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过专业绘画教育的人都知道,自近代西方写实绘画引入中国之后,学院美术教学始终和写实密不可分,虽然画家的创作手法有很多选择,但求真写实始终是最基础,但也是最难的一种手法。当更多的年轻人在不断放弃写实而反复“实验”以寻求变革之际,吴甲明却用他的画笔,执着、勤恳、砥砺,甚至满怀喜悦的悄悄开拓他的写实水彩风景画疆土。
甲明生于广西浦北,家乡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民艺事象更是丰富多姿,自幼受其影响喜欢图绘,后考入广西艺术学院跟随李绍忠教授学习水彩画,在水色淋漓间抒写家乡一草一木而不知疲倦,常常穿梭于田间村落,忘情于山水,怡性于绘画。在校期间,就已多次入展和获奖于各类专业美展,为同级艺术生之翘楚。硕士毕业后,依然孜孜不倦,2011年攻读第二届中国水彩国际高研班,受教于黄铁山、王维新、蒋振立、周刚、刘寿祥、柳毅、东富有(日本)等名师后,画艺大进。
我与甲明相交已四年有余,既是同事亦算知己。甲明秉性耿直,热情爽朗,每有新作,必去拜读,交互中获益良多,近日有幸一览他近几年数十幅水彩风景精品,感怀无端。品读甲明作品,有几点感受:
首先作品均用写实手法,对景写生,以家乡自然风光为主。蕴籍含蓄,小中见大,一泓清泉,一条山路,一幢老屋,情之所至,有感而画。比如《竹园村之路》秋雨过后,阳光初露,通往村落的小路泥泞滋积,形象真实但又不细笔勾画,即是自然景物的真实写照,又给了人们些许暗示,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其次是作品“静中欲动”。甲明风景画初看一个“静”字跃然眼前,没有宏达的叙事,也没有喧闹的陈诉,但细看之后,每幅作品都暗含着向外的张力,蠢蠢欲动。比如《走过小水塘》、《湖边》、《静夜》等作品,湖水、月夜虽静,但周边树丛、云烟激流涌动,向外四射,而又受制于根,皆在严谨的用笔、变化多端的设色中表现出来。
三是技艺娴熟,熟练的运用沉淀法产生出颗粒状的肌理已经成了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黄铁山老师反复强调,作为一个水彩画家,应该老老实实地学手艺、长功力。甲明铭记师训,潜心作画,不论是饱受风霜、沧桑古拙的老树,还是斑驳风蚀的岩石,都在不断地实践中产生出了独特的韵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艺者必须要有“十年磨砺出青锋”的毅力才能有所成就,甲明深谙此道。近年来更是背着画夹“行万里路”,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相信不久,甲明定能用绚丽缤纷的水彩,在他的创作之路上有新的突破,攀登新的高峰。
甲明生于广西浦北,家乡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民艺事象更是丰富多姿,自幼受其影响喜欢图绘,后考入广西艺术学院跟随李绍忠教授学习水彩画,在水色淋漓间抒写家乡一草一木而不知疲倦,常常穿梭于田间村落,忘情于山水,怡性于绘画。在校期间,就已多次入展和获奖于各类专业美展,为同级艺术生之翘楚。硕士毕业后,依然孜孜不倦,2011年攻读第二届中国水彩国际高研班,受教于黄铁山、王维新、蒋振立、周刚、刘寿祥、柳毅、东富有(日本)等名师后,画艺大进。
我与甲明相交已四年有余,既是同事亦算知己。甲明秉性耿直,热情爽朗,每有新作,必去拜读,交互中获益良多,近日有幸一览他近几年数十幅水彩风景精品,感怀无端。品读甲明作品,有几点感受:
首先作品均用写实手法,对景写生,以家乡自然风光为主。蕴籍含蓄,小中见大,一泓清泉,一条山路,一幢老屋,情之所至,有感而画。比如《竹园村之路》秋雨过后,阳光初露,通往村落的小路泥泞滋积,形象真实但又不细笔勾画,即是自然景物的真实写照,又给了人们些许暗示,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其次是作品“静中欲动”。甲明风景画初看一个“静”字跃然眼前,没有宏达的叙事,也没有喧闹的陈诉,但细看之后,每幅作品都暗含着向外的张力,蠢蠢欲动。比如《走过小水塘》、《湖边》、《静夜》等作品,湖水、月夜虽静,但周边树丛、云烟激流涌动,向外四射,而又受制于根,皆在严谨的用笔、变化多端的设色中表现出来。
三是技艺娴熟,熟练的运用沉淀法产生出颗粒状的肌理已经成了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黄铁山老师反复强调,作为一个水彩画家,应该老老实实地学手艺、长功力。甲明铭记师训,潜心作画,不论是饱受风霜、沧桑古拙的老树,还是斑驳风蚀的岩石,都在不断地实践中产生出了独特的韵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艺者必须要有“十年磨砺出青锋”的毅力才能有所成就,甲明深谙此道。近年来更是背着画夹“行万里路”,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相信不久,甲明定能用绚丽缤纷的水彩,在他的创作之路上有新的突破,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