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学生的周记,往往记录着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理解学生的周记(日记),就是理解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为师者解读与回复学生的周记,往往显现着自身的理解力、教育洞察力与教育思考力。而这些理应成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
育案例
一日改作文,发现学生兰帆一篇颇有新意的周记《这个命题不成立》,全文如下:
紧张的初三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连米饭都散发出一股火药味。周末的饭桌,爸爸还是不放过我。
“能满足的都满足你了,我已经尽到做爸爸的责任了,你要……”爸爸一边往我的碗里夹菜,一边开始了他的狂轰滥炸。
这一切,我都习惯了。
最后,妈妈高瞻远瞩,作了总结:爸爸为你操碎了心,有这么好的爸爸,你该努力学习啊!
兰帆的爸爸真是好爸爸?枕着沙发的扶手,我展开了艰难的求证。
已知:兰江泉是兰帆的爸爸
求证:兰江泉是好爸爸
证明:好爸爸必须拥有以下四条:有钱、有权、有品位、有相貌,方可称做“四有新人”(兰氏定律)。
1.他没有钱。除了仅仅能够送兰帆上学,他无法再为我添置许多新衣、昂贵的参考书或者课外书籍。
2.他没有权。因此,他既不能作为兰帆向同学炫耀的资本,更不能为我赢得在班级里的特殊照顾。
3.他虽有文化,但没品位。他只会哼几首老歌,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而对于女儿的疑问总是很少作出合理的解答,兰帆觉得很难与其沟通。
4.他相貌平平,长得不够handsome,还腆着一个“将军肚”。虽然有一双大眼睛和一个挺直的鼻子,外加1.8米的身高,但他舍不得遗传给兰帆。
结论:兰江泉同志四条件无一具备,当属“四无旧人”,“好爸爸”命题不成立。
读罢全文,我沉思良久。
想起兰帆的爸爸:兰江泉同志在灵溪城西办事处上班,1.8米的个头,在家长会上接触过几次,豪爽干练,知书达理,口才相当不错。初一时,作为家长代表之一,力陈矮房子之弊,最终促成学校改变计划,使初一四个班的新生搬入新综合楼就读;初二时,就班级现状提出自己的独到分析,为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出谋划策,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这样的家长,当会教子有方。
想起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40得子,喜不自胜。当过主任,当过经理,当过书记,是苍南县首届人大代表,58岁以主任科员待遇退休。一生清廉,无所建树。套用今天的“兰氏定律”,我爸必属“四无”人员无疑。
想起兰帆:女孩十五六岁,正是幻想与叛逆交织的季节,我自然无法也不能要求她以我的人生历练来领略体味父爱。我欣赏她的文笔和这种创意的表达,尽管“兰氏定律”漏洞百出,不乏世俗与功利,但它至少是一个孩子对父爱的真实解读,是一个时代在孩子身上打下的无奈烙印。更可怕的是,这很可能不是个别人的想法,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假如不加引导,任其泛滥,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将会产生负面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兰帆剔除“兰氏定律”的消极因素,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立评判标准,重新认识她的爸爸。根据教育经验我知道,此时一本正经的道德说教是不起作用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是让兰帆爸爸就此文与女儿交流,达成共识。那么,作为老师,我能为兰帆做些什么呢?
两个班级的周记已经批阅完毕,就兰帆这本的评语栏一直空着。
几天后,金老师向我约稿,不好推辞,搜肠刮肚之后,没有新作,才猛然想起兰帆的这篇周记。仓促执笔,成就此文,权当是教育随笔吧。
行文至此,突然有了给兰帆写评语的冲动:
这个命题不成立
已知:兰帆说兰江泉不是好爸爸
求证:这个命题不成立
证明:
1.爸爸没钱给你添置许多新衣和昂贵的书籍。请注意,是“许多”和“昂贵”,这是爸爸为你节省穿衣和做题的时间,是“减负”。
2.爸爸没有“权力”供你炫耀、赢得照顾。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爸爸在砥砺你的斗志,是“磨炼”。
3.爸爸有文化没品位很少解答你的疑惑。这是爸爸相信女儿的能力,他不想你的脑袋长在他的脖子上,想让你学会思考,是“信任”。
4.爸爸舍不得把俊逸的基因遗传给你,那是因为自古红颜多祸水,爸爸不想你为外界所纷扰,让你静心学习,是“呵护”。
综上所述,兰江泉是个好爸爸。而兰帆却说兰江泉不是好爸爸。
结论:这个命题不成立。
(案例提供: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一中赖联群,有删节)
[声音]
摩西:
如果说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有“病”的话,我以为,老师作为“医生”,至少是没有对症下药。
首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否是好爸爸,到底是谁说了算?即使不完全是孩子说了算,至少也不是一个没有站在孩子角度,并不明白孩子感受的老师说了算。赖老师提出的几个好爸爸的理由,其实是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上,以成人的标准来判定的。
其次,赖老师提起了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恩。这种真情是令人钦佩的,但是,必须明白的是:爱,需要时间;领会爱,更需要时间;而报答爱,几乎都是没有时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几乎是不变的规律。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再次,赖老师评语里面的几个理由,更多是出自自己的揣测,我担心孩子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涌上心头的不是感激,而是嘲笑。
江南秋:
对这篇文章可以有两个层次的看法,一是班主任,一是语文老师。赖老师是二者兼而有之,本来是优势,似乎到了这里就成了劣势。如果从作文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论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光明的地方。做班主任,时时刻刻都想到的是做思想和教育工作,我也如此。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给学生以缓冲的时间?我们为什么不允许学生暂时拥有这种想法?背后是什么?是我们的功利、我们的私心,是我们遇事缺少最基本的个人判断,或是不会判断?这些都有待班主任的反思。
郭初阳:
要是能扣住“四有新人”概念,进行分析研讨,并与原来的“四有新人”概念进行比照,文章就更有意思了。
假如兰帆是我班级的学生,我会选择面谈,交流彼此对父亲的看法,也许孩子只是谐谑。或让她读纪伯伦的《先知·论孩子》和刘亮程的《寒风响彻》。对于本案例的评论文章,不妨名为《当幽默精神遇到道德关怀》。
大潮河:
也许有人会说,关于家长的观念问题,赖老师说到了,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是让兰帆爸爸就此文与女儿交流,达成共识”。不管赖老师这样的想法是否能促其转化为行动,但是,在对学生的评语中应该涉及这个问题。也许有人又会说,赖老师的评语带有幽默性,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幽默,而是其教育思考力的欠缺,是把脉不准,随意下药。
陈晓东:
案例中反映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说,问题的捕捉还是可以的。但是,案例中除了空泛的议论却没有实质的内容,只是到了最后,才有了“给兰帆写评语的冲动”,以和兰帆同样的方式来证明“这个命题不成立”。问题是,“证明”之后孩子有什么反应?这种方式起到的效果如何?师生之间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又产生了哪些冲突?如何沟通?从这则案例中是看不出来的,这样也就无从进行深入的剖析。
专家视点
干国祥(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遍读这个案例,心里微微一颤,感觉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劲。再读,发现这个案例里,老师“固执”地用自己的经历和思想误读了学生的文章,单方面地曲解孩子的心灵,却并没有注意细细地倾听一颗年轻心灵在字里行间隐藏着的委婉倾诉、细细挣扎。再说简单些,就是教师误读了学生,误判了学生,进而用惯性的道德说教,抹去了一次真诚倾诉中的细腻情感。
让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细读这篇周记,我们难道不能感觉到,作者在写这篇周记的过程中,嘴角始终含着一丝狡黠的笑意?她又怎么可能一边带着这种创作时的笑意,一边对自己的父亲进行残酷的批判?
这篇文章内在的逻辑本是这样的:父亲只是个如此平凡的人呐,他没有财富,没有权力,没有太高的文化,也没有今日少年追慕的明星般的神采,他只是个过时的“旧人”而已。可是,他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支撑着家庭,供养着女儿求学,教育着女儿上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虽然父亲什么都没有,可是如果上帝决定要替“我”换一个全新的父亲,“我”却不会答应他。
是的,只差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只是有一天若上帝决定给我换一个父亲,我想我彻夜难眠之后,会痛苦地告诉上帝——我不答应。”
只要加上一直流淌于字里行间,萦绕于眉间心上的这几句话,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如此明白。只是,这样的“歌颂”,虽然让老师读来轻松了,事实上却反而削弱了作者内心的细腻,使文章显得落俗,而且,也过于简单地抹去了确实存在于作者内心的些微痛楚与挣扎。
这本来就不是一篇交上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对父亲进行歌颂的作文,而是一篇作者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一刹那间丰富、复杂、矛盾感受的性情文字。作者既想表达出真切的爱,又想表达出同样真切的失望与忧伤——所有的道理她并非不知道,只是她想让自己作一次独特的诉说。
如果周记(日记)不能成为心灵的独白,而只能成为道德的长跑——进行思想道德上严格的自我教育;不能流露出一点点私心杂念,而只能大公无私、阳光灿烂,这样的写作将是一件多么虚伪与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这篇教育随笔中至少暴露出两大问题:
一是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因自己的草率而误读了孩子,将本该肯定的事,当做一件要批评、修正的坏事来处理了;二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周记(日记)的作用,或者说没有深入理解新教育实验师生共写随笔的意义——用笔相互编织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而只将它作为一个道德训化的工具来使用了。
相比之下,第一个问题看似严重,却只是一次偶发事件,毕竟任何误解与错误都是难免的,都是可以改正的;后一个问题倒可能是日常性的,因而也是根本性的。也就是说,即便是这篇周记真的是反映出一个女儿对平凡父亲的失望,教师也不能轻易地将之作为批判一个学生的“罪证”,并据此作出道德判罚。
我曾经在《日记:是“道德长跑”,还是“心灵独白”?》一文中分析过:自从魏书生将“写日记”称为“道德长跑”,并将他的成功经验公布于世之后,“道德长跑”便风行大陆教育界数十年而至今不衰。关于“道德长跑”的目的与方法,魏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之:“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或者:“我常想,人这一辈子如果不背叛自己童年、少年时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一面,坚持自己那时勤奋上进的好习惯,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杰出的人。”
就这样,我们——富有责任心的父亲、母亲和教师——开始为孩子的成长设计一个安全的塑胶跑道,孩子在家长与老师的陪练与助跑(师生共写随笔)下,开始了虽然安全,却全无诗意的“步行”(而不是探索)。
我提倡:日记,让孩子的心灵按照它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成人希望的样子呈现自己。
我希望:日记,它应该可以替灵魂中被道德排斥的事物说话,或者至少让它们拥有一个言说自己的机会。它首先应该是真正的心灵独白,喁喁独语。其次,它是对阅读者的一次真诚邀请,它不是为了坦白私念请你批判,而是请求你来认真地倾听:一颗年轻的心,曾经在那个时刻,有过怎样的矛盾与挣扎。
(责编 子 君)
学生的周记,往往记录着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理解学生的周记(日记),就是理解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为师者解读与回复学生的周记,往往显现着自身的理解力、教育洞察力与教育思考力。而这些理应成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
育案例
一日改作文,发现学生兰帆一篇颇有新意的周记《这个命题不成立》,全文如下:
紧张的初三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连米饭都散发出一股火药味。周末的饭桌,爸爸还是不放过我。
“能满足的都满足你了,我已经尽到做爸爸的责任了,你要……”爸爸一边往我的碗里夹菜,一边开始了他的狂轰滥炸。
这一切,我都习惯了。
最后,妈妈高瞻远瞩,作了总结:爸爸为你操碎了心,有这么好的爸爸,你该努力学习啊!
兰帆的爸爸真是好爸爸?枕着沙发的扶手,我展开了艰难的求证。
已知:兰江泉是兰帆的爸爸
求证:兰江泉是好爸爸
证明:好爸爸必须拥有以下四条:有钱、有权、有品位、有相貌,方可称做“四有新人”(兰氏定律)。
1.他没有钱。除了仅仅能够送兰帆上学,他无法再为我添置许多新衣、昂贵的参考书或者课外书籍。
2.他没有权。因此,他既不能作为兰帆向同学炫耀的资本,更不能为我赢得在班级里的特殊照顾。
3.他虽有文化,但没品位。他只会哼几首老歌,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而对于女儿的疑问总是很少作出合理的解答,兰帆觉得很难与其沟通。
4.他相貌平平,长得不够handsome,还腆着一个“将军肚”。虽然有一双大眼睛和一个挺直的鼻子,外加1.8米的身高,但他舍不得遗传给兰帆。
结论:兰江泉同志四条件无一具备,当属“四无旧人”,“好爸爸”命题不成立。
读罢全文,我沉思良久。
想起兰帆的爸爸:兰江泉同志在灵溪城西办事处上班,1.8米的个头,在家长会上接触过几次,豪爽干练,知书达理,口才相当不错。初一时,作为家长代表之一,力陈矮房子之弊,最终促成学校改变计划,使初一四个班的新生搬入新综合楼就读;初二时,就班级现状提出自己的独到分析,为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出谋划策,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这样的家长,当会教子有方。
想起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40得子,喜不自胜。当过主任,当过经理,当过书记,是苍南县首届人大代表,58岁以主任科员待遇退休。一生清廉,无所建树。套用今天的“兰氏定律”,我爸必属“四无”人员无疑。
想起兰帆:女孩十五六岁,正是幻想与叛逆交织的季节,我自然无法也不能要求她以我的人生历练来领略体味父爱。我欣赏她的文笔和这种创意的表达,尽管“兰氏定律”漏洞百出,不乏世俗与功利,但它至少是一个孩子对父爱的真实解读,是一个时代在孩子身上打下的无奈烙印。更可怕的是,这很可能不是个别人的想法,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假如不加引导,任其泛滥,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将会产生负面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兰帆剔除“兰氏定律”的消极因素,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立评判标准,重新认识她的爸爸。根据教育经验我知道,此时一本正经的道德说教是不起作用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是让兰帆爸爸就此文与女儿交流,达成共识。那么,作为老师,我能为兰帆做些什么呢?
两个班级的周记已经批阅完毕,就兰帆这本的评语栏一直空着。
几天后,金老师向我约稿,不好推辞,搜肠刮肚之后,没有新作,才猛然想起兰帆的这篇周记。仓促执笔,成就此文,权当是教育随笔吧。
行文至此,突然有了给兰帆写评语的冲动:
这个命题不成立
已知:兰帆说兰江泉不是好爸爸
求证:这个命题不成立
证明:
1.爸爸没钱给你添置许多新衣和昂贵的书籍。请注意,是“许多”和“昂贵”,这是爸爸为你节省穿衣和做题的时间,是“减负”。
2.爸爸没有“权力”供你炫耀、赢得照顾。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爸爸在砥砺你的斗志,是“磨炼”。
3.爸爸有文化没品位很少解答你的疑惑。这是爸爸相信女儿的能力,他不想你的脑袋长在他的脖子上,想让你学会思考,是“信任”。
4.爸爸舍不得把俊逸的基因遗传给你,那是因为自古红颜多祸水,爸爸不想你为外界所纷扰,让你静心学习,是“呵护”。
综上所述,兰江泉是个好爸爸。而兰帆却说兰江泉不是好爸爸。
结论:这个命题不成立。
(案例提供: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一中赖联群,有删节)
[声音]
摩西:
如果说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有“病”的话,我以为,老师作为“医生”,至少是没有对症下药。
首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否是好爸爸,到底是谁说了算?即使不完全是孩子说了算,至少也不是一个没有站在孩子角度,并不明白孩子感受的老师说了算。赖老师提出的几个好爸爸的理由,其实是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上,以成人的标准来判定的。
其次,赖老师提起了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恩。这种真情是令人钦佩的,但是,必须明白的是:爱,需要时间;领会爱,更需要时间;而报答爱,几乎都是没有时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几乎是不变的规律。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再次,赖老师评语里面的几个理由,更多是出自自己的揣测,我担心孩子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涌上心头的不是感激,而是嘲笑。
江南秋:
对这篇文章可以有两个层次的看法,一是班主任,一是语文老师。赖老师是二者兼而有之,本来是优势,似乎到了这里就成了劣势。如果从作文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论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光明的地方。做班主任,时时刻刻都想到的是做思想和教育工作,我也如此。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给学生以缓冲的时间?我们为什么不允许学生暂时拥有这种想法?背后是什么?是我们的功利、我们的私心,是我们遇事缺少最基本的个人判断,或是不会判断?这些都有待班主任的反思。
郭初阳:
要是能扣住“四有新人”概念,进行分析研讨,并与原来的“四有新人”概念进行比照,文章就更有意思了。
假如兰帆是我班级的学生,我会选择面谈,交流彼此对父亲的看法,也许孩子只是谐谑。或让她读纪伯伦的《先知·论孩子》和刘亮程的《寒风响彻》。对于本案例的评论文章,不妨名为《当幽默精神遇到道德关怀》。
大潮河:
也许有人会说,关于家长的观念问题,赖老师说到了,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是让兰帆爸爸就此文与女儿交流,达成共识”。不管赖老师这样的想法是否能促其转化为行动,但是,在对学生的评语中应该涉及这个问题。也许有人又会说,赖老师的评语带有幽默性,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幽默,而是其教育思考力的欠缺,是把脉不准,随意下药。
陈晓东:
案例中反映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说,问题的捕捉还是可以的。但是,案例中除了空泛的议论却没有实质的内容,只是到了最后,才有了“给兰帆写评语的冲动”,以和兰帆同样的方式来证明“这个命题不成立”。问题是,“证明”之后孩子有什么反应?这种方式起到的效果如何?师生之间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又产生了哪些冲突?如何沟通?从这则案例中是看不出来的,这样也就无从进行深入的剖析。
专家视点
干国祥(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遍读这个案例,心里微微一颤,感觉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劲。再读,发现这个案例里,老师“固执”地用自己的经历和思想误读了学生的文章,单方面地曲解孩子的心灵,却并没有注意细细地倾听一颗年轻心灵在字里行间隐藏着的委婉倾诉、细细挣扎。再说简单些,就是教师误读了学生,误判了学生,进而用惯性的道德说教,抹去了一次真诚倾诉中的细腻情感。
让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细读这篇周记,我们难道不能感觉到,作者在写这篇周记的过程中,嘴角始终含着一丝狡黠的笑意?她又怎么可能一边带着这种创作时的笑意,一边对自己的父亲进行残酷的批判?
这篇文章内在的逻辑本是这样的:父亲只是个如此平凡的人呐,他没有财富,没有权力,没有太高的文化,也没有今日少年追慕的明星般的神采,他只是个过时的“旧人”而已。可是,他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支撑着家庭,供养着女儿求学,教育着女儿上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虽然父亲什么都没有,可是如果上帝决定要替“我”换一个全新的父亲,“我”却不会答应他。
是的,只差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只是有一天若上帝决定给我换一个父亲,我想我彻夜难眠之后,会痛苦地告诉上帝——我不答应。”
只要加上一直流淌于字里行间,萦绕于眉间心上的这几句话,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如此明白。只是,这样的“歌颂”,虽然让老师读来轻松了,事实上却反而削弱了作者内心的细腻,使文章显得落俗,而且,也过于简单地抹去了确实存在于作者内心的些微痛楚与挣扎。
这本来就不是一篇交上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对父亲进行歌颂的作文,而是一篇作者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一刹那间丰富、复杂、矛盾感受的性情文字。作者既想表达出真切的爱,又想表达出同样真切的失望与忧伤——所有的道理她并非不知道,只是她想让自己作一次独特的诉说。
如果周记(日记)不能成为心灵的独白,而只能成为道德的长跑——进行思想道德上严格的自我教育;不能流露出一点点私心杂念,而只能大公无私、阳光灿烂,这样的写作将是一件多么虚伪与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这篇教育随笔中至少暴露出两大问题:
一是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因自己的草率而误读了孩子,将本该肯定的事,当做一件要批评、修正的坏事来处理了;二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周记(日记)的作用,或者说没有深入理解新教育实验师生共写随笔的意义——用笔相互编织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而只将它作为一个道德训化的工具来使用了。
相比之下,第一个问题看似严重,却只是一次偶发事件,毕竟任何误解与错误都是难免的,都是可以改正的;后一个问题倒可能是日常性的,因而也是根本性的。也就是说,即便是这篇周记真的是反映出一个女儿对平凡父亲的失望,教师也不能轻易地将之作为批判一个学生的“罪证”,并据此作出道德判罚。
我曾经在《日记:是“道德长跑”,还是“心灵独白”?》一文中分析过:自从魏书生将“写日记”称为“道德长跑”,并将他的成功经验公布于世之后,“道德长跑”便风行大陆教育界数十年而至今不衰。关于“道德长跑”的目的与方法,魏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之:“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或者:“我常想,人这一辈子如果不背叛自己童年、少年时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一面,坚持自己那时勤奋上进的好习惯,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杰出的人。”
就这样,我们——富有责任心的父亲、母亲和教师——开始为孩子的成长设计一个安全的塑胶跑道,孩子在家长与老师的陪练与助跑(师生共写随笔)下,开始了虽然安全,却全无诗意的“步行”(而不是探索)。
我提倡:日记,让孩子的心灵按照它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成人希望的样子呈现自己。
我希望:日记,它应该可以替灵魂中被道德排斥的事物说话,或者至少让它们拥有一个言说自己的机会。它首先应该是真正的心灵独白,喁喁独语。其次,它是对阅读者的一次真诚邀请,它不是为了坦白私念请你批判,而是请求你来认真地倾听:一颗年轻的心,曾经在那个时刻,有过怎样的矛盾与挣扎。
(责编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