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汉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增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关键词】初中汉语 小组合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07-02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学生正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初中汉语教师,我长期从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和研究,略有心得。那么,如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它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科学建组
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将成绩优秀、中等、落后的学生交错划分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理解能力强、学生之间易产生融洽的学习关系等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对后进生而言,在这样的小组中,后进生可以获取从教师那里无法得到的学习方法,进而实现汉语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所带班级三班和四班,每个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组6—7人,有1名组长(组织能力最强)和三组学习小对子(每小对有2人,1个帮扶另1个),组长负责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进行角色及任务的分配,以此实现小组合作的价值。为了避免其流于形式,在小组组建之前,我都会组织大家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课”。在这节课上,主要是告诉同学们什么是小组,小组成员都是什么关系,在小组中以弱生优先发言,以优生总结提升。这样的搭配发言方式能照顧到小组中每位学生。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商定《小组公约》,学生在自己制定的公约下,更能约束自己。
二、科学设问
首先,课堂讨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是要学习什么知识点,还是要让学生的能力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教师都必须心中有数。其次,所讨论的问题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要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思维价值。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从而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如在教学《窃读记》第一课时,我这样做: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知内容、语言。因此,在找出“我”是用怎样的方法来“窃读”的,并能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窃读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是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可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这里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请每个组推选出一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你们组员身上,有类似的渴望得到而无力得到的感受,讲给大家听。这样设计将这种“窃读”的感受,通过心理、动作让学生们轻松地产生共鸣。
三、导学合作
互动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怎样才能让互动交流闪现思维的火花而成为亮点呢?问题是关键。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善于抓住可生成的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而引爆思维,让思维在对抗、争辩中延展、纵深。
课例:《少年闰土》
1.学生自学后讨论:从课文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2.学生就“紫色的圆脸”展开热烈讨论,却没有人关注另外两处外貌描写细节,即“银项圈”和“小毡帽”,显而易见,这两处描写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是理解的难点。
3.教师补充介绍银项圈和小毡帽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理解人物形象。有了这些补充资料,学生开始理解了为什么少年闰土能给鲁迅先生留下如此之深的印象,和更深层次的少年鲁迅对于那些新鲜事的渴望之情。
四、留足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能用汉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怎样才能调动全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呢?在听课中我发现一些胆小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内却无所顾忌,都争着发言,所以给学生合作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活动后要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让学生说讨论的结果、过程,教师不要怕学生说多了难以调控,完不成任务,而剥夺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应该让学生在说中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的概念形成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这样做课堂上虽然显得有些散,甚至于有点乱。那么在这种“散乱”中,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地表达,久而久之,蒙古族的学生也会用汉语通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变化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五、分类指导
汉语合作教学要有足够的可感知材料,如果仅用教材中的案例,往往蒙古族学生不好理解。教师要深入教材背后的现实生活中,搜集贴近学生实际的感性材料,为合作教学打造真实的环境。合作学习中,首先要选择有价值的相关性内容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必须把握教学目标,越是符合教学方向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其次,教师要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讨论。课堂讨论如果组织得不好,经常会出现离题或者冷场的现象,这时要求教师按照设计的议题结合丰富的经验来把控课堂局面。再次,合作教学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在小组讨论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动表现的优等生,中等生也偶有自己的见解,而学困生大都沉默不语。所以,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使他们融入团体中,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的运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优化教学方式,并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小组合作教学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打造实效汉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方.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潘先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与对策[J].青年时代,2017(16).
【关键词】初中汉语 小组合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07-02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学生正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初中汉语教师,我长期从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和研究,略有心得。那么,如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它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科学建组
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将成绩优秀、中等、落后的学生交错划分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理解能力强、学生之间易产生融洽的学习关系等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对后进生而言,在这样的小组中,后进生可以获取从教师那里无法得到的学习方法,进而实现汉语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所带班级三班和四班,每个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组6—7人,有1名组长(组织能力最强)和三组学习小对子(每小对有2人,1个帮扶另1个),组长负责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进行角色及任务的分配,以此实现小组合作的价值。为了避免其流于形式,在小组组建之前,我都会组织大家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课”。在这节课上,主要是告诉同学们什么是小组,小组成员都是什么关系,在小组中以弱生优先发言,以优生总结提升。这样的搭配发言方式能照顧到小组中每位学生。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商定《小组公约》,学生在自己制定的公约下,更能约束自己。
二、科学设问
首先,课堂讨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是要学习什么知识点,还是要让学生的能力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教师都必须心中有数。其次,所讨论的问题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要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思维价值。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从而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如在教学《窃读记》第一课时,我这样做: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知内容、语言。因此,在找出“我”是用怎样的方法来“窃读”的,并能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窃读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是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可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这里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请每个组推选出一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你们组员身上,有类似的渴望得到而无力得到的感受,讲给大家听。这样设计将这种“窃读”的感受,通过心理、动作让学生们轻松地产生共鸣。
三、导学合作
互动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怎样才能让互动交流闪现思维的火花而成为亮点呢?问题是关键。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善于抓住可生成的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而引爆思维,让思维在对抗、争辩中延展、纵深。
课例:《少年闰土》
1.学生自学后讨论:从课文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2.学生就“紫色的圆脸”展开热烈讨论,却没有人关注另外两处外貌描写细节,即“银项圈”和“小毡帽”,显而易见,这两处描写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是理解的难点。
3.教师补充介绍银项圈和小毡帽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理解人物形象。有了这些补充资料,学生开始理解了为什么少年闰土能给鲁迅先生留下如此之深的印象,和更深层次的少年鲁迅对于那些新鲜事的渴望之情。
四、留足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能用汉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怎样才能调动全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呢?在听课中我发现一些胆小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内却无所顾忌,都争着发言,所以给学生合作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活动后要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让学生说讨论的结果、过程,教师不要怕学生说多了难以调控,完不成任务,而剥夺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应该让学生在说中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的概念形成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这样做课堂上虽然显得有些散,甚至于有点乱。那么在这种“散乱”中,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地表达,久而久之,蒙古族的学生也会用汉语通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变化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五、分类指导
汉语合作教学要有足够的可感知材料,如果仅用教材中的案例,往往蒙古族学生不好理解。教师要深入教材背后的现实生活中,搜集贴近学生实际的感性材料,为合作教学打造真实的环境。合作学习中,首先要选择有价值的相关性内容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必须把握教学目标,越是符合教学方向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其次,教师要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讨论。课堂讨论如果组织得不好,经常会出现离题或者冷场的现象,这时要求教师按照设计的议题结合丰富的经验来把控课堂局面。再次,合作教学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在小组讨论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动表现的优等生,中等生也偶有自己的见解,而学困生大都沉默不语。所以,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使他们融入团体中,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的运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优化教学方式,并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小组合作教学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打造实效汉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方.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潘先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与对策[J].青年时代,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