乔木抬高,形成大面积荫蔽纳凉区域,可减少热辐射,起到较好的降温保湿效果;另一方面,众多亚热带花木品种精巧细腻,若人工进行巧妙搭配,可构成丰富精彩的植物景观,形成“启、承、转、合”的精致空间,再现岭南地区南亚热带植物群落景观风情(图9)。
3.讨论与总结
云山诗意已经成为广州某地产开发商的一个住宅品牌,在广州、珠海、昆山、成都等多个城市都有建成住区。
3.1多元兼容与文化趋同性的再思考
“务实求变,多元兼容”是岭南人文的精髓,曾经形成了文化繁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容易使岭南文化步入“趋同化”的困境。
笔者认为,因地域有差异,设计必须更注重因地制宜,即顺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规律。只有在适应当地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对传统的他国的优秀人居文化形式进行继承、改造和创新,才能使人居文化发挥最大的优势。譬如“云山诗意”系列下的住区园林艺术风格虽相似,但由于广东清远比江苏昆山夏季气温更高、降雨量更多,因此广东的设计会更重视疏水、遮阴、通风、降温效果,同时全园的集水、疏水和排水系统也会更加完备。
3.2值得商榷的问题
“清云”建成使用至今已有5年,园林界普遍认为这是新型岭南人居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但笔者在现场访问时住户提出了一些问题。一是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虽有素雅清淡之美,但住户住久了之后会觉得比较单调,且缺少活力和新鲜感;二是园林场地中可观赏的景点多,居民可活动的场地少,影响了居民的户外活动生活;三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缺少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品种;四是应考虑在庭园中适当增加体现岭南人文的诗文景名、画像或雕塑。
3.3小结
从近代岭南四大名园到现代岭南园林住区的变迁,岭南住居始终贯穿着多元兼容、求新多变的基本造园理念,始终追求务实平和、自在快乐的生活意境。“清云”无疑是现代岭南住区园林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它以一种新的形态传承了岭南传统造园艺术精髓;创新材料工艺,保持别致灵巧的布局,体现淡雅、轻盈、畅朗的岭南建筑风格;实现了室内外园林空间相互交融;再现了多姿多彩的园林植物景观。种种成功的做法都很值得园林设计师借鉴和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253.[2]石茗馨.基于文化特征的岭南园林地域类型及其构成要素[J].广东林业科技,2009(6):113-116.[3]吴劲章,谭广文.新中国成立60年广州造园成就回顾[J].中国园林,2009(10):49.[4]陆琦.岭南园林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4-56.[5]陆琦.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J]中华建筑,1999(4):119-123.[5]陆琦.应深入岭南园林的研究[J]南方建筑,1999(3):83-85.[6]陈群元,喻定权.对房地产开发主导下的旧城改造自思考[J].城市,2011(6):19-22[7]周向频.跨越园林新世纪——全球化趋势与中国园林的境遇及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11(2):31-35.[8]粤建公示.关于广东省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获奖项目名单的公示[EB/OL].广东省建设信息网,[2011-12-30],[9]黄捷.岭南城市居住文化研究[D]王华南理工大学,2009,322.[10]黄捷.岭南城市居住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3):67.[11]陈程飞,杨润东.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和艺术特色[J].四川建材,2008(4):221-224.[12]文潮怀.岭南园林浅析[J].广东建设报,200,8(6).[13]孟兆祯.同臻千古风景之胜,独创盛世园林之新——赞建国六十年来的广东园林[J].广东园林,2009,31(4):5-6.[14]陆琦,岭南园林几何形水庭[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59.
关键词:人居文化;岭南园林;园林设计;云山诗意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45-05
收稿日期:2012-04-26
修回日期:2012-05-26
住区园林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经典符号、用材、造园理念和经典手法凝聚了东方人居智慧,值得当代园林建设者参考借鉴。
在世界文化趋同及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保护文化多样性、弘扬民族文化已成国人的共识。弘扬优良传统的理念是正确的,但也要非常注意方式方法,那些表面形式的“借鉴”和简单的“拼凑组合”就很容易走入“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歧途。周向频认为当前中国园林“喧闹而无中心,广阔而无深度”,出现了大量简单化处理、表面化抄袭的现象。
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岭南园林文化是必须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之上的。广东省政府为加强岭南文化建设,于2011年8月举办了“广东省首届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其中“园林设计类”参选项目有96个,获奖率为18.75%,“清远云山诗意住宅小区”是唯一获得银奖的岭南住区园林项目,备受同行专家好评。本文以该项目为例,尝试解读其在岭南人居建设上的特色。
本文所探讨的岭南人居专指民居和私宅。所谓岭南人居文化,就是岭南地区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的选择,也就是人们对生命自由度的选择。居住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居住生存方式,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达成的和谐。岭南文化在历史上表现出感性化、多元化、商业化、平民化与世俗化的特点;在人居中,则体现为开放兼容、直观实用、创新求变的建筑特质。
传统岭南人居文化中有许多别具一格的特点:
1.1住宅空间和建筑布局注重自然、通风、降温
建筑与庭院山水融合,形成或凉庭冷巷,或建筑绕庭,或前庭后院,或书斋侧庭,或前宅后庭的格局;住宅建筑大多“联房博厦”,减少外墙,以减少热辐射;建筑常用支柱层、吊脚楼、荫棚,既可通风防晒,又可防雨;建筑体型轻盈、通透开放,善用花窗、漏窗,构造简单,体量较小。
1.2因地制宜,宅院以小见大,意境含蓄
岭南丘陵起伏,地势阻隔,故建宅筑园用地经济,喜用小院;因地制宜,善用地下水等水源,形成依山傍水之景;利用楼阁或假山抬高视线,不仅可使园内景色一览无余,而且能借到园外风景。
1.3花团锦簇,花木四季常绿,喜用盆花布景
岭南植物资源丰富,重用花木。由于空间有限,多雨潮湿,常常用大量铺地以避泥泞。以花台、花座点缀,既能增加绿量,丰富空间层次,又能自由移换花木、盆景,常能出新意。
1.4不拘一格,博采众长
岭南园林布局、形式元素对西方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借用和创新,采用了许多彩窗、西洋式护栏构件。
1.5取材通俗,实用朴素
喜爱使用充满生活趣味的构图方式,如以竹子、芭蕉、瓜形图案为表现对象。筑园常常就地选择英石和黄蜡石。建筑基础以石础来防湿防虫,用夯土墙来防蚀防漏。
综上所述,岭南传统人居文化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沿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二是适应岭南地域气候条件;三是远离朝廷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
与传统岭南园林相比,现代住区园林在人文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从传统低矮平房到组团式高层洋房的住宅形式变化,从村头大树下乘凉到小区中心庭园休息的生活形势变化,从果树为主到各种植物并存的景观变化,从河涌小舢板、公交车到私家车的交通形式变化。因此,现代岭南人居园林建设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变化,结合新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时代精神、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宜居的户外园林环境。
清远·云山诗意项目(下文简称为“清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区,于2007年建成。“清云”临近广清大道,占地面积为20 hm2,总建筑面积50hm2。首期开发规划净用面积23.4hm2,园林用地面积4.12hm2,容积率2.8。
2.1设计理念
“清云”的设计理念是:
“再现深厚人文底蕴,传承东方人居智慧,展现中式建筑艺术与文化风采,打造舒适宜居的现代岭南自然环境”。
这个设计理念一是沿袭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东方人特别善于观天而后行,造园必先了解岭南气候特点,充分考虑人生活的舒适性,再进行合理营造;二是反映“道法自然”的理想境界,即敬畏自然,学习自然,效仿岭南丘陵连绵、江河相间的自然风貌,将岭南自然之美浓缩在园中;三是融汇了岭南人“务实平和、开放兼容、创新求变”的处事态度,不固步自封。
2.2人居文化
2.2.1传统私家庭院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首先,“清云”在宅院布局上做到了古为今用。由于项目地处岭南内陆,夏季雨水丰富、炎热潮湿,因而“清云”采用了以水为线贯穿全园的经典向心式空间布局(图1):北区是由许多二十多层住宅楼围绕而成的大湖面,南区是6层高的住宅楼围合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低密度空间。总体布局上,一方面巧妙疏导地表径流,用溪流疏导雨水,用低地势聚集湖水,高效利用水源并起到降温解暑的效果;另一方面营造溪流、瀑布和湖沼等各种自然形态的水景,与人工堆山配合得到“水依园存,园因水活”“隐蔽边界,源流无尽”的景观效果。 其次,项目基于现代功能需求,对宅院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使有限的场地能够提供更多的休息、交往、活动空间,如:利用遮阴、遮雨、通风的楼层架空层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和老人健身设施;道路进行分级规划,满足多人通行及机动车通行的需求。
2.2.2融合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清云”的造园手法在传承岭南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大胆地吸收了外国的造园精粹,比如,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大胆采用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做到不拘一格。“清云”建筑在满足居住、通风纳凉等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岭南古典园林传统符号,大胆以徽派建筑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等作为创作素材,并结合西方的现代极简主义及印象派的设计手法进行环境艺术创作(图2):将粉墙青瓦的典型符号简化为灰边白底的设计,将屋檐下的斗拱转换为木制倒梯形架构,局部用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代替木材和石材(图3),部分建筑更是融入了锅耳墙线条。创作形象既有岭南古典意味,又有现代构成趣味,是中西合璧、继承创新的成功尝试。
2.2.3园建小品淡雅轻盈和精巧细腻的审美特质“清云”以青灰色、栗色、白色等淡雅色调为主,能给人清新舒爽之感,降低酷暑闷热带来的烦躁。项目选用了新型涂漆,可以防止粉墙在日晒雨淋中失色。园中游憩建筑体量轻盈(图4-5),四面透风,部分亭榭更用工字钢、玻璃等现代材料,仿斗拱形式进行组合安装,显得轻巧、优雅。构筑物景墙多用镂空手法装饰,或花窗冰裂式镂空,或矩形阵列式镂空,形式多样而风格统一。园林建筑造型通透,既符合审美要求,又可以通风降温。
园建小品是最自由的创作元素,也最考验工艺水平和做工品质,而同时也最能凸显空间氛围和趣味。现代住宅小区因用地面积、消防通道和泳池等配套设施的限制而难以在功能布局上有突破,但空间氛围(空间大小、形状、机理、色彩)及文化意象的创造却不受约束,在任何时候都是自由的。因此,“清云”的园建小品设计特别用心,在造型、质感、色调等方面均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风格。此外,设计师还提取了文字、莲花、回纹等艺术符号,创新工艺,采用拼、砌、嵌、刻等手法对砂石、灰瓦、石刻等传统材料进行处理,如:抱鼓石、线刻浅雕、铺地拼花、马头墙、水景墙、花基等(图6)。同时用心处理钢材的表面连接,玻璃、木材和钢材的固定,木材的室外防腐等。
2.2.4延续“房水相伴”的岭南水乡人居文化岭南民俗讲求以水为财,喜好“房水相伴”的住宅布局。“清云”结合地形,设亭,榭,船舫,筑台,并融入与“水”相关的文化元素。如:“四龙戏水”(图7)寓意岭南鱼米之乡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逸亭听瀑”,瀑布与跌水结合,体现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图8),展现岭南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2.2.5再现浓荫密翠的南亚热带植物群落景观“清云”的植物配置是一大亮点。庭园内大量使用细叶榕、秋枫等冠大荫浓、绿视率高的岭南乡土树种,在夏长冬短的岭南地区为住区居民提供了通风凉爽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利用地形将乔木抬高,形成大面积荫蔽纳凉区域,可减少热辐射,起到较好的降温保湿效果;另一方面,众多亚热带花木品种精巧细腻,若人工进行巧妙搭配,可构成丰富精彩的植物景观,形成“启、承、转、合”的精致空间,再现岭南地区南亚热带植物群落景观风情(图9)。
3.讨论与总结
云山诗意已经成为广州某地产开发商的一个住宅品牌,在广州、珠海、昆山、成都等多个城市都有建成住区。
3.1多元兼容与文化趋同性的再思考
“务实求变,多元兼容”是岭南人文的精髓,曾经形成了文化繁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容易使岭南文化步入“趋同化”的困境。
笔者认为,因地域有差异,设计必须更注重因地制宜,即顺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规律。只有在适应当地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对传统的他国的优秀人居文化形式进行继承、改造和创新,才能使人居文化发挥最大的优势。譬如“云山诗意”系列下的住区园林艺术风格虽相似,但由于广东清远比江苏昆山夏季气温更高、降雨量更多,因此广东的设计会更重视疏水、遮阴、通风、降温效果,同时全园的集水、疏水和排水系统也会更加完备。
3.2值得商榷的问题
“清云”建成使用至今已有5年,园林界普遍认为这是新型岭南人居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但笔者在现场访问时住户提出了一些问题。一是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虽有素雅清淡之美,但住户住久了之后会觉得比较单调,且缺少活力和新鲜感;二是园林场地中可观赏的景点多,居民可活动的场地少,影响了居民的户外活动生活;三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缺少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品种;四是应考虑在庭园中适当增加体现岭南人文的诗文景名、画像或雕塑。
3.3小结
从近代岭南四大名园到现代岭南园林住区的变迁,岭南住居始终贯穿着多元兼容、求新多变的基本造园理念,始终追求务实平和、自在快乐的生活意境。“清云”无疑是现代岭南住区园林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它以一种新的形态传承了岭南传统造园艺术精髓;创新材料工艺,保持别致灵巧的布局,体现淡雅、轻盈、畅朗的岭南建筑风格;实现了室内外园林空间相互交融;再现了多姿多彩的园林植物景观。种种成功的做法都很值得园林设计师借鉴和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253.[2]石茗馨.基于文化特征的岭南园林地域类型及其构成要素[J].广东林业科技,2009(6):113-116.[3]吴劲章,谭广文.新中国成立60年广州造园成就回顾[J].中国园林,2009(10):49.[4]陆琦.岭南园林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4-56.[5]陆琦.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J]中华建筑,1999(4):119-123.[5]陆琦.应深入岭南园林的研究[J]南方建筑,1999(3):83-85.[6]陈群元,喻定权.对房地产开发主导下的旧城改造自思考[J].城市,2011(6):19-22[7]周向频.跨越园林新世纪——全球化趋势与中国园林的境遇及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11(2):31-35.[8]粤建公示.关于广东省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获奖项目名单的公示[EB/OL].广东省建设信息网,[2011-12-30],[9]黄捷.岭南城市居住文化研究[D]王华南理工大学,2009,322.[10]黄捷.岭南城市居住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3):67.[11]陈程飞,杨润东.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和艺术特色[J].四川建材,2008(4):221-224.[12]文潮怀.岭南园林浅析[J].广东建设报,200,8(6).[13]孟兆祯.同臻千古风景之胜,独创盛世园林之新——赞建国六十年来的广东园林[J].广东园林,2009,31(4):5-6.[14]陆琦,岭南园林几何形水庭[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