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解郁化痰法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法(CUMS)诱导抑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海马区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及解郁化痰丸治疗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CUMS诱导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氟西汀治疗组大鼠予氟西汀药液20 mg/kg灌胃,解郁化痰丸治疗组予解郁化痰丸药液16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按4 m L/kg灌胃。灌胃期间各组大鼠均每7 d进行1次测体质量、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灌胃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百分比、中央格停留时间及行为绝望状态时间情况,比较海马区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神经元蛋白激酶C(PKC)、肌醇三磷酸(IP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 <0.05),糖水偏爱百分比减小(P <0.05),中央格停留时间和行为绝望状态时间均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治疗组和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P <0.05),糖水偏爱百分比均增大(P <0.05),中央格停留时间和行为绝望状态时间均减少(P <0.05),且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氟西汀治疗组(P <0.05),糖水偏爱百分比大于氟西汀治疗组(P <0.05),中央格停留时间和行为绝望状态时间均少于氟西汀治疗组(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治疗组和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海马区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均降低(P <0.05),且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氟西汀治疗组(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ROS及MAD水平均升高(P <0.05),SOD及GSH-Px水平均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治疗组和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海马区ROS及MAD水平均降低(P <0.05),SOD及GSH-Px水平均升高(P <0.05),且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ROS及MAD水平均低于氟西汀治疗组(P <0.05),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氟西汀治疗组(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PKC及IP3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治疗组和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海马区PKC及IP3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 <0.05),且解郁化痰丸治疗组大鼠PKC及IP3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氟西汀治疗组(P <0.05)。结论 解郁化痰法可以有效缓解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增加体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区炎性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