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深刻且复杂,涉及包括新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在内的多重解读视角.在新闻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为他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报刊模糊新闻和言论性文章与广告之间的界限,大搞"报纸受贿"和刊登广告式"软文",扰乱社会视听,混淆思想是非,从而违背新闻伦理的各种表现.在经济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为他对广告被运用于资本主义商业投机,从而带来严重经济问题的批判.在哲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广告服务"资本逻辑",异化为阶级压迫和阶级奴役工具所展开的批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广告批判研究"(项目编号:19FXWB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深刻且复杂,涉及包括新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在内的多重解读视角.在新闻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为他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报刊模糊新闻和言论性文章与广告之间的界限,大搞"报纸受贿"和刊登广告式"软文",扰乱社会视听,混淆思想是非,从而违背新闻伦理的各种表现.在经济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为他对广告被运用于资本主义商业投机,从而带来严重经济问题的批判.在哲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广告服务"资本逻辑",异化为阶级压迫和阶级奴役工具所展开的批判.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1921年前后,报刊言论与政治话语相生相伴,成为构筑舆论环境的两翼.以《申报》等七份报纸1271篇关于"共产党"的报道为基本材料,分析其报道立场和方式、"共产党"的媒介呈现,并探究背后的原因,以及"中共"的突围之道和宣传实践,可发现:国内主要商业报纸对"共产党"的报道和呈现较为负面且污名化;究其原因,报道立场主要受北洋政府政策和国际舆论的双重影响,一手消息源的缺失导致新闻真实由外国新闻机构所定义;这种媒介呈现及由此构成的舆论环境,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对"共产党"的认知;对
数字新闻学的新闻创新研究主要侧重于个体和结构主义视角,然而最具理论潜力的互动过程视角则阐释有限.本文试图引入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借助三家媒体数据新闻创新实践的比较分析,力图发展兼顾两视角的"个体与组织、结构与能动性"新闻创新分析理论框架:新闻创新被视为一个生成过程,是围绕一个新观念、在新闻组织内部发展并执行一套解决方案,进而落实为新闻产品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理解为新闻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制度嵌入"的"创意者",跟随制度逻辑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创新差异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被生产出来.这样的框架可推广
国统区内,中共党报党刊面临与根据地内不同的发行与阅读情形.重庆《新华日报》的阅读史,为了解国统区内中共党报党刊的生存实况提供了具体例证.在国共关系及抗战形势影响下,《新华日报》发行的数量与范围不断缩小,刊登内容常遭删扣,集体阅读无法开展,读者受到威胁迫害.《新华日报》通过有针对性地折扣与赠阅,采取各种投递方式,形成了以学生、工人、公务员等中间势力为主体、遍布社会各界的读者群体.以个人为主体的阅读方式,加强了报纸嵌入社会的深度与力度.而阅读旨趣既影响了报纸的内容与版面,也使得个体被卷入国共关系之中,成为两者
1990年代以来,传播学与"科学和技术研究"(STS)的对话推动研究者反思"以文本为中心"的主流传统,转而关注数字媒介的物质性,并超越媒介技术影响受众态度、观念和行为的线性思维,接受技术与社会相互形塑的观点.在此背景下,"平台研究"聚焦随web20出现的具有"可编程性"的新型技术架构和商业形态,批判性考察平台的技术-经济逻辑如何嵌入社会诸领域,形成跨学科、多面向的知识领域.近年来,学界开始聚焦中国的网络平台,透过考察国家、用户跟媒介技术/软件服务商的关联,揭示中国社会平台化的独特逻辑,平
"深度媒介化"范式指向的是数字媒介作为一种更高维度的媒介,以新的传播关系深刻地重构着以往各种社会关系,这为把握未来传播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视角.在深度媒介化社会中,个体的力量被激活,大量个体间的弱关系连接交错叠加组织成网络社会,传播互动及其代表的关系联结成为新的权力来源.新的传播构造下,传媒场域的运作规则也在重塑:新媒体技术平台正成为传媒业的关键行动者,不仅带来了产业边界和力量格局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其强调关系联结的网络化逻辑升级迭代了传统大众媒介依循的信息生产的单向逻辑.面对新的价值逻辑,未来传媒业可
古代中国有关"谣言"的观念史与实践史存在脱节:古人一方面抱持着谣言"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的负面态度,另一方面又认可并在实践中发挥其政治功用.古代谣言多以口语形式流传,谣言天然具有"社会环境"、"传播形式"、"渠道"三重媒介隐喻.谣言的"环境"媒介隐喻回应了"在言论并非自由的古代社会中为何谣言层出不穷"之问:谣言治理的制度设计变迁反映了政治哲学、社会文化的过程性变化.谣言滋生于谣言治理的制度设计与社会关系两者的间隙,指向非制度化关系的策略性应用以及背后的社会结构因素."传播
发生于西汉哀帝朝,被视之为"百姓讹言"的"传行西王母筹"之所以被广泛接受与传播,首要在于其时民众难以为继的生活状况及其所依附的社会文化背景.即在基于"天人相与"的灾异论的认知模式下,面对西汉末期频发的灾祸,广大民众生活危艰,对现实充满恐惧与无助,"传行西王母筹"遂成其宣泄、合理化情绪的一种行为.其次,"传行西王母筹"在构建、再构建过程中所塑造的舆情物象和信息,能够满足社会上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对民众而言,西王母承载其避祸、求安居的希冀,期盼获其庇护和拯救;朝臣们则从该舆情信息中各据成说
论文从媒介技术思想演变的视角对麦克卢汉与海德格尔技术/媒介思想的意义、关联与变化进行了阐释.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哲学是建立在物的媒介性基础上的,而物的媒介性又是以此在的"生存意向"为本体论基础,此在的生存世界的展开本质上是意向性意义上的媒介化建构.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虽然与海德格尔技术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与海德格尔在意向性意义上言说媒介不同,麦克卢汉更多地是在实体意义上言说媒介,从身体视角理解媒介世界的生成以及人与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将海德格尔意向性意义上的媒介化建构转变为以身体为本体的媒介化建构,
对既往关于"家"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论文把"家"的含义具体区分为五个方面:社会基本单元、亲人的集合、"家屋"、"地方"、"心安之所".在既往传播研究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从实体意义上的家来入手进行讨论的.作者认为,作为"心安之所"的精神意义上的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规避彼得斯所说的"交流的无奈",由此使得以"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能够为传播研究带来新的"问题空间".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论文结合"独乡"近20年来"家"的变迁的经验材料进行说明,进而对"美丽乡村"、